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dāng)我站到高高的橋欄上之后,卻真的害怕起來,尤其是低頭看橋下的流水時,只覺得頭暈?zāi)垦!T谶@之前,我從未從超過一米以上的高度跳下水,現(xiàn)在一下子要從七八米高的地方跳入水中,而且沒有任何準(zhǔn)備和訓(xùn)練,真是有點冒險。如果“插蠟燭”,保持直立的姿勢跳下去,危險性要小些,但肯定會被人取笑。頭先落水呢,一點把握也沒有……我猶豫了幾秒鐘。在聽到背后圍觀者的議論時,我一下子鼓起勇氣:頭先落水!我眼睛一閉,跳了下去。但結(jié)果非常糟糕,因為太緊張,落水時身體蜷曲著,背部被水面又狠又悶地拍了一下,幾乎失去知覺。掙扎著游上岸時,發(fā)現(xiàn)背脊上紅紅的一大片。不過,這極不瀟灑的一跳,卻使我懂得了怎樣才能使身體保持平衡。
(節(jié)選自趙麗宏《童年笨事》,題目為編者加)
寫法點撥
這段話的精彩之處在于真實生動的心理活動描寫。當(dāng)站在橋欄上時,“我”“真的害怕起來”,“只覺得頭暈?zāi)垦!?。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此時的確令人膽戰(zhàn)心驚。既然站在上面了,就要跳下去,可是該怎么個跳法呢?作者接著想,該“插蠟燭”,還是……“如果‘插蠟燭,保持直立的姿勢跳下去,危險性要小些,但肯定會被人取笑。頭先落水呢,一點把握也沒有……”既怕危險,又怕人家笑話,這是多么真實的心理啊,符合孩子的天性。最后在別人的議論聲中“頭先落水”,這表現(xiàn)了“我”爭強好勝的天性。作者用恰當(dāng)?shù)男睦砻鑼?,再現(xiàn)了跳水前一剎那自己內(nèi)心的矛盾和掙扎,引起了讀者的共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