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擷英
它沒有婆娑的姿態(tài),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zhì),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么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就覺得它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zhì),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農(nóng)民?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lián)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像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wèi)他們家鄉(xiāng)的哨兵?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jié),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茅盾《白楊禮贊》
他山之石
贊美人物或反映人物的精神追求的寫作技巧有很多,象征便是其中的一種。比如,贊美人物的頑強向上時,可以從松樹堅強挺拔的形象說起;反映美好情操時,可以巧妙地從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入筆。《白楊禮贊》,正是運用了象征手法。白楊偉岸正直的姿態(tài),面對嚴寒時的堅強不屈,與北方農(nóng)民的精神風(fēng)貌是何其相似!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象征手法寫作時,要抓住事物特征,細膩描繪,只有形似,才有可能神似。
運用范例
情歸槐林
◎張 恒
我愛家鄉(xiāng)的槐林。
槐林的春是姍姍來遲的。也許是好事多磨,當微風(fēng)拽下最后一朵迎春花,她才開始發(fā)芽。蒼老的樹枝上,每每見到那毫無瑕疵,帶著夢幻色彩的翠綠時,我都會禁不住感嘆她這頑強的生命力。然而,槐樹的花期是那樣短暫。一串串花苞,似乎剛一打開,便乘著清風(fēng),滿載著清香,飄向了他方……
炎夏酷暑,槐林是個好去處。有鳥鳴,有頑石,還有隱隱的海浪聲。席地而坐,密集柔和的小草和無名的小花會讓你感受到泥土的濕度和自然的芬芳。有人為找尋心中的圣土,踏破鐵鞋無覓處,而我卻寧可靜靜品味槐林的清幽。她的美無體積,無重量,卻可入耳牽心,移神動性,說不言之言,傳意外之意。
槐林的秋韻是和諧的。蜿蜒的小路上偶爾出現(xiàn)一塊巨石,上面依稀還有牧羊者休憩時留下的煙屑,路上是羊群踏過的痕跡。幾聲鳥鳴,幾處人影,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照射在草地上,照著那幾簇小花,小花們立刻如春華般絢爛,給人以美的享受。
槐林的冬是剛強的。當我看到槐樹的枝丫不卑不亢地任猙獰的寒風(fēng)撕扯時,我感到一種力量,一種要與挫折抗衡的力量;我感到一種美,一種即使在最惡劣的環(huán)境中也能表現(xiàn)出頑強生命力的美。
在通往未來的朝圣路上,我已找到心中的圣地。每每閉上眼,一個如玉之潤、石之堅、水之靜、海之深的永恒形象,便映在我心間,那便是家鄉(xiāng)的槐林。
點評
槐樹如小作者家鄉(xiāng)的人,樸實,憨厚,很不起眼。然而,就是這毫不起眼的槐林,卻深深植入了小作者生命的骨髓?!八拿罒o體積,無重量,卻可入耳牽心,移神動性”等句子,將槐樹的形象展示得淋漓盡致。當然,槐樹“如玉之潤、石之堅、水之靜、海之深”的特點,和諧、剛強的性格,才是作文的落腳點。用象征手法寫景,真是妙不可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