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兵,徐珂,周前,劉建坤,趙靜波
(國網(wǎng)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南京211102)
勵磁系統(tǒng)是同步發(fā)電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發(fā)電機勵磁系統(tǒng)構成較為復雜,機組失磁故障成為同步發(fā)電機較常見的故障形式。失磁后,發(fā)電機將過渡到異步運行,將會破壞電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并威脅發(fā)電機本身的安全。此外,在機組進相試驗中,需考驗機組最大吸收無功的能力,極可能引起失磁保護誤動作造成機組跳機。因此,失磁保護定值的整定尤為重要,一旦整定有誤,將引起保護誤動或拒動,不利于機組運行安全[1-4]。
介紹了一起機組進相試驗時失磁保護發(fā)生動作的情況,從失磁保護整定計算過程、機組進相試驗工況的確定及校核情況、試驗過程中低勵限制參數(shù)設置等方面詳細分析本次失磁保護動作原因,并提出防范類似事故發(fā)生的技術措施。
某廠N號機組勵磁調節(jié)器為國外某公司生產的UNITROL 5000型數(shù)字調節(jié)器,發(fā)變組保護是國外某公司生產的REG216型微機型保護。該機組完成擴容改造后,額定功率由600 MW提升至650 MW,按照進相試驗導則要求,需重新開展進相運行試驗。某日下午,開展進相試驗時,順利完成100%PN和75%PN有功工況試驗后,開展50%PN有功工況試驗,無功進相至-237 Mvar時,該機組發(fā)變組失磁保護動作,引起機組跳機。
通常發(fā)變組失磁保護判據(jù)有靜穩(wěn)邊界阻抗圓和異步邊界阻抗圓[5-6],國外某公司的REG126發(fā)變組失磁保護判據(jù)為異步邊界阻抗圓。根據(jù)國外某公司保護整定說明書,首先根據(jù)式(1)、式(2)計算異步邊界阻抗圓上兩個阻抗值。然后根據(jù)式(3)、式(4)計算保護裝置的整定值。
式中UN、IN分別為電壓互感器相電壓額定值和電流互感器額定值。
該廠機組基本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機組基本參數(shù)Tab.1 Basic unit parameter
根據(jù)式(1)~式(4),可計算機組的失磁保護整定值:XA=-30.86Ω;XB=-1.89Ω;XA-Setting=-2.67 p.u.;XB-Setting=-0.16 p.u.。
機組跳機后,從失磁保護裝置調取了該公司失磁保護定值設置圖,如圖1所示。從圖1可見,國外某公司失磁保護定值和說明書完全一致。
圖1 機組失磁保護定值Fig.1 Parameters of the loss of excitation protection
根據(jù)試驗流程,在進相試驗前,需要針對進相試驗方案工況進行失磁保護校核工作,校核時,將所有試驗工況映射到同一坐標平面[7-8],確保在試驗方案工況內,失磁保護不發(fā)生動作。
制定試驗方案時,參考發(fā)電機功角計算數(shù)據(jù)和同類型機組試驗時功角實測數(shù)據(jù),再依據(jù)發(fā)電機P-Q圖,確定最終的試驗工況。發(fā)電機 P-Q圖如圖2所示。
圖2 發(fā)電機P-Q圖Fig.2 Generator P-Q diagram
最終確定的試驗工況如表2所示,并將進相最深時試驗工況點在圖2中標出??梢姳?中試驗工況在圖2加粗線以上,滿足機組靜穩(wěn)限制。
進行失磁保護校核時,首先根據(jù)式(5)計算出表2中不同運行工況下阻抗值,之后在R-X平面把不同運行工況的阻抗值與失磁保護異步邊界阻抗圓同時標出。若阻抗值進入異步阻抗圓內,則該運行工況將引起失磁保護動作,需要修改試驗工況。
表2 計劃進相試驗工況Tab.2 Planned leading phase test condition
由于國外某公司失磁保護阻抗圓是標幺值形式,所有數(shù)值需轉化成標幺值。根據(jù)該公司保護整定書說明,ZN的計算公式如式(6)所示。
假設機端電壓U不變,保持額定。根據(jù)工況1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 R=0.59Ω,X=0.122Ω,再根據(jù)式(6)可算出ZN=0.462Ω,最后算出R′=1.278 p.u.,X′=0.263 p.u.。同樣算出剩下11個試驗工況,并投影至R-X平面,如圖3所示。從圖3可看出,當無功大于0時,機組運行在第一象限,隨著機組降低無功,機組逐漸運行至第四象限。所有試驗工況均在阻抗圓外,在表2試驗工況下,失磁保護不會動作。
圖3 機端電壓為額定時校核情況Fig.3 Check results when stator voltage is rated
由于實際機組進相運行時,機端電壓不可能維持額定,隨著機組進相,機端電壓將不斷降低。通過計算,隨著機端電壓降低,各工況的阻抗值將向阻抗圓逼近。由于進相試驗對機端電壓的限制條件為額定電壓的90%,即如果機端電壓降至額定的90%,即使未進相至計劃工況,也需停止試驗,并以此工況作為機組進相能力。因此,為確保進相試驗中失磁保護不動作,在進行校核時,假設0.98功率因數(shù)下機端電壓為額定,進相最深工況機端電壓降至額定的90%,中間工況的機端電壓根據(jù)無功進行插值計算。最后可算機端電壓變化下R、X值及各自標幺值。如表3所示。將表3計算結果投影到R-X阻抗平面,如圖4所示。
表3 試驗工況校核結果Tab.3 Check results of test conditions
圖4 機端電壓變化時校核情況Fig.4 Check results when stator voltage is changed
從圖4看出,隨著機端電壓下降,所有運行工況點的阻抗投影到R-X平面,均逐漸往阻抗圓方向逼近,但包括三個進相最深點,所有工況仍然在阻抗圓外,可見表2試驗工況下失磁保護不會動作。
文獻[9-11]均要求低勵限制應先于勵磁自動切換和失磁保護動作,或低勵限制和失磁保護配合合理。
該機組的勵磁調節(jié)器為國外某公司UNITROL 5000型勵磁調節(jié)器,低勵限制定值由五組有功和無功組成[12],所有定值采用百分比形式,以視在功率為基準。試驗前,低勵限制定值根據(jù)表2中第3、7、12工況整定。
由于試驗工況有功與定值不一致,需要通過插值計算出定值。假設表2中三個工況的有功和無功分別為(P3,Q3)、(P7,Q7)和(P12,Q12),低勵限制在視在功率的0、25%、50%、75%和100%時的定值分別為 Q0、Q25%、Q50%、Q75%、Q100%。首先根據(jù)試驗工況3和工況7的連接線計算Q75%和Q100%,即:
同樣根據(jù)工況7和工況12的連線計算Q25%和Q50%,如式(6)、式(7)所示。0時的定值設置成跟25%SN時定值一致,即:Q0=Q25%。
根據(jù)表2試驗工況整定的低勵限制定值如表4所示。試驗時,開展有功488 MW試驗時,當無功進行至-160 Mvar,低勵限制動作??紤]到國外某公司勵磁調節(jié)器低勵限制整定值和動作值存在一定的偏差,為確保進相試驗不受低勵限制影響,根據(jù)該公司勵磁調節(jié)器動作特性,將低勵限制動作值整定成與表2中3、7、12工況一致。整定后,低勵限制定值見表4優(yōu)化后定值。
表4 低勵限制定值設置Tab.4 The parameters setting of low excitation limit
由于表2試驗工況通過了失磁保護校核,而低勵限制根據(jù)表2試驗工況進行整定,這樣確保了低勵限制與失磁保護的配合合理。
通過失磁保護定值復核、試驗工況校核以及低勵限制整定,試驗中失磁保護不應動作。試驗過程中,失磁保護動作時,有功P=328 MW,Q=-237 Mvar,U=18.6 kV,未超出表2工況范圍。可見在失磁保護整定環(huán)節(jié)或試驗工況校核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不正確的地方。
汽輪發(fā)電機失磁保護異步邊界阻抗圓下端定值存在 -Xd與 -(1.1~1.25)Xd之爭[13],文獻[14]認為:由于發(fā)電機失磁故障時有滑差(s),其平均異步阻抗 Xd(j s)≤Xd(s=0),失磁保護中的阻抗元件下端定值為-Xd已有足夠余度。而異步邊界阻抗圓的上端定值?。璛′d/2已成為共識,不但允許一定量的無功進相運行,而且當兩側電勢相等、發(fā)生系統(tǒng)振蕩時,振蕩阻抗軌跡不進入失磁保護異步邊界阻抗圓。
目前按照REG216型微機保護說明書整定后,下端定值為-2.67 p.u.,等于 -Xd×1.236,上端定值為 -0.16 p.u.,等于 -X′d/2×1.236,可見當前整定的失磁保護定值存在一個固定偏差。在與國外某公司保護廠家人員溝通后,國外某公司保護廠家確定失磁保護定值整定中,式(3)和式(4)中的IN中少乘了一個系數(shù)r。因為機端電流為額定時,電流互感器的額定二次電流要小于5 A。系數(shù)r應該為發(fā)電機的額定電流時對應的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除以5 A,計算可得 r=0.808。IN乘以系數(shù) r后,通過式(3)計算出下端定值為-2.16 p.u.,剛好等于-Xd,通過式(4)計算出上端定值為 -0.13 p.u.,剛好等于 -X′d/2,符合失磁保護通常整定方法。
同樣在式(6)中計算ZN時,IN也需要乘上這個系數(shù)r。隨著IN發(fā)生改變,阻抗標幺值計算發(fā)生改變,需要重新進行失磁保護校核。通過圖3、圖4可看出,每一個有功,無功從正降至負的過程中,投影到R-X平面的阻抗點逐漸往阻抗圓方向逼近,因此失磁保護校核只要表2中工況3、7、12滿足要求,所有工況均能滿足要求。失磁保護校核時,分別計算U=UN和U=90%UN下工況3、7、12的阻抗值,并投影到R-X平面,如圖5所示。
圖5 R-X平面上進相工況點及失磁動作點Fig.5 Leading phase test conditions points and the loss of excitation protection action point in the R-X reference frame
圖5中,較小的圓是乘上系數(shù)r后正確失磁保護定值對應的異步阻抗圓,較大的圓是當前失磁保護定值對應的異步阻抗圓。從圖5可見,如果失磁保護整定正確,即使機端電壓降至90%額定電壓,所有工況離異步阻抗圓均有一段距離。根據(jù)當前的失磁保護定值,機端電壓為額定時,所有工況點離異步阻抗圓有一定距離,但機端電壓降至90%額定電壓時,工況12剛好在阻抗圓上。
另外,根據(jù)失磁保護動作時P、Q和U,計算出失磁保護動作時的阻抗標幺值。R=1.211 p.u.,X=-0.875 p.u.,投影到圖5的R-X平面??煽闯?,失磁保護動作點在圓外,計算出該點到圓心 O(0,-j1.415)p.u.的距離為1.326 p.u.,是異步阻抗圓半徑的1.057倍??梢姡撌Т疟Wo動作有5%左右的誤差,失磁保護校核中,需留足夠的裕度。在實際操作中,由于不能確定最終機端電壓水平,工程上可以機端電壓為90%UN進行失磁保護校核,并留有5%的裕度。
綜上分析,本次進相試驗中失磁保護動作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由于國外某公司的REG126發(fā)變組保護說明書關于失磁保護的整定方法有誤,導致實際采用的異步邊界阻抗圓比正確的異步邊界阻抗圓大,容易引起失磁保護誤動;
(2)進行機組進相工況失磁保護校核時,采用說明書中錯誤的標幺值計算方法,導致IN偏大,ZN偏小,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
(3)REG126失磁保護裝置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實際工況對應的阻抗點離圓心距離達到半徑的1.057倍,仍然發(fā)生失磁保護動作。
針對機組進相試驗中發(fā)生的失磁保護動作事件展開分析,從失磁保護整定情況、進相試驗工況確定及校核情況、低勵限制整定情況以及一般失磁保護整定原則等逐步展開分析,得出本次失磁保護動作原因為:保護說明書中整定方法有誤、校核過程中標幺值計算方法有誤以及失磁保護裝置本身有誤差。文中開展的失磁保護整定方法、進相試驗工況確定方法、低勵限制整定方法、進相工況失磁保護校核方法對工程上應用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為避免出現(xiàn)類似問題,給出建議如下:
(1)所有采用國外某公司生產的REG126型保護裝置的電廠,應開展失磁保護定值核查,確保失磁保護定值整定正確;
(2)針對進相試驗工況進行失磁保護校核時,機端電壓可設為額定電壓的90%,并留有5%的裕度;
(3)進相試驗時的低勵限制整定可參照校核過的進相試驗工況確定,使得低勵限制動作值與試驗工況接近,確保與失磁保護配合合理;
(4)對于不熟悉、不確定的失磁保護裝置,可在進相試驗中將失磁保護投信號,并做好機組失磁預案,試驗期間由專人監(jiān)視勵磁等機組參數(shù),一旦發(fā)生失磁事故,立刻拍停機組,確保設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