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禹
摘 要:免耕播種技術作為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受到國家和各地區(qū)的極大重視,通過介紹我國北方地區(qū)免耕播種技術的應用特點及技術要求,說明現階段北方地區(qū)免耕播種技術的普及情況既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技術要點;普及
中圖分類號:S23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12.082
我國北方很多地區(qū)春旱現象嚴重,這對玉米及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的生長及產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由于降水較少的原因,耕地土壤的沙化和流失現象嚴重,導致土壤貧瘠,耕地肥力下降。因此,近年來我國北方多省大力普及和推廣免耕播種技術,通過其技術優(yōu)勢在減輕土壤流失的同時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并可長期改善土壤中的養(yǎng)分結構,對農業(yè)生產的可持繼性發(fā)展有較大好處。得益于近年政府的大力支持,北方地區(qū)的免耕播種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同時得到了農民及相關專業(yè)人士的廣泛認可,但是免耕播種技術仍處于推廣前期階段,距離廣泛普及仍需各界的不斷努力。
1 北方地區(qū)應用的免耕播種技術特點
免耕播種通常是在耕地表面秸稈覆蓋及留茬的條件下直接進行播種,它是保護性耕作技術的一種,保護性耕作技術主要依靠免耕播種機來完成,其實現的前提是農作物采用機械收獲并將秸稈破碎處理或人工收獲的秸稈通過秸稈還田機進行處理,處理后的秸稈能夠較為均勻的散落于田間。免耕播種機需要與深松機械和植保機械配合作業(yè),以滿足免耕播種獨特的條件需求。
由于我國北方地區(qū)的耕地地塊普遍較小,且農民的經濟能力較低,因此所購買和使用的免耕播種機多以中小型懸掛式機械為主,現階段國外的大型免耕播種機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廣泛應用還是有很大的難度。我國北方地區(qū)現階段所使用的免耕播種機主要技術包括帶狀播種、留茬播種及免耕覆蓋等技術,而一些防堵塞性能較好的被動式和驅動式免耕播種機也在普及和推廣之中。目前所使用的免耕播種機通常需要配合拖拉機進行工作,這種小型的免耕播種機能夠實現松土、整地、播種、覆蓋等一體化作業(yè),同時有利于在地形不佳的區(qū)域推廣使用,同時免耕播種對種子及農藝配合的要求都比較高,通常選用均勻和高質量的種子,以保證播種株距良好,避免重播和漏播現象,保證免耕播種的種子有較高的出苗率。目前使用的免耕播種機還存在著纏草、堵塞以及晾種等問題和難點。
2 北方地區(qū)免耕播種技術要點
免耕播種機與常見的普通播種機相比,其作業(yè)條件及作業(yè)深度等相關農藝更為復雜,因此在工作過程中應嚴格注意技術要求,以避免人為操作失誤的產生。(1)應預先制定詳實的播種方案,認真分析地區(qū)的氣候條件及農作物種類,選擇適合的品種進行播種,以保證出苗率及與播種機的適應性,同時將播種的行距及株距認真確定,并將免耕播種機的相關結構調整到合適的尺寸,若條件允許在正式播種前應進行試播,以驗證行距及株距的準確性,若不能進行試播,應在正式工作后密切注意播種情況,如有問題及時調整。(2)對于已選擇的免耕播種地塊,應認真分析其工作難度,例如地形條件、秸稈覆蓋是否均勻等,若地形條件不允許,不應強行作業(yè),若秸稈覆蓋均勻性較差,應對過厚的秸稈堆進行提前處理,以避免播種機在工作過程中造成堵塞。(3)對于播種期的選擇,應視土壤墑情的好壞進行分析,在墑情較好的情況下,可在播種期進行適時播種,若墑情不佳,可提前播種3~5天,同時適當增加播種量。在播種的過程中,還應保證底肥充足,可選擇質量較好的復合肥或復混肥進行施加,第一年后可視土壤的肥力質量適當的減少肥料的使用量。(4)對于播種深度,應視土壤墑情的好壞進行選擇,當墑情較好且保證出苗率較高的情況下,播種深度以較淺為宜,以播種小麥為例,墑情較好時播種深度可控制在1.5~2.5 cm之間,墑情不佳時可適當增加播種深度。播種過程中應盡量保持機械的直線行駛,并保證播種的深度均勻,同時秸稈覆蓋也應均勻,以提高種子的出苗率。
3 影響免耕播種技術普及因素分析
免耕播種技術作為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廣的農業(yè)新技術,如何能夠讓廣大的農民群眾所接受是普及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對免耕播種地區(qū)及其他地區(qū)的農民進行調研,總結出了免耕播種普及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1) 免耕播種技術由于有別于傳統(tǒng)的耕作技術,很多農民往往在視覺上難以接受耕地上覆蓋秸稈的播種方式,認為耕地看起來較為雜亂,難以突破傳統(tǒng)耕作的心理認知,從自身的思想上排斥免耕播種技術,而堅持傳統(tǒng)的播種技術。
(2) 免耕播種技術目前還存在一些難以預料的技術問題,例如:使用免耕播種技術的田間草害和病蟲害發(fā)生的概率很高,若不能在前期耕作時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控制,并在耕作后與植保技術密切配合,就可能產生嚴重的草害及病蟲害現象,一旦發(fā)生不僅難以治理且后患無窮,這也是很多使用過免耕播種技術的農民所經歷過的。
(3) 免耕播種技術的宣傳工作仍不到位,雖然近年來免耕播種技術得到大力推廣,但仍有很多農民對其不了解或只是片面的了解,這也給免耕播種的普及造成一定的阻礙。
4 結束語
免耕播種技術是非常適合我國北方地區(qū)所使用的一項新技術,在解決春季旱情的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優(yōu)化土壤結構。免耕播種的作業(yè)人員只有認真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操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免耕播種技術的最大效能,使其為農業(yè)生產提供更多的幫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