袁瑋石
摘 要: 水利水電工程作為社會基礎性工程設施,其對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環(huán)境十分惡劣,而且工期普遍較長,需要較大的投資,因此需要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并充分的運用基礎施工技術,確保水利水電工程的順利進行。文中分析了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的特點,并進一步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技術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特點;施工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作為社會基礎性工程設施,其具有防洪、灌溉和防旱等多種作用。在水利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基礎工程作為其中非常關鍵的施工內容,通過嚴格控制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質量,可以有效的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質量。但在水利水電工程具體施工過程中,會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掌握基礎施工技術要點,以此來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控制,為水利水電工程的有序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的特點
相較于其他工程項目,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手段、施工環(huán)境和施工場地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范圍較大,具體涉及到水庫大壩、水電站、進水建筑及泄水建筑等工程項目。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所處地形較為復雜,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多是為農業(yè)和電力等提供服務,因此其施工位置多會設置在地形復雜或中水流湍急的地方。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水利水電工程還包括較多的子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涉及的專業(yè)較多,需要與現場實際情況有效結合,并對相關的施工要求和規(guī)定進行明確,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從而為打造高質量的水利水電工程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二、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技術分析
(一)預應力錨固技術
所謂預應力錨固技術包括預應力巖錨和混凝土預應力拉錨固,是保證工程結構穩(wěn)定的關鍵技術。在水里水電施工工程中,預應力錨固技術主要作用是控制施工位置受力負載,避免出現裂縫、沉降等狀況,從而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預應力錨固技術要點包括:要先了解工程信息、工程結構等內容,結合工程技術標準、施工標準等合理選擇施工技術;根據工程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預應力錨固技術,并確定錨固角度、錨桿數量、錨固荷載量等;結合GPS等先進技術對錨固位置、深度、方向進行調整,以求達到最佳的錨固效果;要準確地將預應力施加到對應的部分工程中,從而提高工程結構的穩(wěn)定性。
(二)堤壩施工技術
在堤壩施工過程中,要合理選擇施工材料,其中選擇具有較好防滲性能的土料,利用碎石材料來作為心墻部分的材料。同時還要做好基礎防滲工作,在具體筑壩過程中,由于砂礫石層較曬太陽,因此要進一步強化防滲工作,并建造墻體。在具體造墻時通常會應用到反循環(huán)鉆機和沖擊孔技術,還需要運用到液壓拔管機及孔內鉆進等方法,以此來確保墻體的質量。在混凝土壩施工時,其作為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施工內容,多會涉及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要控制好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內外溫差,避免大量的熱能無法散出而造成混凝土裂縫。做好具體的養(yǎng)護工作,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
(三)預應力管樁技術
對于水利水電施工項目而言,施工質量與預應力管樁技術之間也有著很重要的關系。而要保證預應力管樁技術能夠有效的運行,達到預期的效果,應當對后張法預應力管樁以及先張法預應力管樁的不同功效進行分析。比較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射水法、振動法以及靜壓法等。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利水電基礎施工的效率與質量,確保施工各方面都能夠達到相關的標準要求。在預應力管樁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對管樁的整體質量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從而保證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
(四)施工導流及圍堰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過程中,導流和圍堰技術具有不可或缺性。在應用導流施工技術時,需要先制定具體的導流施工方案,在方案設計時要綜合考慮施工質量、造價及施工安全等問題。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科學對工程項目的河床水流進行規(guī)劃部署,并對其進行嚴格控制,通過采用圍堰維護基坑的方式,這樣能夠有效的保障施工在干爽的環(huán)境下進行。即利用導流和圍堰技術,來將河水引到泄洪道,將其向外排出,利用圍堰對河水進行截流,從而為施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為施工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在具體應用施工導流和圍堰技術過程中,還要對施工所在地的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等自然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確保達到較好的應用效果。
(五)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軟土地基是較為常見的現象,由于軟土地基中土質含水量高或是呈流塑狀態(tài),在高壓作用下極易發(fā)生變形和滑移,從而對上部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在需要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采用排水固結法、換土法、樁基法及灌漿法等加固軟土地基。排水固結法主要是利用加壓和排水兩道工序來提高軟粘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換土法則是利用水泥土、灰土、粗砂或是沉井基礎待方法來對淤泥進行置換,確保土質達到基礎施工的要求。樁基法主要是應用于淤土較厚、含水率較高及孔隙較大的情況,利用打樁基來對基礎進行加固。灌漿法是將一些化學漿材進行液化后注入到地基土中,固化淤泥軟土,達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六)壩體填筑施工技術
在水利水電施工技術中,壩體填筑技術占有重要地位,其能夠有效得解決壩面流水作業(yè)時出現的各種問題。水利水電工程壩體填筑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主要涉及到如下方面:①在確定壩面流水作業(yè)的方向時,應從壩體實際面積出發(fā),不僅如此,還要考慮相關機械設備的作業(yè)需求。從寬度方面來看,必須滿足碾壓機械能錯車與壓實的最小寬度,一般是10~20m;從長度方面來看,應達到碾壓機械作業(yè)需求,即40~100m;②在確定壩體填筑工序的過程中應從作業(yè)內容出發(fā)。具體影響工序的因素有施工強度、填筑面積、施工季節(jié)與輔料方式等;③準確掌控作業(yè)時間。由于冬夏季節(jié)的特殊性,為了降低熱量流失,可以最大限度地壓縮作業(yè)循環(huán)時間;④在流水作業(yè)結束之后,及時確定工序數目與作業(yè)單位時間,并做好相關的卸料及平料工作。
三、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其施工質量變得越發(fā)重要。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多修建在較為復雜的地質環(huán)境下,因此在實施施工過程中,需要針對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采取正確的施工工藝和方法,充分的運用基礎施工技術,全面的提升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的質量,更好的發(fā)揮出水利水電工程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孫貴林.關于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幾點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7(03).
[2]彭聲輝.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24).
[3]何建國.淺談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5(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