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民謠是一個江湖,諸多江湖大俠中自然也少不了巾幗不讓須眉的女俠,如陳粒、程璧、謝春花……謝春花這個名字聽起來總有種俠女的既視感,但謝春花只是藝名,其實她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謝知非。
謝春花的爸爸是一名書法師,媽媽則從事中醫(yī)行業(yè),從小就在墨香和藥香中長大的謝春花,接受的是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在爸爸的教育下,寫得一手好字的謝春花尤為熱愛唐詩、宋詞,所以她的歌總寫得如詩一般的美,用最華麗的辭藻訴說著這個年紀的絢爛和肆意。
十七歲時,謝春花開始自學(xué)吉他、手鼓、尤克里里等樂器,并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歌曲,不久她便一個人完成了包括編曲、演奏、和聲、錄音、混音方面的工作。
當(dāng)然,即使被稱作天才,她仍舊還是個少女,躲不過少女會有的煩惱,比如突如其來莫名的憂傷。《一顆會開花的樹》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于一個不用上課的春日周五,謝春花來到寢室陽臺,看到樓下開得正歡的玉蘭和櫻花,眼前一派生機之時,她卻想到了死亡,她說:“比起于心不忍地看著親友在自己的墓碑前哭泣,還是更愿意將自己的骨灰撒進大海里,正好也可以隨風(fēng)而去,去向更廣闊、更遙遠的地方。但見到此景后,只想把未來的自己種成一顆會開花的樹,哪怕原本的肉體已灰飛煙滅,也可以另外一種形式在世間成長、發(fā)芽、開花,延續(xù)著春花不謝的生命?!?/p>
謝春花口中常常念叨的一句話:“其實我并沒有太多期盼,畢竟一生很短,少有圓滿?!弊詈?,這句話出現(xiàn)在了《只道尋?!防?,父母和謝春花三人分居三城,一年難得相聚一次,在外如何艱苦,她都得一個人扛著,一旦觸及內(nèi)心最軟的地方,高筑的心防就會瞬間崩塌。
她的歌雖唱著普通女孩的多愁善感,卻不似許多民謠里那般低沉憂郁。這和她的性格有關(guān),上一秒還在感嘆人生相逢是如此艱難,轉(zhuǎn)念一想,又覺得既然對此無能為力,不如就隨著時光走吧。
在謝春花的專輯《算云煙》里,聽眾反應(yīng)最強烈的是《借我》這首歌。《借我》的旋律和編曲都很簡單,但簡單的東西,如果承載了足夠的內(nèi)容,反而是最為難得的?!督栉摇泛翢o民謠里那種所謂的無病呻吟和口水歌詞,寫得很自然又很有誠意。“殺死庸碌的情懷,砰然心動如往昔”,這不就是現(xiàn)代人感性一面的缺失嗎?謝春花以寥寥數(shù)筆寫盡了這種狀態(tài)。
即使面對自己艱難的音樂之路,謝春花也沒有急著放棄自己的學(xué)業(yè),相反,她還是認真地去上課、考試。此外,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比如養(yǎng)貓、繪畫、書法、運動,她也一樣沒落下。更難能可貴的是,謝春花還是個跨界人才,她不僅在學(xué)習(xí)中醫(yī)、設(shè)計之類的學(xué)科,就連專輯周邊的插畫、書法、設(shè)計等,哪怕小到排版、T恤尺寸的測量設(shè)定,也都由她一個人完成。
一邊悲傷,一邊樂觀,這就是謝春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