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溝通引入了網絡,使溝通更加高效。但網絡亦如見人見面,同樣需要教師科學管理,真誠溝通。這樣,網絡才能真正釋放出教育的正能量,使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隨著社會網絡化趨勢的迅猛發(fā)展,家校溝通的方式已經發(fā)生了深刻變化,書信、家訪、電話、調查問卷等慢慢淡出視線,QQ、微信等漸漸為人們所熟知和廣泛使用。網絡群功能強大,它可以是生活新聞的“第一播報”,可以是學習難題的“焦點訪談”,可以是成長的“快樂大本營”,也可以是情感交流的“中國好聲音”……如何利用互聯(lián)網的便捷條件,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讓網絡釋放出強大的教育正能量,需要潛心研究。下面列舉本人在工作實踐中的三方面探索。
一、構建網絡小課堂
家庭、學校、社會是孩子成長的三大環(huán)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品格的形成、習慣的養(yǎng)成、人格的塑造都來源于這里。而受知識素養(yǎng)、教育能力等方面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家長不知怎么管。這種現(xiàn)狀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我的體會是,形成教育合力不僅要在孩子身上下功夫,也要及時將教育理念及方法傳遞給家長。
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繁忙等嚴重限制了家長的學習力,“家長學?!薄凹议L課堂”等也不能普及全體。借助網絡群,則很好地規(guī)避了人員集中、地點固定、時間持續(xù)等問題。我嘗試構建符合當今家長需求的“網絡小課堂”,提供“碎片式”學習和“及時性”溝通,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1.知識型網絡小課堂
教師在家校溝通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家長則主要關注學習情況。那么,如果家長在輔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題,又由于自身知識水平限制解決不了,難免會遷怒孩子,或誤解老師。因此,在重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或布置難度較高的作業(yè)時,我便通過網絡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題進行詳盡地說明、及時地點撥。
三年級作文起步階段,我堅持詳細解讀每次習作的要點,使學生在復習回味的時候有章可循,也使家長在指導時有路可引。教師明明白白地教,也讓家長清清楚楚地幫,這成為知識型網絡小課堂的最大功用。
2.分析型網絡小課堂
平時,我更多借助網絡及時反饋孩子學習、生活方面的現(xiàn)狀;考試后及時進行試卷點評,使家長明晰問題所在,及時制定下一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語文期中考試后,我及時發(fā)出了下面的信息:
周五下發(fā)了語文期中考試卷,想必孩子和家長們首先有這樣的感受吧——分數拉開了,差距明顯了。低年級那種滿分“一大把”的現(xiàn)象不再容易看到。人們常把三年級視為“轉折期”,我想,這里所說的轉折點應該包含這樣幾個方面……
我還針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說明,將疑難問題及時化解。
語文學習沒有捷徑,閱讀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也應是一生的“功課”。在讀物的選擇上,有的孩子還不能準確定位。同樣的時間,閱讀的內容不同,收獲也自然不同……
及時的答疑解惑,讓家長焦躁的心情舒緩下來,能夠和教師一起,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了。
3.展示型網絡小課堂
除了借助網絡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個性化學習成果外,還可以通過網絡打開家校間的壁壘,讓家庭成為學校教育的延伸,為每個孩子搭建個性展示的平臺。如通過班級微信群,每天由一名同學進行評書播講,從《水滸傳》到《三國演義》,從照本宣科到改編分析,學生的閱讀、寫作和表達能力逐漸提高。讀書打卡、故事講解、才藝比拼……也都成為網絡平臺上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活動。
網絡上不間斷地學習和展示,讓班級每個孩子都有了“上鏡”的機會。調動了家長參與班級建設及學生學習過程的積極性。班級和家庭之間借助網絡,處于共同關注、相互點評的良好互動狀態(tài),較好地實現(xiàn)了親子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一舉多得。
4.分享型網絡小課堂
網絡日益成為我管理班級的好助手,有效地促進了家校交流思想、資源共享。我及時將讀到的美文佳作、育兒良方、公益活動預告等及時推送給家長。如“學習的十大習慣與五種方法”“要讓孩子知道,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90部經典電影”“名家筆下的端午”“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你還能教會孩子這么多”等等??傊?,借助網絡,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受益,共同學習,也共同提高。
二、建立網絡工作室
家校溝通一般分為定期溝通和不定期溝通。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不定期的隨機性溝通為多,其中,以解決學生出現(xiàn)問題為主的溝通會超過40%。
班級雖小,但活動內容不少。從學習到紀律,從衛(wèi)生到活動,從個人到整體,從成長到成功……每一次活動都是家校溝通的良好契機,都是教育的黃金時刻。借助網絡,我們完全不必等到期末家長會再集中匯報了,而是可以第一時間進行交流,大大提高時效性。
1.關注常規(guī)工作
定期進行班級工作總結,可以方便家長了解班風班貌,參與班級開展的活動,更好地理解學校及教師的教育理念。新學期第一次班級工作小結,我采用了“順口溜”的方式:
常規(guī)工作步入正軌,三年伊始有模有樣。
美文分享大幕拉開,依次登場積蓄力量。
班委成立各司其職,人人有崗個個擔當。
閱讀習作齊頭并進,范文引路斗志高昂。
“最美班級”高掛門楣,八班榮光閃亮登場。
超市火爆開門大吉,家長提供最強保障。
三位老師常“宅”班級,家的團隊愛的釋放。
運動盛世即將開啟,祝愿孩兒們創(chuàng)造輝煌!
這樣的個性化的總結不僅有言簡意賅的效果,而且節(jié)省時間,讓家長們愛看愛讀。
2.關注日常表現(xiàn)
班級建設最不容忽視的是日常的細節(jié)?,F(xiàn)在的學生大多在家中享受良好的物質條件,多以自我為中心,家長也常常希望孩子得到特殊的照顧。而打造優(yōu)秀班集體,需要營造和諧、友愛、互助的班級氛圍,讓學生懂得無私幫助他人,這是家校應該達成的共識。endprint
小林和小航在中午值日過程中,用小鏟刀一點點清除頑固污漬;小軒胳膊骨折,小璐毫不猶豫為他系好鞋帶……我將抓拍到的照片在班級和網絡共享,并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精益求精、任勞任怨的工作態(tài)度讓人佩服;自然流露的關愛讓人感動。
作為老師,我特別欣慰,不僅是因為孩子們被愛包圍,感受著愛,還因為他們嘗試著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動,付出著愛,回報著愛,彌足珍貴。
這些真實的例子、溫暖的鏡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了榜樣,進一步拉近了家校距離。
三、達成網絡情感場
孫子曰:“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边@是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家校溝通的指導理念。只有真正從心靈達成共識,才能使溝通“表里如一”。在此過程中,作為班主任不僅要切實地關愛孩子,還應及時地將愛進行表達和傳遞,真正使溝通“零距離”,心靈“零距離”。
對于如何應對霧霾,我在班級和孩子們共同分享了防霾小妙招,并通過網絡向家長們“求助”:
近日有的孩子抵抗力下降,引發(fā)了感冒等癥狀,耽誤學習事小,影響健康可是咱為人父母最揪心的事兒。剛才我們在班級內交流了一些小方法,希望家長朋友們督促孩子們回家后及時洗手洗臉,出門戴好口罩,減少戶外運動等。為了健康,我們一起努力!
學生自理能力下降,出現(xiàn)書桌內物品雜亂的現(xiàn)象,我便和家長達成“秘密協(xié)議”:
幫我悄悄告訴孩子:剛才放學后,老師回到班級對書桌進行了抽查。干凈整潔的都有小獎勵放在書桌內,也許明早到校會有驚喜哦!如果沒有得到獎勵,再接再厲,老師還會不定期抽查的哦!
學完《一張美麗的紅楓葉》,感受了青蛙和小蜥蜴的友情,我們動手制作了書簽,并贈送給好朋友,彼此握手擁抱。下課后,我及時將當時感人情景的照片和感受與家長們進行了分享:
剛才感動的一幕幕讓我內心無法平靜,能有好朋友的陪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兒;
珍視友情,珍愛朋友又是多么寶貴的態(tài)度。希望孩子們友誼長存……
互聯(lián)網溝通形式雖“新”,但其內核仍然是“心”的教育。每段文字、每條語音都能激發(fā)強大的心理能量,發(fā)揮不可估量的育人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最完美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倍瘢倚贤ㄒ肓司W絡,使溝通更加高效。但網絡亦如見人見面,同樣需要教師科學管理,真誠溝通。這樣,網絡才能真正釋放出教育的正能量,使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歐欣,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教師】
責任編輯︱李書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