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萍??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應用,如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中獲得樂趣,并提升各方面能力。我以高三年級第一輪專題復習《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為例來詮釋。
關鍵詞:地理;小組;合作學習
一、 本課題提出的思路
第一輪總復習了,有必要將學生掌握得并不太好的內容綜合復習一下,特在必修1第二章大氣復習完后設計了本課題《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本課知識點涉及坐標圖的閱讀技巧、關聯(lián)圖的閱讀、等值線圖的判讀、氣候類型圖的判讀等。要上好本節(jié)課必須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不但容量大,而且效果好;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這樣三管齊下更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環(huán)境,化解難點、詮釋重點,促進學生在學習合作中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二、 教學目標的確定
1. 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不能單純地用講授式教學方法,而應以學生為主體,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學模式。所以這節(jié)專題復習課,必須讓學生起“主體” 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教師就起“導”的作用,并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形成方法。以通過練習、總結歸納、及時鞏固、加深印象等環(huán)節(jié)來不斷強化,形成學習定式。這樣,以學生為主體,按照“直觀感知—討論探究—思辯論證”的認識過程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是首選,它最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
2.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讀圖、判圖和解圖。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是高中地理必修1中難度較大的部分,也是每次考試必有的內容;會考大綱中要求學生能判讀氣候類型圖,更是高考的主要類型圖。因此,我將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的判讀定為本課的重點。
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主要體現(xiàn)了不同地區(qū)的氣溫、降水及相關的氣候要素,據此可判斷氣候類型及氣候的特征、分析氣候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我在課前給出一個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并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完成“直觀感知”和“討論”環(huán)節(jié),再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在這個過程中完成“思辯論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終得出地理原理。
3.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第一輪“氣候類型”的復習已經對識讀氣候圖有一定基礎,但仍然缺乏對地理圖表的感性認識。此外,學生主動遷移和重組整合知識的能力較弱,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和教學情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導并幫助學生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
4. 探究活動
(1)課前準備
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分組搜集相關的氣候資料圖表類型,如點狀圖、折線圖、柱狀圖等二維坐標圖和三維坐標圖,將這些圖片制作成幻燈片,各組派代表準備在課堂上做介紹。
通過以上活動可以拓寬學生的地理知識面,提高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并為參與教學準備了豐富的素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到了地理學科的使用價值。也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形象感知與意境的體驗上為本節(jié)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一個探究的情境,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堂角色扮演,進行合理分組探究。我任教的這一班有54人,我以每組4-6人把全班分成12組,同時為了讓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需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進行合理分組,好中差學生按一定比例進行分組。6人中兩名學生是地理成績較好,兩名是地理基礎較差,兩名是成績中等生,確保每組都有好生。每一組選出一位組長和一位記錄員,這樣可以讓好生帶動差生進行合作學習,不同組的平均學習成績要盡可能相差到最小,各組在人員性格性別等方面力求保持一致性,即達到組間同質。教師上課時就給學生拋出一個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并讓學生完成小組合作學習1的6個題目。這12組學生通過討論并完成這6道題目后,老師先讓他們上臺回答并講解。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糾正并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這個階段小組合作的主要內容——本課的第一個重點知識點即:一、 氣候類型的判讀步驟。讓學生明確體會判讀氣候圖時如何遵循以下三個步驟:以形定位、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地理原理。接著教師又著重設計5個氣候圖表題目讓學生完成第二階段的小組合作討論,同樣以練習、總結歸納、及時鞏固、加深印象等環(huán)節(jié)教會學生學會歸納總結本課重點。二、 氣候差異主要影響因素的判斷方法。兩個階段的小組合作都讓學生按照“直觀感知—討論探究—思辯論證”的認識過程展開,此教學活動的設計將學生的探究行為與所授知識密切結合,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課堂表現(xiàn)的機會。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讀圖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做了主人并收獲了知識,形成了學習方法。
(3)活動探究、鞏固知識
教師最后布置一題以闡述相關氣候地理原理的高考題作為活動探究的內容,充分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上升到另一個層面,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精華所在。也充分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內外的延伸,并確保收到最佳的效果。這就是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教學的體現(xiàn)。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中,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達到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整個課堂就像在知識迷宮的游戲中進行,充分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值得提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