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月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江蘇 徐州 221002)
淺析Hcy聯(lián)合D-dimer檢測在診斷潰瘍性結腸炎中的應用價值
張秋月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江蘇 徐州 221002)
目的:探討同型半胱氨酸(Hcy)聯(lián)合D-二聚體(D-dimer)檢測在診斷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收治的60例UC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該院收治的60例非UC患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均進行Hcy聯(lián)合D-dimer檢測,并比較其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采用Sutherland疾病活動評分(DAI評分)對觀察組患者炎癥反應的活動度進行評估,并根據(jù)炎癥反應的活動度將其分為活動期組和緩解期組。根據(jù)活動期組患者炎癥反應活動度的高低將其分為輕度活動期組、中度活動期組和重度活動期組。比較各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對觀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與其DAI評分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活動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緩解期組患者(P<0.05)。中度活動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輕度活動期組患者(P<0.05)。重度活動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中度活動期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與其DAI評分呈正相關(P<0.05)。結論:Hcy聯(lián)合D-dimer檢測在診斷UC和評估UC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體;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腸病,其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相關的文獻報道指出,用Hcy聯(lián)合D-dimer檢測診斷UC的效果理想。為了進一步探討Hcy聯(lián)合D-dimer檢測在診斷UC中的臨床價值,筆者對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收治的60例UC患者和60例非UC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選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收治的60例UC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該院收治的60例非UC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28例;其年齡為22~49歲,平均年齡為(36.17±2.23)歲。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30例;其年齡為20~48歲,平均年齡為(38.27±2.34)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Sutherland疾病活動評分(DAI評分)對觀察組60例患者炎癥反應的活動度進行評估,并根據(jù)炎癥反應的活動度將其分為活動期組(40例)和緩解期組(20例)。根據(jù)活動期組40例患者炎癥反應活動度的高低將其分為輕度活動期組(15例)、中度活動期組(17例)和重度活動期組(8例)。DAI評分的計算方法見表1。DAI的總分為各項評分之和。DAI的總分≥2分可判定患者處于炎癥反應的活動期,為3~5分可判定患者處于炎癥反應的輕度活動期,為6~10分可判定患者處于炎癥反應的中度活動期,為11~12分可判定患者處于炎癥反應的重度活動期。
表1 DAI評分的計算方法
對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均進行Hcy聯(lián)合D-dimer檢測。檢測方法是:1)在清晨抽取受檢者的空腹靜脈血3 ml,對血樣進行離心處理后分離血清。2)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血清標本中Hcy和D-dimer的含量進行測定(檢測試劑盒購自武漢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觀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血清Hcy、D-dimer水平的比較(±s)
表2 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血清Hcy、D-dimer水平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Hcy(mol/L) D-dimer(mg/L)觀察組 60 13.98±1.97* 1.87±0.33*對照組 60 11.17±1.45 0.25±0.14
活動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緩解期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中度活動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輕度活動期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度活動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中度活動期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不同炎癥反應活動度的觀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水平的比較(±s)
表3 不同炎癥反應活動度的觀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水平的比較(±s)
注:a與緩解期組比較,P<0.05;b與輕度活動期組比較,P<0.05;c與中度活動期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Hcy(mol/L) D-dimer(mg/L)活動期組 40 14.25±2.07a 2.13±0.82a輕度活動期組 15 13.28±1.43 1.86.±0.67中度活動期組 17 14.17±1.52b 2.02±0.76b重度活動期組 8 15.47±1.78bc 2.64±0.84bc緩解期組 20 12.63±1.82 1.68±0.43
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與其DAI評分呈正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觀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水平與其DAI評分相關性的分析
UC是一種侵及結腸黏膜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腸病,其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其 病因尚未完全明確。有學者指出,UC的發(fā)生與免疫因素、遺傳因素、飲食習慣、微生物感染及環(huán)境因素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UC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等。UC具有易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的特點,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對UC患者的病情進行快速、準確的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Hcy是人體內(nèi)甲硫氨酸代謝時產(chǎn)生的中間產(chǎn)物[2]。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3-4],UC患者血清中Hcy的水平較高。D-dimer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生的特異性產(chǎn)物,是人體內(nèi)凝血酶生成、纖溶系統(tǒng)激活的標志物。當人體處于血液高凝狀態(tài)或有微血栓形成時,其體內(nèi)D-dimer的水平會顯著升高。有研究指出[5],UC患者血清D-dimer的水平明顯高于普通腸炎患者和健康體檢者?;顒悠赨C患者血清D-dimer的水平明顯高于緩解期UC患者。這可能與活動期UC患者潰瘍部位持續(xù)出血,進而導致其體內(nèi)有微血栓形成等因素有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1)觀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活動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緩解期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度活動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輕度活動期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度活動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高于中度活動期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觀察組患者血清Hcy、D-dimer的水平與其DAI評分呈正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Hcy聯(lián)合D-dimer檢測在診斷UC和評估UC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 屈冬冬, 金世祿. 潰瘍性結腸炎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3):184-187.
[2] 吳小平. 2012中國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解讀(潰瘍性結腸炎部分)[J]. 臨床內(nèi)科雜志, 2015, 32(1):70-71.
[3] 李娜.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相關疾病研究進展[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20):4128-4129.
[4] Akbulut S, Altiparmak E, Topal F, et al. Increased levels of ho mocysteine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 World Journ 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0, 16(19):2411-2416.
[5] 楊劍, 陳學清. 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體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早期診斷價值[J].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16, 16(4):448-451.
R574
B
2095-7629-(2017)17-0167-03
張秋月,女,1984年9月出生,漢族,籍貫:江蘇漣水,碩士,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消化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