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清蓮, 季燕妮, 任月如
(江蘇省宜興市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nèi)科, 江蘇 宜興, 214200)
臨床藥學
倍他樂克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
杜清蓮, 季燕妮, 任月如
(江蘇省宜興市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nèi)科, 江蘇 宜興, 214200)
倍他樂克; 曲美他嗪;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等心血管疾病最終有可能引起慢性心力衰竭(CHF), 成為其最主要的終點事件和死亡原因,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2]。CHF的常規(guī)治療方案如利尿、強心及擴血管等已經(jīng)較為成熟,但其缺乏對患者心肌細胞的保護,不利于CHF遠期預后和生存率[3-4]。倍他樂克是治療CHF的一線藥物,曲美他嗪是一種全新的藥物,能夠調(diào)控心肌細胞的代謝。本研究采用倍他樂克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心內(nèi)科治療的CHF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CHF診斷標準[5], 按照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制定的心功能受損的分級標準[6]為3~4級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研究樣本隨機分成2組。觀察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42~81歲,平均年齡(53.6±10.7)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9±3.4)年; 其中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18例, Ⅳ級32例; 病因為高血壓合并(或)冠心病30例,擴張性心臟病11例,風濕性心臟瓣膜病9例。對照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40~82歲,平均(54.1±11.3)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7.3±3.8)年; 其中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19例, Ⅳ級31例; 病因為高血壓合并(或)冠心病31例,擴張性心臟病10例,風濕性心臟瓣膜病9例。
排除標準: ① 對倍他樂克或曲美他嗪存在嚴重過敏史的藥物; ② 在治療前1周內(nèi)服用過抗心衰藥物的患者; ③患有心動過緩、變異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④ 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患者; ⑤ 患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等嚴重疾病的患者; ⑥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⑦ 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婦女; ⑧ 存在精神障礙的患者。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的利尿劑、洋地黃、血管擴張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等治療。2組均使用倍他樂克: 酒石酸美托洛爾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2)或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50044), 觀察組聯(lián)合曲美他嗪(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465)治療,其中倍他樂克均由小劑量開始,增大至患者最大耐受量。曲美他嗪為20 mg/次, 3次/d。2組療程均為6個月。
測定并記錄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以及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的變化情況。療效評價按照NYHA心功能分級程度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或者百分比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2.00%(46/50)和82.00%(41/50),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顯效率為42.00%(21/50),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2.00%(16/50)(P<0.05)。
2.2 2組患者心率、收縮壓及舒張壓變化比較
治療前, 2組患者心率、收縮壓及舒張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2組患者的心率、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顯著下降(P<0.05), 且治療后觀察組的心率、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率、收縮壓及舒張壓變化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 *P<0.05; 與對照組相比, #P<0.05。
2.3 2組患者LVEDD、LVESD和LVEF指標比較
2組患者的LVEDD和LVESD在治療后均顯著下降(P<0.05), LVEF在治療后均顯著提升(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LVEDD和LVES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LVEF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LVEDD、LVESD和LVEF指標變化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 *P<0.05; 與對照組相比, #P<0.05。
2.4 不良反應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00%(3/50), 包括心動過緩2例,惡心嘔吐1例;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 為1例腹痛。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經(jīng)過休息或?qū)ΠY治療后均無大礙。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心臟結(jié)構(gòu)或功能性疾病引起的一種復雜的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氣促、呼吸困難、心律失常、血壓變異改變,致死率高[7-8]。目前尚無徹底治愈CHF的藥物與方案,僅以緩解CHF癥狀、改善預后、提高生活質(zhì)量和生存率等為治療目標,如應用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以及強心藥物等[9-11]。這些基礎治療雖然較成熟,能夠短期內(nèi)改善心衰癥狀,但長期使用反而會增加心臟負擔,降低生存率。
倍他樂克是一種β受體阻滯劑,在治療CHF中有效作用已經(jīng)得到廣泛認可[12-13], 交感神經(jīng)長期激活是導致心功能下降惡性循環(huá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β1受體密度下調(diào)和功能受損,對兒茶酚胺敏感度下降, β受體阻滯劑可恢復β1受體的功能,并使之上調(diào),從而改善心功能,提高LVEF, 還能延緩和逆轉(zhuǎn)心肌重構(gòu)。曲美他嗪是一種新型的代謝治療CHF的藥物,可以優(yōu)化心肌細胞代謝能力,具有保護心肌細胞和抗局部缺血作用的特性,研究[14-15]表明其治療CHF效果顯著,能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研究[16]表明心率升高是CHF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減緩心率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本研究采用倍他樂克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的觀察組能夠顯著降低心率、收縮壓和舒張壓(P<0.05), 證實二藥聯(lián)用能明顯減緩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保護心肌細胞。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與顯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并且觀察組患者的LVEDD和LVESD下降程度與LVEF提升程度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 表明倍他樂克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用藥能起到協(xié)同作用,通過改善左室舒張功能、改善心肌缺氧、保護心肌細胞等多種途徑來提高CHF的治療效果。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 聯(lián)合用藥方式相對較為安全。
[1] 王佳濤. 慢性心力衰竭并貧血患者鐵調(diào)節(jié)素、血清轉(zhuǎn)鐵蛋白受體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的水平及意義[J]. 貴州醫(yī)藥, 2016, 40(5): 480-481.
[2] 周盼盼.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紅蛋白水平與心腎功能的關(guān)系[D]. 鄭州大學, 2012.
[3] 王翔. 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及治療新進展[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5, 29(1): 10-12.
[4] 廖華, 郭小梅. 慢性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新進展[J].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11, 32(1): 94-97.
[5]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 35(12): 1076-1095.
[6] Bennett J A, Riegel B, Bittner V, et 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NYHA classes for measuring research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disease [J]. Heart & Lung th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2002, 31(4): 262-270.
[7] 黎曉蘭, 楊波.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電圖變化的臨床研究[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1): 135-137.
[8] 李紅兒, 茹融融. 動態(tài)心電圖分析系統(tǒng)聯(lián)合彩色超聲心動圖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研究[J]. 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 2014, 26(10): 1292-1294.
[9] Ponikowski P, Voors A A, Anker S D, et al. 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Developed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HFA) of the ESC[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6, 37(27): 2129-2200.
[10] 黎勵文, 李明敏.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進展[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8(7): 673-675.
[11] 吳忠. 慢性心力衰竭診治療進展[J]. 海南醫(yī)學, 2011, 22(03): 20-24.
[12] 鹿欽國, 高濤, 杜萍萍, 等. 倍他樂克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及血清 IL-12與BNP 水平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4, 18(13): 10-12.
[13] 鄧憲勇. 前列地爾聯(lián)合倍他樂克治療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急性發(fā)作期的療效觀察及其對血清腦利鈉肽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18): 146-148.
[14] 孔倩文. 曲美他嗪對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級及左室射血分數(shù)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6, 13(26): 148-151.
[15] Ke Y, Xu D, Li M, et al. Effects of bisoprolol in combination with trimetazidine o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nd concomita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16, 32(5): 1208-1212.
[16] 李小鷹. 2010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療進展[J].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1, 26(2): 81-83.
2017-06-09
R 541.6
A
1672-2353(2017)21-147-02
10.7619/jcmp.20172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