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加
宋代經(jīng)濟發(fā)達,而且推崇“士大夫治天下”的文官制度,這使得宋代的假期非常充裕,官員們的公假、私假加起來有120天之多,而且,宋代對于休閑娛樂非常重視,由此衍生的假日休閑活動也是如火如荼。
宋代假期超120天
宋代不僅重視文人墨客的考選,也重視他們的待遇和假日訴求。到了宋代中期,經(jīng)過幾次漲工資,官員們的待遇大幅提升。而且宋代的假期也非常充裕,公假包括節(jié)假、旬假、國忌假、外官上任假、朝假等;私假有婚嫁假、喪假、病假、探親假、私祭假等。元日、冬至、寒食三節(jié)各放假7天,夏至、端午各放假3天和1天,就連皇帝的生日都放假。宋代官員們?nèi)昙倨诎ㄑ伲^了120天。這么多的假期,也給了本來生活待遇優(yōu)厚的士大夫們更多的休閑時光。
另外,宋朝還規(guī)定,官員可在70歲后退休并享有一定的照顧,于是許多官員往往提前一段時間向朝廷提出致仕(即退休)要求。致仕后的士大夫們有了更多的閑暇從事休閑活動。
朝廷對休閑活動加以鼓勵
宋朝對士大夫的休閑活動非但不干涉,還加以鼓勵,給予時間和待遇,其實也有讓他們寄情山水,不對王權統(tǒng)治構成威脅的意思,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使得宋代士大夫的休閑之風長盛不衰。
再加上宋代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市民生活繁榮,也給宋人的休閑提供了很好的場地。當時,宋代最發(fā)達的城市汴京(今開封)、洛陽、臨安(今杭州)等,都有茶樓酒肆、勾欄瓦肆以及各類園林休閑場所,供各階層的民眾休閑娛樂。在《東京夢華錄》中隨處可見對當時遍布城市的酒樓茶肆的記載:“大抵諸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聞如此。州東宋門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宣城樓、藥張四店……”
宋代的一些城市還建有園林,這些城市園林主要分為皇家園林、公共園林和私家園林三類?;始覉@林主要是指瓊林苑、宣春苑、玉津園、瑞盛園等,主要面向皇帝和宗室開放,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在特定時間也對普通官員開放。公共園林則向全社會各階層開放,著名的有汴京金明池、臨安西湖等。汴京城私家園林數(shù)量眾多,遍及城內(nèi)外。有的私家園林在某些時候也對外開放,在《夢粱錄》中就提到“內(nèi)侍蔣苑使住宅側筑一圃……每歲春月,放人游玩”,這樣就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休閑空間。
在琴棋書畫中體會悠閑心情
宋代士大夫的休閑活動,還體現(xiàn)在琴棋書畫的藝術享受中。
在宋代,會彈琴的仕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范仲淹和歐陽修二人,他們不僅喜好彈琴,還提出了自己的彈琴理念。陸游《老學庵記》載,范仲淹喜彈琴,可是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時人謂之“范履霜”;歐陽修也喜好彈琴,尤其喜歡彈奏《流水》,他在自己的《三琴記》中說:“余自少不喜鄭衛(wèi),獨愛琴聲,尤愛《小流水》曲。平生患難,南北奔馳,琴曲率皆費忘,獨《流水》一曲夢寢不忘……
書法繪畫一直是宋代文人們鐘愛的休閑方式,兩宋時期,上至帝王下至普通百姓,都對書畫喜愛有加。因此,兩宋時期,書法名家輩出,北宋有“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書法四大家,南宋的陸游、朱熹、范成大、張孝祥被稱為“中興書法四大家”。
當然,最令士大夫們熟悉的還是讀書、品茗以及收藏等休閑方式。在學而優(yōu)則仕的時代,文人墨客靠著讀書科舉成就自己的事業(yè),而在業(yè)余時間,讀書也成為一種風尚。據(jù)《宋史》載,宋代仕宦中,好讀書的極多,曾任戶部尚書員外郎的胡旦,“喜讀書,既喪明,猶令人誦經(jīng)史,隱幾聽之不少輟”。曾任宋太常博士的洪興祖“好古博學,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
另外,對于書畫、青銅古玩的收藏,也是宋代士大夫們的休閑愛好。他們通過收藏觀摩書畫金石青銅古玩,或在古物中作歷史探幽,追慕古之賢人,或從中模仿學習書畫藝術,在書畫古玩中體會悠閑心情,從而得到假日樂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