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勇
女德班又冒了頭,在講究男女平等的今天,宣講“罵不還口、揍不還手”“女子點外賣不刷碗就是不守婦道”,鐵定會遭到輿論一致的批評。這些說法,已經不僅是男性中心主義,更將女性矮化到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尊嚴。
那些借“傳統(tǒng)”兩字背書的女德班講師,不妨想一想《詩經》首篇《關雎》。在中國古典世界里,美好的女性形象是儀表心靈皆美的“窈窕淑女”,男性的正確態(tài)度應該是“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兑捉洝反黻栃云犯竦那允恰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代表陰性品格的坤卦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但在宋明理學里,物物一太極,人人一太極,沒有說只有男人才是“太極”。男人女人,都應該具有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這兩種品格,只是各自的側重會視具體情況有所不同而已。1914年梁啟超以《君子》為題的清華演講中提到這八個字,清華大學后來將之作為校訓,顯然不是僅僅針對男生,對女生也是一視同仁。
但這種一視同仁,不是要將女子當成男子來培養(yǎng)。男女平等,不是男女在各個方面都完全同等。生而為人,應該都享有基本人格的平等,這是男女之間最大的相同。但男女之間的不同,首先也是自然的?!安恍⒂腥?,無后為大”正在變成一種偏向私人的倫理選擇,不婚主義或丁克主義也是同樣的私人選擇,但至少到目前為止,科技還沒有發(fā)展到讓男人也能生孩子的地步。同樣的,“女漢子”部分展現(xiàn)女性中“天行健”的這一面,但通過讓女性跟男性比力量來證明男女平等,也不是一種好的女性主義。
特別主張人人生來自由而平等的啟蒙思想家盧梭,曾在《愛彌兒》一書中指責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取消了家庭,又要女性與男性從事相同的運動,結果卻不知道如何安置女性,只好將女人改造成男人,“如果在婦女們的身上去培養(yǎng)男人的品質,而不去培養(yǎng)她們本來應該具備的品質,這顯然是在害她們”。在嬰幼兒階段,母親也比父親更善于養(yǎng)育。
女性與男性人格上的平等、權利上的平等及法律上的平等是理應倡導的,也是必須達成的,但這并不意味取消抹殺男女在自然屬性及其所影響的職業(yè)偏好上的差別。很多繁重且有一定危險性的職業(yè)從事者幾乎都是男性,譬如礦工,這不構成男性對女性的歧視(因為男性并沒有排斥女性進入這個職業(yè)),女性不喜歡這個職業(yè)也不構成女性對男性的歧視。
恰如“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公民”是對一位現(xiàn)代男性的主流要求,“做一個好女兒、好妻子、好公民”也仍然是對一位現(xiàn)代女性的主流要求。
歌德在《浮士德》中說:“永恒之女性,引導我們上升?!痹凇兜赖陆洝防铮砼粤α康摹八笔侵粮咧赖南笳?。男女盡管有別,但并沒有高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