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安春??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生生評價已經(jīng)成為當下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師應該糾正現(xiàn)在課堂上生生評價的不良傾向,努力走出評價時的誤區(qū),使課堂中的生生評價為語文教學服務,讓學生在評價中找回自信,學到方法。本文就將從誤區(qū)和導向方面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生生評價;重要意義;評價誤區(qū);評價導向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改變原來單一的評價模式,不僅要加強師生之間的評價,也要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努力構建一種教師評價促學生成長,學生評價促自身發(fā)展的良好局面。同時,我們一直強調在學習過程中要以生為本,而生生評價恰恰能體現(xiàn)出這個理念,因為學生在互相評價中,能夠積極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努力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來對同學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語言得到鍛煉。而且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為了能夠評價地更加到位,一定會專心聽講,課堂紀律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課堂氣氛也會活躍起來。
為了讓生生評價的模式不走形式,更加有效地為語文課堂及學生成長服務,筆者關注了課堂中的生生評價的弊端,例如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弊端,參與評價的對象有些單一,或者花費時間過長,內(nèi)容有些空洞,缺乏實質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改變以上幾點不足,努力扭轉評價的不良局面,使學生在學會評價的過程中,學會贊美他人,培養(yǎng)自信,學到學習的真正方法。
一、 從挑剔毛病,到學會贊美
在聽一節(jié)語文課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現(xiàn)象,當由小組選派成員來匯報詞語時,以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的《祁黃羊》為例,一個小組由自己成員站起來匯報,分別匯報了一類詞語:霸主,征伐,推薦,號召,慎重,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親,晉悼公;二類詞語:姓祁,驚訝,中軍尉,姓解;難讀的詞語:駕馭,欽佩。
教師提問:同學們,他們這個小組匯報得怎么樣啊,誰來說一說?
生1:老師,他們小組匯報的詞語沒有讀流利,結結巴巴的。
生2:他們小組中匯報的聲音太小,都聽不清楚。
生3:他們有讀錯字的情況。
……
匯報的時候都是缺點和問題,都是挑剔別的同學的毛病,絲毫沒有亮點可言,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同學在評價別人時,確實聽講很認真,評價比較積極,也很全面,可是這種都是批評的評價卻容易挫傷了發(fā)言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傷。因此教師要在學生評價的時候,認真加以指導,尤其是要告訴學生以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更關鍵的是要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長處,然后指出不足之處,力求幫助同學們改正。例如可以告訴學生:剛才匯報的同學聲音很響亮,發(fā)言很清晰,讓我們都能明確地聽到。如果能夠把書讀得再順暢些,將更好!這樣的評價,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勇敢發(fā)言,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促使同學們在思想上發(fā)生變化,回歸正確的評價道路,形成良好的評價體系。
二、 從參與太少,到全面開花
在有些語文課堂上,尤其是在公開課的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同學們評價的過程非常順利,如行云流水般,點評可謂非常到位,好多的評價都可以用精彩紛呈來評價。當我們來看看參加點評的學生,他們基本都是班級中比較優(yōu)秀的同學,而且教師叫這些同學回答問題的頻率非常高,評價的權利基本就掌握在了少數(shù)同學的手里,而班級中的中等生,尤其是后進生,成為了班級中評價時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為什么會出現(xiàn)評價只注重優(yōu)等生,而忽略后進生的現(xiàn)象呢?分析其原因,首先,優(yōu)秀的學生思維能力比較活躍,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很強,課堂上能夠發(fā)言出彩,給課堂注入活力,所以教師更加愿意讓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參與進來,把課堂的舞臺留給這部分學生來表演。其次,對于中等生尤其是后進生來說,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自己本身成績比別人差,就不好意思去評價別人。其實,語文教師應該抓住評價這一有效途徑,使其成為讓后進生努力進取的渠道。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鳥語》一課時,我便指導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分別從正確、流利、有感情三個方面來入手進行評價。朗讀有感情對后進生來說有些難度,我們不妨從正確、流利兩個方面著手,當后進生愿意加入到課堂中,教師就應該及時鼓勵,肯定他們,當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表演舞臺,學生學習的參與性會越高,自信心會自然增強了??梢哉f,語文課堂上的評價,應該是全員參與的評價。
三、 從費時太多,到合理安排
每一個人眼睛中看到的現(xiàn)象,所做出的判斷是不同的,就如每一個讀者在心中都會有不同的衡量。所以當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角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有時就導致了課堂上的評價特別多,未免顯得啰嗦,占用了過多的時間,這樣就浪費了上課時寶貴的機會。
要想改觀這種現(xiàn)象,在課堂上,語文教師應該注意在學生發(fā)言恰到好處的時候,及時停止,保護學生發(fā)言積極性,而不至于讓學生信馬由韁,任意而為。要記?。赫n堂的主旋律應該是教師授課,學生作為主體地位,來參與課堂學習,所以不能喧賓奪主,以評價占用過多的時間,即課堂的評價要適時和適量。
四、 從內(nèi)容空洞,到一語中的
在口語交際評價時,以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討論班級公約》為例,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了制定公約的規(guī)則之后,我們請小組之間展開討論,然后請同學們上臺匯報自己小組的討論成果。當發(fā)言的同學針對班級中的學習、紀律、衛(wèi)生等方面分別制定出相關條例之后,我們請其他同學來展開評價。大部分的同學都從同學發(fā)言是不是響亮,說話是不是連貫入手,這樣的評價放到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行得通的,卻缺乏應有的針對性,沒有針對公約制定的范圍、合理性以及遵守的規(guī)則等方面入手來展開發(fā)言。
所以,針對這種評價缺乏具體性的現(xiàn)象,我們應該交給學生正確的評價方法,即在評價時要針對學生的表達內(nèi)容是否合理、表達方式是否全面來展開評價,以做到一語中的,命中目標,具體而又準確。
五、 結語
針對以上所述情況,應該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評價能力的指導,以此使學生能夠互相取長補短,互相借鑒,共同進步,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張翠霞.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評價[J].新課堂(教育教學研究),2009,5.
[2]孫福林.巧用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J].小學語文教學,2010,12.
[3]吳小雙.對語文課堂教學中學會評價的探討[J].小學生學習之友,20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