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木村知義 文/吳文欽
日本媒體人:“一帶一路”遍布著金燦燦的“種子”
口述/木村知義 文/吳文欽
編者按
在我看來,“一帶一路”構想是一個宏大的故事。當前世界正彌漫著封閉感,看不清未來的方向性?!耙粠б宦贰钡镊攘φ谟冢N含著讓人們對未來充滿展望與夢想的力量。
地緣政治學屬于冷戰(zhàn)時代的遺留物,雖然評價褒貶不一,但這門學問正在卷土重來。在地緣政治學的世界里,“一帶一路”中的“一帶”,即“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被稱為是“歷史的地理樞紐”“心臟地帶”(編者注:出自英國學者哈·麥金德)。迄今為止,這片土地是世界霸權的必爭之地,對立與抗爭的戰(zhàn)火綿延不斷。但是,“一帶一路”超越以往的對立與紛爭,在這片土地上勾畫出了一幅合作、共建、和平發(fā)展的宏偉藍圖。
20世紀初,英國地緣政治學學者哈·麥金德提出“陸權論”學說。該學說主張的全球戰(zhàn)略思想歸納成著名的三段警句:“誰統(tǒng)治東歐,誰就控制了心臟地帶;誰統(tǒng)治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統(tǒng)治世界島,誰就控制了全世界。”
2015年中國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聯(lián)合發(fā)布《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該文件在開頭處寫道:“2000多年前,亞歐大陸上勤勞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mào)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將其統(tǒng)稱為‘絲綢之路’。”緊接著,文件闡述道:“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我驚訝于這些優(yōu)美的文段,興趣盎然地讀了下去。
很久以前,各種珍寶從遙遠的埃及、希臘、羅馬、伊朗、中國的西域沿著連綿不絕的絲綢之路傳到日本。奈良的正倉院被稱為是絲綢之路位于東方的終點。也就是說,絲綢之路對于日本人而言,是個充滿夢想的地方。我感受到的“一帶一路”正是一個激發(fā)想象力的宏大故事。此外,這一倡議將那片土地定位為和平發(fā)展的經(jīng)濟帶,讓我感覺到其中潛藏著引發(fā)21世紀巨變的力量。
20世紀的世界是美國作為唯一霸權國差使、支配,并通過戰(zhàn)爭、紛爭等“強權秩序”手段建立起來的。當前世界正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改變既有的秩序。站在這一宏偉轉折點上的世界,可謂處于世界史轉換大潮的時代之中。
另外,我認為世界如今正處于“中國的沖擊”時代?!爸袊臎_擊”或許聽起來有些激烈,我想先從中國的歷史地位加以探討。在古代,中國是文明、文化的中心,國力強盛。進入近代以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各國將中國想象為一個“比自己落后、貧苦的國家”。但是,近年中國國力大增。這給世界和中國自身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日本國內(nèi)高漲的厭華情緒正是一種受到“中國的沖擊”的表現(xiàn):對“中國的沖擊”不知所措,迷失自我定位的日本人,只好試著尋找中國的負面形象聊以自慰。
東京大學教授溝口雄三于2004年出版著作《中國的沖擊》。該書指出當今日本社會對中國認識的誤區(qū),比如以現(xiàn)代化先行者自居的優(yōu)越感、知識論上的歧視和偏見、斷言中國缺少民主和自由的冷戰(zhàn)思維等,認為這間接地導致了日本在東亞國際關系中無法作出切合中國實際狀況的判斷,也影響了日本和中國社會建立正常的友好關系。
但是,若日本無法擺脫這一困境,那么屬于日本的新時代將難以到來。日本在經(jīng)濟規(guī)模上早已被中國超越。如何拋棄“落后的中國、先進的日本”這一固有觀念,構建今后的日中關系?日本正處于思考這一課題的關鍵時期。如何摒棄“上下關系”,代之以“水平關系”,這是當前日中關系面臨的大難題。
以往的時代是幅員遼闊、經(jīng)濟繁榮、實力強大的國家說了算的時代。今后或將演變?yōu)榫喗Y“水平關系”的時代:思維方式、價值觀、政治社會體制不同的人們,不以國力大小論英雄,平等坦誠地參與討論;即便有對立的一面,也能協(xié)調合作。構建這種關系是時代布置給我們的作業(yè)。日中關系也一樣。幅員遼闊、經(jīng)濟與國力強盛的中國,不因此而對日本指手畫腳;日本不一味地執(zhí)拗抬杠,應思考與中國構建水平平等的關系。面向新時代,中國明確表示將“作為制定秩序的一員參與”,卻從未說過要“統(tǒng)治世界”?!肮采坦步ā弊鳛椤耙粠б宦贰钡幕纠砟?,已說明了一切。世界正由只需追隨強者的“單極世界”時代,進入到不問國力大小,暢所欲言的“水平關系”時代。所有參與者是否做好了負責任地發(fā)言、履行自身責任的準備,這是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課題。
今年日中兩國迎來邦交正常化45周年,各界都在呼吁日中關系應盡快恢復到“正常的關系”上來。可是,究竟如何才算是“正常的關系”呢?
它是一個尚未明確找到答案的未完課題。但是如果兩國始終保持渴望友好的意愿與熱情,那么共同的目標自然會浮現(xiàn)。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回頭思考日中關系時,我認為我們應該注意到兩國經(jīng)濟領域的人士們,即便身處邦交正?;詠碜畈畹娜罩嘘P系之中,他們依然腳踏實地地推進著工作。
日本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首席交涉官片山慶一表示,日本希望在11國(美國已退出)參與之下,繼續(xù)推動TPP。根據(jù)日本媒體的報道,11個TPP談判成員國目前意見分歧巨大,部分成員提出,應邀請中國加入TPP填補美國退出的空白。
我提議日本應從中國“十三五”規(guī)劃中尋找合作的線索。中國的“十三五”規(guī)劃中標注著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產(chǎn)業(yè)邁向中高端水平、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城市農(nóng)村協(xié)調發(fā)展、綠色制造、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等重要關鍵詞。這些都包含著日本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克服過,或者現(xiàn)在依然著手處理的課題。“十三五”規(guī)劃指明了中國今后的方向。日本若能加強學習,必能從中找到今后合作的具體項目、目標的“種子”。其他諸如中國正快速演變?yōu)樯僮踊?、老齡化社會等,日中可以一同合作解決的課題不勝枚舉。要言之,只要懷著保持正常、良好日中關系的意愿,拿出具體的設想,那么日中關系的發(fā)展指日可待,雙方必能互利共贏。對于長期苦于經(jīng)濟增長停滯的日本而言,積極尋找具體的項目、目標,提出與中國攜手合作的方案,將有助于日本找到一條擺脫長年經(jīng)濟困境的活路。“一帶一路”上,遍布著充滿可能性的金燦燦的“種子”。對于日本而言,“一帶一路”既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同時也是一個可以寄托夢想與希望的構想。(本文譯者為人民中國雜志社駐東京支局記者)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朋友圈”越來越大,好朋友越來越多。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始終忽遠忽近地游離在“朋友圈”外?!耙粠б宦贰睂τ谌毡?,對于世界意味著什么?有人說,這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有人說,“一帶一路”是看上去很美的“空架子”。日本資深媒體人、原NHK主播、多摩大學情報學部客座教授木村知義,從世界歷史轉換大潮的角度,有力地回應了這些質疑。在他看來,“一帶一路”上,遍布著充滿可能性的金燦燦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