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曉剛 楊曉娟 張發(fā)成 (甘南藏族自治州林業(yè)技術綜合服務中心 甘肅 合作 747000)
甘南高原野生中國紅豆杉溫室扦插育苗技術
●尚曉剛 楊曉娟 張發(fā)成 (甘南藏族自治州林業(yè)技術綜合服務中心 甘肅 合作 747000)
紅豆杉為常綠喬木或灌木,高可達20m左右,胸徑60~100cm。樹皮裂成薄條片脫落。小枝不規(guī)則互生。葉螺旋狀排列,基部扭轉排成二列,條形、披針狀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1~4.5cm、寬2~5mm,上面中脈隆起,下面有兩條淡黃色或淡灰綠色氣孔帶,無樹脂道。雌雄異株,異花受粉,球花單生葉腋;雄球花球形,有梗,雄蕊 6~14,盾狀,花藥 4~9,輻射排列;雌球花近無梗,珠托圓盤狀。果實球形堅果,當年成熟,生于杯狀肉質假種皮中,假種皮紅色,種子卵圓形,較難發(fā)芽;子葉2,發(fā)芽時出土。花期3~6月,果期9~11月。中國紅豆杉木材細密,色紅鮮艷,堅韌耐用,為珍貴的用材樹種。常用于雕刻、制作高檔家具、工藝品等;木材耐腐,可供土木工程用材;種子含油率達60%,具有很高的開發(fā)利用價值。
通過調查,甘南州中國紅豆杉主要分布于海拔500~2 800m的迭部、舟曲兩縣,在天然林中生長緩慢,分布星散,常處于林冠下喬木第二、三層,基本無純林存在,也極少團塊分布。只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灰棕壤、黃壤、黃棕壤上良好生長,苗喜陰、忌曬。
通過采集當地野生中國紅豆杉枝條,在高寒區(qū)溫室內進行引種馴化扦插試驗,并取得成功,經驗如下。
可選用嫩枝或硬枝種條。
嫩枝種條在夏、秋季的早晚或陰天采集。嫩枝種條指采穗母樹上生長健壯、半木質化的枝條,尤其推薦幼、壯年樹上當年生長或從莖基部、根部萌生的1~2年生健壯的萌芽條,亦可選用帶踵插條。
硬枝種條在晚秋或早春采集。硬枝種條指采穗母樹上或其他幼年樹木上生長健壯的2~3年生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枝條。
插穗采取后要特別注意保鮮,做到隨采、隨截、隨扦插。將種條截成10~15cm長的插穗,去掉基部6~10cm枝上的葉片。插穗剪截后,按粗度分級捆扎,及時扦插,謹防失水。剪截插穗的刀具要鋒利,要做到切口平滑、不破皮、不劈裂、不傷芽。
園土:腐殖質:河沙按體積比2:1:1配制培養(yǎng)基質,分別過篩,加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水溶液,充分混合,濕度以60%(見干見濕,手握成團,落地能散)為宜,可加入草木灰,忌用碳酸氫銨、尿素等速效性氮肥?;|堆積后上覆塑料布,四周壓實,堆漚10~20天后使用。
3~11月間均可扦插,推薦在3月和11月扦插,在保護地條件下全年可扦插。
扦插前可先用生根促進劑處理插穗。生根劑可用 100~200mg/L吲哚丁酸(IBA)或萘乙酸(NAA)。將生根劑按比例配制成水溶液備用,或加入適量滑石粉調成稀糊狀或粉狀使用。將剪好的插穗捆成小把,基部3~5cm用生根劑浸泡3~8小時或速蘸后扦插,株、行距為5cm 10cm或7cm 7cm。幼嫩插穗扦插時,應先用直徑 5mm左右硬棍棒打穴,穴深3~15cm;插完一批或插滿整畦后灌透水。若扦插地遠離采穗處,采穗后應立即運輸,途中保持松散,謹防發(fā)燒,運抵扦插地后,可浸泡于流水之中短期貯藏。插后勿使插穗在基質中懸空。扦插應分批次進行,以便于管理。
在扦插苗未成活前圃地要經常保持濕潤,可采用噴灌或噴霧,保持高濕度,前3周早、晚向苗床噴灑水,濕度控制在60%~80%之間。無論哪一季節(jié)扦插,插后均需于苗床上搭設塑料布或無紡布拱棚設施保濕,根據天氣及溫度狀況調節(jié)通風,空氣溫度高于25℃時,拱棚上再加遮陽網(60%~80%遮光率)遮光,以降溫保濕,防止水分過度蒸發(fā)及強光直射。
可采取噴灌、滴灌、溝灌等方法,應做到將水分均勻地分配在苗木根系活動的土層中。灌溉要適時、適量。特別是幼苗發(fā)芽前要適當控制灌溉,只要地面處于濕潤狀態(tài),土壤不板結就不必灌溉。苗木速生期要采取多水量少次灌的辦法。苗木生長后期控制灌溉,除特別干旱外,可不必灌溉。一般9~10月不宜灌水,越冬前充分灌一次越冬水,做到內水不積,外水不入。
扦插育苗期一般不施基肥,適當追肥。
苗木定植后施肥時,結合耕翻,將肥料均勻施入土壤,施用量為2 000~4 000千克/畝。追肥用速效肥料,在苗行間開溝,將肥料施于溝內,然后蓋土澆水,亦可用水將肥料稀釋后澆灌于苗行間。追肥次數、時間和用肥種類、用量,根據育苗方法和土壤肥力確定。一般在6月底進行第1次追肥,10月初最后一次追肥(不得遲于苗木生長停止前半個月)。追肥可結合澆水施入硫酸銨,施用量為6.6~l5千克/畝。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人工除草在地面濕潤時連根拔除。使用除草劑滅草,要先試驗,后使用。松土除結合除草進行外,降雨、灌溉后也要松土。松土要逐次加深、全面,做到不傷苗、不壓苗。
有覆蓋的育苗地,扦插3~6個月幼苗生根后,要及時撤除有礙苗木生長的覆蓋物。扦插苗要在高溫季節(jié)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遮陽降溫、保濕等措施。高溫季節(jié)過后及時撤除覆蓋物。
溫室扦插繁育主要病蟲害有蚜蟲、根腐病等,藥物防治時正確選用農藥品種、劑型、濃度、用量和施用方法。
3.1.1 癥狀 為害嫩枝葉片和花蕊,5~6月危害嚴重,可導致葉和花卷縮,停止生長,枝條停止發(fā)育,造成嚴重花不育。
3.1.2 防治方法 發(fā)芽前先噴施1次石硫合劑預防,發(fā)生時可用500xo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的避蚜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2090殺滅菊酯4 0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5 000倍液、20V0速滅殺丁3000倍液或菊樂合劑3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3.2.1 癥狀 多出現在幼苗期的7~9月,此時育苗地濕度大,初感染在根上部,病斑根呈黑褐色,根大部分或全部腐爛,地上部分枯死。
3.2.2 防治方法 種植前進行土壤消毒,注意排水,且勤觀察,早發(fā)現,拔除病株集中燒毀,病穴用石灰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