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主流大學英語教學是大學公共外語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非主流大學生英語底子較薄弱,其英語教學需要選用合適教材?!洞髮W體驗英語》起點較低,形式多樣,內容活潑,難度較低,是非主流大學英語教學比較理想的教材。同時,本文也將探討非主流大學英語教學區(qū)別于普通本科英語教學的三個特點。
【關鍵詞】非主流大學英語教學;教材;教學特點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003-02
在文章開始之際,請容我先界定非主流大學英語教學。除了正常本科生外,大專院校還會招收藝術類本科生和??粕?,比如攝影、服裝、體育、模特等專業(yè)的學生。這些學生的高考錄取不是根據本科分數檔,而是藝術類或者特長類招生。因此,這類學生英語高考平均成績?yōu)榱呤郑偡?50分),與普通本科分數檔錄取的學生在英語成績方面有很大差距。筆者將這些專業(yè)較特殊的本科和??茖W生的大學英語教學稱之為非主流大學英語教學,與正常本科生英語教學相區(qū)別。
這類學生無論在生源、高考成績和英語底子都與普通本科生有較大差距。如果與本科生采用同樣教材、同樣教學方法,效果將差強人意。因此,我們學校前幾年采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體驗英語》。
一、教材特點
與我校正常本科生所使用的教材——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學英語》相比較,這套教材起點較低,除第一冊之外,還有難度更低的《基礎教程》?!痘A教程》適合英語底子特別薄弱的學生,比如體育專業(yè)和模特專業(yè)的學生。該教材的第二個特點是總體難度比較低。該教材在每個單元單詞的數量,所選文章的長度和內容,以及配套聽力教程的語速和內容,都較簡單。該教材的第三個特點是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全新版《大學英語》每個單元只有兩篇文章以及一些寫作的輔導。但《大學體驗英語》除了兩篇文章外,在每個單元的開頭有圖片和小短文作為本單元的導入,然后是兩個對話和相關操練。在第一篇文章和第二篇文章之間,有寫作方面的輔導,其內容與第一篇文章相關。在兩篇文章之后,是關于應用文的寫作和翻譯方面的指導和練習。對于非主流的大學生,基本對話、應用文以及翻譯將對他們未來工作頗有幫助。而且,《大學體驗英語》配有許多圖片,比較形象。鑒于以上三個特點,《大學體驗英語》更適合非主流大學生。
《大學體驗英語》這套教材雖然比較適合非主流大學生,但其缺點很明顯,就是幾冊教材難度區(qū)分度過大。首先是《基礎教程》過于簡單。我校攝影、會展等專業(yè)的學生使用時就覺得過于簡單,只適合基礎特別薄弱的體育和模特專業(yè)學生。第二、第三冊教材難度適中,適合絕大部分非主流大學生。但是第四冊難度過大,所選文章體裁較偏,概念較抽象,句子結構也非常復雜,基礎較差的學生根本沒有辦法學下去,教師上課講解也非常費勁。希望各位編者能夠對第四冊進行修訂,使之更符合非主流大學英語的教學規(guī)律。
二、教學特點
本人自04年以來就擔任非主流大學英語教學。在此期間,同時兼任普通本科生大學英語課程。因此,對于主流英語教學和非主流英語教學以及這兩套教材的特點都稍有些研究。接下來筆者將分享使用《大學體驗英語》這套教材的教學特點,希望能夠對從事非主流英語教學的同仁有所幫助。
第一點,選擇合適的起點。雖然都是非主流大學生,他們的英語底子和水平存在差異。所以,應根據學生英語基礎選擇合適教材。筆者建議可以根據非主流學生的英語高考成績或者入學后的英語測試來決定他們從《基礎教程》還是第一冊開始學習。如果沒有辦法對所有非主流大學生進行測試,本人建議除了體育班和模特班之外,其他非主流大學生都可以從《大學體驗英語》第一冊開始學習。
第二點,因材施教。如果學校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辦法對非主流大學生進行不同起點的教學,而直接根據自然班進行教學,那么就需要對學生因材施教。雖然非主流大學生的總體英語水平較之正常本科生要差,但有個別學生英語基礎相當好。筆者曾經在我校中法埃菲爾學院任教,其中一位學生第二學期在校外報名就通過了英語四級。這些學生如果與基礎較差的學生一起學習,用同一份教材,就要求英語教師充分發(fā)揮“因材施教”這個原則。根據每個單元的內容,除了教授大部分學生要求掌握的內容外,還需要教授一些難度較大的內容,滿足這批英語基礎不錯的學生。否則他們會喪失聽課興趣,英語水平在大學不但不能提高,還可能下降。
第三點,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大部分非主流大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興趣不高,甚至有部分學生討厭英語。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對英語改觀。由于這套教材起點較低,其單詞量和文章長度不會使學生產生“英語很難,很可怕,很討厭”的負面心理。比如,本教材第一冊第一篇文章只有321字,篇幅不足一頁,詞匯表的單詞和詞組只有23個。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改變學生對英語的態(tài)度。首先,要選用與本單元內容相關,與學生生活相關或與社會熱點相關的話題,導入本單元的對話。在上課起始階段引用有趣的話題引起學生學習欲望和興趣至關重要。如果在上課開始之際就學單詞,學生會缺乏興趣,并且頗覺吃力。其次,在具體學習對話或文章的時候,如有相關內容可以討論,要抓住機會。這既讓學生有機會發(fā)表想法,又有機會讓他們鍛煉英語口語。沒有內容或者沒有意義的口語操練,求知欲很強的大學生是不會感興趣的。只有當內容成為關注的焦點,而語言只是媒介時,學生們才會更樂于交流。當學生的語言水平沒有辦法表達他們的思想,要求用中文表達時,筆者都會允許。這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講話內容同步翻譯成英文,或者事后用英語進行點評,讓所有的學生知道該如何用英語來表達這些內容。最后,在學好一個單元后,當學生對該單元在詞匯和背景知識方面都有足夠信息時,教師可以提出更深層次的討論型話題,鼓勵學生思考和發(fā)言。
第四點,適當補充英語基礎知識。由于很多非主流大學生是三校生,在高中時期沒有很扎實很系統地學習英語,所以他們的英語基礎知識比較欠缺。這就需要教師更多適時地為學生“補課”——補高中的英語知識。當然,這個補課不是課后進行,而是在講到文章某個知識點的時候,比如虛擬語氣,就可以把握機會比較系統地講解一下虛擬語氣的內容,讓學生有個補漏的機會。初中和高中階段幾乎已經學完所有重要英語語法。所以,普通本科生的大學英語教學一般不會就某個語法現象花很多時間講解。而非主流大英語教學則需要在這方面區(qū)別對待。除了語法比較薄弱之外,非主流大學生的另一弱點是詞匯量少。根據2000年版《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實驗修訂版)》,在初中要求掌握的詞匯量的基礎上,高中階段詞匯量的要求是1200個,另外要求750個認讀詞匯,合計1950個詞匯[1]。但是大部分非主流大學生顯然沒有達到這個要求。但如果這些學生希望把這一整套教材很好學完,并提升英語,就需要他們提高詞匯量。雖然《大學體驗英語》每篇文章的單詞和詞組數量一般為30到40個,不是很多,但如果這些學生能扎實掌握每個單元,那么兩年下來,基本上也達到了大學英語四級詞匯要求掌握4200個單詞的目標[2]。雖然最近幾年大學英語教學在淡化詞匯教學,讓詞匯教學融入閱讀教學,但對于詞匯基礎特別薄弱的非主流大學生而言,模糊講詞匯的方法并不適合他們。因此我在詞匯教學方面如下操作。在本單元完成有趣的導入,并學習和練習對話后,先帶領學生很快朗讀詞匯,初步熟悉詞匯,避免在講課文時生詞對閱讀造成障礙。一篇文章全部講完后,再一起講解文中所有重點詞匯,教師會發(fā)現詞匯太多,學生會覺得枯燥,掌握起來很困難。所以,我一般將一篇文章分成幾個部分,先講解一部分文章,再講解這部分文章中的詞匯,化整為零,降低詞匯教學的難度。在詞匯講解中,配上經典例句,易于學生了解詞匯的搭配和在句子中的應用。
以上關于《大學體驗英語》這份教材的特點以及非主流大學英語教學的四點體會,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02,《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育部1999,《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陳雙眉(1979-),女,籍貫浙江省樂清市,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2004年畢業(yè)于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和大學英語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