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冬玲
一、精準扶貧
增強貧困戶的內生動力,精準扶貧是繞不開的話題。精準扶貧這個詞我們都不陌生,它是新時期黨和國家扶貧工作的精髓和亮點。也是政府工作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表述之一。那么啥叫精準扶貧?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qū)域環(huán)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扶貧的目的使讓貧困戶脫貧。中國的脫貧攻堅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中國的脫貧攻堅的意義
1.國際意義
足寒傷心,民寒傷國。貧困及其衍生出來的饑餓、疾病、社會沖突等一系列難題依然困擾著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睘榱俗非笠粋€更好的、未來的具有普世價值,推動變革和完整的愿景,潘基文秘書長在聯合國發(fā)展峰會制定的全球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將消除絕對貧困作為首要目標。中國是第三世界國家中的超級大國,中國要成為全球脫貧最好的案例,要做出表率,在全世界能夠做出一個成功的“中國樣板”,樹立我們的大國形象。世界銀行稱:中國減貧工作的卓越成就,推動了全球貧困人口的下降。中國在減少極端貧困人口方面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榜樣,如果能有一個國家成為消除極端貧困的表率,那么這有可能是中國。中國向世界表明脫貧時間,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線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世界關注中國脫貧攻堅。
2.國內意義
“中國政府也認為貧困地區(qū)和貧困人口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于是,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線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中國的脫貧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形勢十分嚴峻。2016年可以說是脫貧攻堅首戰(zhàn)之年,2017年則是脫貧攻堅承上啟下,全面突破的關鍵之年。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這一民生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到2020年穩(wěn)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使其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住房得以保障。讓貧困戶的生活有新的變化,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這,是一種來自整個社會的關切溫暖。這種溫暖,既著眼于貧困人群的感受,又飽含著體制建設的宏大關愛。如今,這種關愛已寫入了國家戰(zhàn)略和執(zhí)政根本,這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倡導并要求各級黨政切實踐行的“精準扶貧”。
三、扶貧工作的實施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扶貧開發(f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成為各界熱議的關鍵詞,成為目前扶貧工作的關鍵詞。2013年10月他在貴州又講了六個精準,“對象要精準、項目安排要精準、資金使用要精準、措施到位要精準、因村派人要精準、脫貧成效要精準”。習書記多次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qū)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定地走精準扶貧之路。
四、扶貧工組中出現的問題
目前的扶貧工作,還停留在以干部幫扶為主的階段,貧困戶的思想也沒有轉變過來,有些人嘗到了被幫扶的“甜頭”,認為戴上“貧困帽”就能冬暖夏涼,躺在“貧困床”上就能旱澇保豐收,越窮反而越光榮。有些人存在“等靠要”的懶漢思想,本來能勤勞致富,但因怕吃苦受累而甘于貧苦。扶貧工作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其中非常突出的一個就是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內生動力,就是本身的動力。扶貧政策再好,幫扶干部在熱情,也得貧困戶自己愿意干才行。
那么如何增強貧困戶的內生動力?這是我們今研討的主題。
五、研討
問題:造成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激發(fā)貧困戶的內生動力?
六、總結
(一)通過研討得出結論,我們找到了造成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的原因
1.脫貧條件不足。貧困地區(qū)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生產性基礎設施落后。2.二是脫貧意識不強。有的貧困群眾仍未擺脫“養(yǎng)豬為過年,養(yǎng)牛為犁田”的自然經濟狀態(tài),一些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3.三是脫貧能力不高。除了掌握基本種田、養(yǎng)殖技術以外,貧困群眾缺乏對現代科技的了解,缺乏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謀生技能。除此之外,也有幫扶措施不切合實際,基礎設施跟不上等問題。找到造成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的原因,那么,在(二)激發(fā)貧困戶內生動力應做到:
(二)激發(fā)貧苦戶內生動力措施
1.“加強思想扶貧力度,加快轉變觀念。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志。要加強向貧困人口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幫助他們分析致貧原因,引導他們牢固樹立自強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2.以工代賑,讓這些貧困戶動起來。讓其在勞動中得到報酬,促進其思想轉變。3.大力加強技能培訓,增強個體發(fā)展能力,提升綜合素質。根據貧困人口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加強科普知識和工農實用技術的培訓,要求其拿出脫貧想法,制定出脫貧規(guī)劃。4.強化產業(yè)扶持力度。讓貧困戶群體形成競爭機制,誰發(fā)展的產業(yè)多,就給誰的補助多。5.“舉辦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為主題的點評活動?!睒淞⒌湫汀ⅹ勄诹P懶、讓壓力變動力,讓動力變行動。精準扶貧”已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希望通過舉措和政策“組合拳”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國已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為“扶貧日”,不少人將“1017”諧音為“邀您一起”,意在最廣泛地動員社會力量投入扶貧濟困工作??傊鲐氁鲋?、扶技、扶智。增強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全民參與,整合資源,握拳出擊,打好中國脫貧這一攻堅戰(zhàn),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