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源 戚曉通
【摘 要】目的:探討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胸外科進修生胸腔鏡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3 年1 月至2016 年12月在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胸外科進修醫(yī)生42 人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采用PBL教學法,共21 人;對照組采用講授式教學(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共21 人,進行半年培訓后通過理論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和調查問卷對教學進行評價。結果:在理論考試、實踐技能考試成績上,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調查問卷方面,PBL學員對于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習主觀能動性、應變能力、診療操作能力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LBL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胸外科進修生胸腔鏡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提高了學員外科技能水平,同時提升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和主動能動性,能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PBL教學;進修生;胸腔鏡
Application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Postgraduate Teaching
of Thoracoscopic Surgery
LIU Jin-yuan QI Xiao-tong
(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Postgraduate Teaching of Thoracoscopic Surgery.Methods:42 medical postgraduat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he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6,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PBL teaching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The teaching was evaluated through theoretical examination,practical skills test and questionnaire after 6 months. Results:In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and practical skills tes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In the questionnaire,the scores of individual scores and total scor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PBL Teaching Mode in Postgraduate Teaching of Thoracoscopic Surgery can improve the surgical skills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nitiative,and also can acquire satisfactory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PBL Teaching Mode;Postgraduate;Thoracoscopic Surgery
目前, 胸外科進修生胸腔鏡教學多數(shù)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通過上級醫(yī)師把手術過程中的信息內容傳輸演示給進修醫(yī)師。這就造成來自各地的進修生缺乏主觀能動性和發(fā)散創(chuàng)新思維,導致臨床實踐能力不足。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通過采用以臨床實際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為此,我們通過分析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胸外科進修生胸腔鏡PBL 培訓的情況, 探討PBL教學模式在胸外科進修生胸腔鏡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3 年1 月至2016 年12月在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胸外科進修的醫(yī)生42人為研究對象,其中高級職稱6 人,中級職稱28 人,初級職稱8人;進修生報到后隨機分組進入PBL 教學組與LBL教學組,進行為期半年的胸外科胸腔鏡技術教學培訓。
1.2 研究方法
由具有多年的教學經驗的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yī)師擔任指導以及考核老師。PBL教學組教學步驟:①提出問題:每月第一周指導老師精心準備經典臨床病例及手術視頻,編寫PBL 案例,組織學員分組討論并提出問題,指導老師將問題整理后分發(fā)給各學員,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并制定PPT;②組織討論:第二周開展組織討論,學員各自講解PPT 表達個人見解,互相補充得出所有問題的滿意答案;③歸納總結:每月最后一周由指導老師與學員集中將所有問題歸納總結,點評各學習小組存在的問題,同時告知下一個月的主題。LBL教學組學員采用傳統(tǒng)講座教學方法及手術演示,涉及的內容以及講座頻率與PBL 組一致。endprint
1.3 效果評價
半年培訓結束后通過理論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和調查問卷形式進行評價。理論考試采用卷面考試的形式,測試內容為胸外科胸腔鏡手術基礎知識,滿分100分。實踐技能考試主要考核學員胸腔鏡操作技能,對動作規(guī)范程度、流暢程度、配合程度、突發(fā)情況處理四方面進行打分,每項25 分,滿分100分。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習興趣、學習主觀能動性、應變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的滿意度,每項25分,滿分100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入組情況 本研究共納入研究對象42 人,PBL 組21 人,LBL組21人,平均工作年限PBL組7.3年,LBL組6.5年,兩組間無顯著差異(P= 0.61)。
2.2 理論考試和實踐技能考試成績
在胸外科胸腔鏡理論和實踐技能操作的考試成績上,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3 調查問卷結果
采用PBL教學法后,進修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明顯提高,能積極參與討論,在實際操作和應變能力上也有提升,教學效果令人滿意。具體在調查問卷方面,學員對于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習主觀能動性、應變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的滿意度,實驗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學員調查問卷統(tǒng)計表(x±s,分)
與對照組比較,aP<0.05
3 討論
21世紀以來,外科手術進入微創(chuàng)時代,胸腔鏡技術在胸外科疾病的治療中日益發(fā)揮重要作用[2],國內大型醫(yī)院胸腔鏡手術日趨成熟,達到了80%以上[3],基層醫(yī)院胸外科醫(yī)生到大型醫(yī)院進修學習胸腔鏡技術成了提高技能的主要渠道。作為江蘇省胸外科胸腔鏡培訓基地, 我科每年承擔培訓地方進修醫(yī)生的任務 ,但是各個進修生的教育背景、工作年限等基礎條件都千差萬別,因此如何為進修生制定合適培養(yǎng)方案,提高教學效果值得我們思考。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是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chuàng),近年來被逐漸推廣應用。它的主要內容[4]:①教師引導學員分多個小組學習;②在小組內教師提出問題進行探討; ③根據(jù)組內的討論進行反饋學習、提高。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提高學員學習興趣 ,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員理解問題更深入更透徹。本組研究表明,采用PBL教學法后,進修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明顯提高,能積極參與討論,同時敢于提出問題。
文獻研究顯示采用PBL 教學模式,學生在以問題為中心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在培養(yǎng)積極的臨床思維的同時,提高了對于不同臨床情況需要進行不同操作處理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5]。比如在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手術過程中,離斷肺靜脈、動脈有可能造成出血,甚至大出血,手術醫(yī)生如果缺乏經驗,導致忙中出錯,縮手縮腳。采用PBL教學后,指導老師讓學員熟悉手術病例,選擇肺癌手術的典型病例,結合相關手術視頻,詳細講解肺癌手術中所涉及局部解剖和肺動脈靜脈分離切割離斷以及腔鏡下出血的處理方法等內容,手術視頻結束后,可組織學生進行提問討論,查詢書籍、文獻及影像圖文資料,并通過小組內進行討論和總結,可以在臨床操作之前掌握有關技巧及注意事項,加深對手術操作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腔鏡下手術一旦發(fā)生出血學員能應付自如,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從我們的研究中不難發(fā)現(xiàn),PBL組學員應變能力強于LBL組。PBL教學的開展,使學員主動學習能力提高,不僅腔鏡能力大大提高,同樣對以后的發(fā)展大有益處[6]。
采用PBL教學模式后,學員在胸外科理論和實踐技能操作的考試成績上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調查問卷顯示大多數(shù)進修生均認可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學員對于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習主觀能動性、應變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因此PBL 教學在胸外科進修生胸腔鏡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是值得肯定的,胸外科微創(chuàng)化發(fā)展給胸外科醫(y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把胸腔鏡技術的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對進修醫(yī)師甚至研究生、年青醫(yī)師進行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提高基本技能,促進該項技術在胸外科的廣泛開展,為胸外科未來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于述偉,王玉孝.LBL、PBL、TBL教學法在醫(yī)學教學中的綜合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5):100-102.
[2]謝曉勇,馮旭.電子胸腔鏡技術的教學體會一以胸腔鏡治療肺癌為例[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5,10(3):358-359.
[3]郭剛,趙珍,李高峰,等.胸腔鏡外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8):159-161.
[4]成功,黃源,秦超,等. PBL教學在泌尿外科進修生腹腔鏡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8(4):336-338.
[5]韓勇,李小飛,黃立軍,等.PBL教學法在胸外科臨床操作技能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2,14(11):1427-1428.
[6]劉平,唐先玲.元認知與PBL醫(yī)學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力的培養(yǎng)[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30(8):123-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