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坤
【摘 要】版圖版畫是地理課堂中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在黑板上繪圖來向學生展示地理元素在立體空間中的相互作用,包括疆域分布、地勢分布、氣候變化等多種地理圖形及現(xiàn)象。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授課質(zhì)量,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圖形記憶能力,讓學生迅速明晰的掌握地理知識來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版圖版畫 地理課堂 教學效率 學生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43
在當今的課堂上,版圖版畫逐漸被新興的多媒體教學取代。由于多媒體教學可以提供多元而生動的地理圖像資料而受廣大教學工作者的歡迎。
一、如何運用版圖版畫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版圖版畫教學法可以提高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由于學生在多媒體課堂上接受過異彩紛呈的信息刺激,導致學生在教師授課的普通課堂上興趣缺乏,注意力渙散。據(jù)課堂實驗調(diào)查,在中學課堂上,學生集中注意力并高效學習記憶的時間為20分鐘。 在多媒體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豐富多彩的圖文視頻吸引,對于教師的論述講解降低了注意力,容易忽略重點知識的框架結構,卻記住無關緊要但的信息,也因此多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對有效信息的接受程度。
在版圖版畫的教學課堂上,學生的全部有效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師的講述和黑板上,教師可以把握課堂節(jié)奏,引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點,根據(jù)課堂氣氛和學生的反饋程度運用版圖版畫向學生解析地理知識。由此,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性地位上升。當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隨手畫出世界地圖、洋流變化、地質(zhì)結構時,學生會在學習的同時對老師油然而生崇敬之感。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講,當學生對老師的崇敬之情上升,對其學習有正向激勵和反饋,直接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二、版圖版畫教學的技巧與創(chuàng)新的研究
版圖版畫教學,講究筆法的運用技巧和作圖要領的掌控把握。運筆技巧包括軌跡法、往返運筆、一筆成圖等黑板地理作畫方式,在提高作圖質(zhì)量的同時節(jié)省作圖時間。作圖要領包括循序運筆、象形作圖、細節(jié)簡化三個要點,如意大利如靴子;黃河為“幾”字形;印度為梯形等,這些不僅可以突出重點地理知識,而且象形圖的對比記憶會使學生更深刻掌握知識。
除了運筆技巧,邊講邊畫、先講后畫、先畫后講三種的講課方法也是版圖版畫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教學技巧。先畫后講的授課方法通用在各種地理教學中,簡易而強調(diào)重點的作圖會給學生一個整體宏觀的認識。然后教師再對該地理內(nèi)容進行區(qū)域講解,這樣可以為學生搭建一個知識構架來記住重點信息。
邊講邊畫的授課方法常用在動態(tài)地理的教學中,教師在描述一個地理現(xiàn)象的同時,用作圖的方式向學生演示該現(xiàn)象在地理中所表現(xiàn)的形態(tài)。這種方法經(jīng)常運用在動態(tài)的地理現(xiàn)象講述中,如地球自轉、地質(zhì)變遷、洋流運動等。這種授課方法可以通過活躍課堂氣氛來集中學生注意力,在加深學生對書本教材理解的同時,使其有較為深刻的空間記憶,從而快速記住該地理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先講后畫的授課方法常用在對靜態(tài)地理教學中,是“啟發(fā)式”教學的精髓之一。教師在講授靜態(tài)地理物象如中國各省市地形圖、河流形狀、山體結構等知識時,經(jīng)常用這種方式進行授課。教師可以通過描述特定省市的位置和形狀,讓學生自行想象并動手作圖。教師通過語言的引導,讓學生能自行標注出河流山脈和自然資源的位置,最后在黑板上再畫出標準的參考答案。這種教學方式鍛煉了學生的地理空間構想和作圖能力,使學生在觀察教師畫出正確答案時更為全神貫注,從而深刻的記住地理知識。
版圖版畫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讀圖能力、識圖能力、繪圖能力、析圖能力。但培養(yǎng)學生的“講圖能力”更是體現(xiàn)學生地理水平的一個指標,可以作為版圖版畫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當學生學會了講解自己所了解的地理圖像,就從根本上理解了這一地理知識。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講圖能力”,通過安排小組作業(yè)的形式來讓各學習小組進行10分鐘的講圖比賽,學生們會在構思如何向其他同學講解中,更好的領悟知識的重點所在,在適當競爭中將知識消化理解并掌握。因此筆者提倡將培養(yǎng)學生圖作為版圖版畫教學中的一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版圖版畫教學反饋及結果分析
版圖版畫教學通過教師繪圖互動來激發(fā)學生的立體空間架構能力,然而普通教學的信息的直接灌輸,弱化了學生的立體空間想象能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版圖版畫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即對知識認知的迅速程度和對其的快速掌握能力。課堂即時測試和月考是最能反映學生掌握情況的指標。
在地理考試中,題目包含了大量的地勢地貌、氣候變化、山川河流等圖片信息題,需要學生對留白處進行想象和理解,考察了學生的讀圖作圖能力。只接觸書本信息未曾有作圖經(jīng)驗的學生單獨面對這類考試題目時,會由于對立體空間的自行想象能力不足,而導致缺乏讀圖畫圖的能力,會導致圖文作答不符,進而無法給出正確答案。而教師的責任是在課堂上就可以通過版圖版畫來解決這類問題。
中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從感性認知到理性邏輯認知的過程, 感性認知是理性認知的基礎,圖像是感性認知的第一接觸面,所以當學生在考場中嘗試記憶再現(xiàn)時,圖像可以成為相關邏輯知識的載體和構架,幫助學生再現(xiàn)對知識的框架體系。筆者通過此類教學實踐得到證明:版圖版畫教學能從整體上提高班級成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師授課與學生學習的效率。
版圖版畫作為初中地理的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迅速簡潔作畫的同時完成循序漸進的解釋,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參與到作圖中來提升自己的讀圖、作圖能力,從而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地理知識水平。實踐證明,版圖版畫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期望廣大同仁在新興的多媒體教學的沖擊下,重視版圖版畫方法所能提供的高質(zhì)量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鄭新發(fā).關于初中地理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使用地圖的研究[J].教育界,2014,12(05):98-99.
[2]婁義坤.關于中學地理教師繪制黑板板圖板畫的幾點建議[J].2008-3.
[3]劉祺.談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加強學科滲透[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