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摘 要】本文是描述我研究倫勃朗對光線的運用的一些體會。其主要目的是介紹本人研究學習倫勃朗的油畫技法和他光線的運用,并且研究和探索幾張倫勃朗稍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導大家去喜歡倫勃朗的畫,去研究他的東西,發(fā)現(xiàn)他美的地方。
【關鍵詞】倫勃朗 光線的運用 明暗關系 空間關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003
在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長河中,繪畫作為一種表達人類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能表達出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事物的推崇,它的出現(xiàn)豐富了枯燥的生活,絢麗了單色的天空。“光”與“影”及其相互關系在油畫中的表現(xiàn)與效果是本文所關心的課題。在學習油畫后我開始接觸到一些古典油畫,偶然間我發(fā)現(xiàn)了倫勃朗,看到他的畫面是那么的真實,筆觸是那么的有表現(xiàn)力,讓我沉入其中不可自拔。學習他的東西是很有用的,再結合我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光的應用,希望我能在繪畫中的用光技巧有一個很大的進步和了解。
一、淺談倫勃朗繪畫中光的運用
大家都知道倫勃朗是肖像畫的大師,他平時的生活來源都是靠幫有錢有勢的王宮貴族畫一些肖像畫或者群像來賺錢的,這也奠定了他肖像畫的基礎。隨手拿一本倫勃朗的書,去觀察他的作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肖像畫是一樣的,多數(shù)是側身側面像,也會有側身正面像,還有一個得點就是他的用光,大多是畫面左上角測光,不管是正面打到臉上還是側面,都會在臉上產生一個倒三角式的高光區(qū),人們都稱它是倫勃朗式光。這樣的光線能使整個肖像有更好的體積感和明暗對比,在加上倫勃朗那優(yōu)美的筆觸,更好的把人物的表情神態(tài)給刻畫得淋漓盡致。作者把背景處理成和臉部有對比的色調,這樣的處理方式可以更好的把人物給凸顯出來,使得臉上的亮面更加的強烈,把整個肖像的空間處理得更好。倫勃朗真是在肖像畫的領域堪稱大師。
二、倫勃朗光線的運用
(一)《祈禱的老婦人》
如《祈禱的老婦人》這一幅作品,其實是倫勃朗母親的一副肖像。倫勃朗在這幅作品上,筆觸是很豪放的,在描繪母親的面部時,使用這中筆觸很好的表現(xiàn)了母親臉上的皺紋,把母親正在虔誠祈禱的樣子給完全的刻畫出來。這張畫的整體是一個深色的調子,跟他平時處理的方式不一樣,平時他的肖像畫中,他光的處理或多或少的在背景上有所體現(xiàn),而這幅畫背景給完全的深下去,使母親在禱告是時候多添加了一分神秘的色彩。在人物的安排上,母親身著一套紅色的袍子,處理的相當恰當,和背景給拉開了距離,和手部和臉部也產生一定的反差。在頭巾的亮部,可以看到倫勃朗的處理方式,很是巧妙,在光線的照射下,還不搶掉臉部的比例。在臉上的用了很多純度和明度都很高的顏色。在整個光線的中心,也就是在臉部,在刻畫母親的細節(jié)的時候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把顏料堆積的很厚,使得光線在反射的時候更加的強烈。這種處理的方式正好和背景的薄又布一樣,這樣的薄看似什么都沒有的烏黑一片,其實這些地方正是給兩部分產生一個強烈的反差,使得倫勃朗光線更為的強烈,這樣有能把光完美的呈現(xiàn),又能把這作品的空間感給呈現(xiàn)出來。這樣的處理方式真的是非常的巧妙。
(二)《刺瞎參孫》
倫勃朗的光和影,是來傳遞復雜的情緒的,我們可以做個實驗,希望這個實驗能解密他的明暗對比技巧和光影。我們可以請一些人來扮演畫中的人物,來復制出這張畫當時的情景,然后用照明技術,復制出作品中的光影特點。我們選擇的是《刺瞎參孫》這張作品來做實驗,這幅作品是倫勃朗作品中比較有戲劇性的作品。他描繪了大力士參孫,被一些全副武裝的士兵給刺瞎眼睛的瞬間,畫面的后方有一個一邊回頭一邊向外逃跑的女人,她的手中抓著一把頭發(fā),他們發(fā)現(xiàn)大力士參孫的力量是來自于他的毛發(fā)的,他背叛了參孫,并剃掉了他的頭發(fā),這個悲劇好像發(fā)生在一個陰暗的洞穴中,光從洞口照射進來,照在主要人物參孫和背叛他的女人身上。通過巧妙運用明暗對比,使得畫面顯得十分的逼真。我重新回到實驗中,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場景的布光,調整角度,弄清楚倫勃朗是如何創(chuàng)作出戲劇性的光影效果的。
第一次,我們在每個人身上打上普通的平光,畫中的亮點主要在人物身上,而我們的實驗效果正好相反,我們發(fā)現(xiàn)里面沒有畫中的戲劇感,和倫勃朗畫面中的完全不一樣,什么想要的效果都沒有。然后我們重新布光,做出和倫勃朗畫作一樣的光線,我們發(fā)現(xiàn),光線夠不夠,光線的方向,可以極大的影響人物的面部表情。我們以在畫面中最前的士兵為例,當他的臉上打上平光后,臉上的表情就變了,僅僅是應為光的改變,士兵的表情就邊的不那么神秘了,也不那么可怕了。這個實驗是非常有趣的,我們不可能完全的把畫面中的光給復制出來,這些東西只有在作者,也就是倫勃朗的腦中才會展現(xiàn),這些東西都是沒有草圖的,都是倫勃朗信手拈來的,可想而知倫勃朗是那么的聰明那么的熟練,那么的把生命奉獻給藝術。
三、倫勃朗的光線對我的影響
在我的畫面中,因為環(huán)境是霧霾的關系大多數(shù)的地方不能處理的像太陽底下似的對比那么的強烈,但是又是一個背光的面,是一個很難處理的一個整體。在我的畫面中,光是在窗外照射進來的,外面是一個被污染的環(huán)境里,考慮到霧霾在空氣中的表現(xiàn),光都被分散掉了。所以不會有一個強烈的光線照射經(jīng)來,房間內有意識的處理成一個昏暗的環(huán)境,更好的凸顯主題人物當時的心情,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得不把他關進一個密閉的空間里。孩子在畫面的中心,從窗外的光線大多數(shù)是照射在孩子的身上,使他成為畫面的中心,從而更好的表達主題貼切主題。
學習倫勃朗這位大師的東西,其實心中還是有很多的疑問的,和自己的不足,但是我不會放棄,通過去圖書館查閱,觀看他的紀錄片,和去觀看他作品等方式,盡可能的去了解他,去了解他的生活,他的一生,他那個時代。在這次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繪畫能力的淺薄,但是我相信經(jīng)過這次我能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學海無涯,學習是人這一生的過程。我以后一定會在繪畫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更加努力,走向一個新的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