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素材
伏爾泰的禮物 韓勇軍
伏爾泰創(chuàng)作的悲劇《查伊爾》公演后,受到了觀眾很高的評價。但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伏爾泰對劇作并不滿意,認為劇中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和故事情節(jié)的描寫,還有不足之處。因此,他拿起筆來一次又一次地修改,直到自己滿意了才罷休。為此,伏爾泰還惹出了一場風波。
經(jīng)伏爾泰的精心修改,劇本比原來更好了,但演員們卻厭煩了,因為他每修改一次,演員們就要重新排練一次,這要讓他們花費更多精力。為此,主演杜孚林氣得拒絕和伏爾泰見面,不愿意接受他修改后的劇本。這可把伏爾泰為難壞了,他不得不親自上門把稿子塞進杜孚林住所的信箱里。然而,杜孚林還是不愿看他的修改稿。
一天,伏爾泰得到一個消息:杜孚林要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友人。于是,他買了一個大餡餅和12只山鶉作為禮物,請人送到杜孚林的宴席上。杜孚林高興地收下了。在朋友們熱烈的掌聲中,杜孚林叫人把禮物端到餐桌上,當他把禮盒打開時,所有的客人都大吃一驚,原來禮盒里除了禮物外還塞滿了紙。杜孚林將紙展開一看,原來是伏爾泰修改后的稿子。
后來杜孚林責備伏爾泰:“你為什么要這樣做?”伏爾泰說:“老兄,沒有辦法,不做到最好,我的飯碗就要砸了?!?/p>
素材延伸
吳冠中焚畫 姚秦川
吳冠中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油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對作品精益求精,在畫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和許多人一樣,吳冠中在學畫之初只是一味地崇拜和模仿名人作品,沒有自己的主見。后來他開始進行反思,如果想在繪畫上取得成績,就必須創(chuàng)作出真正屬于自己的作品。而對于不滿意的作品,他更是毫不猶豫地撕掉。
一次,吳冠中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創(chuàng)作了一組井岡山風景畫。一些同行在觀看了那些作品后,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不過,對于一貫追求完美的吳冠中來說,他并沒有被贊美聲迷惑頭腦,依然從作品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小瑕疵。
隨后,吳冠中連續(xù)幾天將自己關在畫室里,對作品進行精心修改。然而,在經(jīng)過多次修改后,他依然對畫作感到非常不滿意,便一把火將那組風景畫全部燒掉了。
此后,分別在1966年和1991年,吳冠中又兩次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幾百幅畫作全部燒毀。當時,作為中國的頂級畫家,吳冠中的作品在拍賣行的價格已經(jīng)十分昂貴,大家在惋惜的同時,也對他的行為感到不解。
對此,吳冠中平靜地解釋道:“我只想保留讓未來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完美畫作。我之所以將那些有瑕疵的畫作燒掉,就是為了避免它們以后被人當作‘名畫,我要做對得起良心的事情?!?/p>
素材運用
請根據(jù)以下開頭,對本頁中的素材進行改編運用。
大師之所以為大師,就在于在他們的心目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因為擁有這種執(zhí)著的精神,他們才創(chuàng)作出了那些流芳百世的經(jīng)典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