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
很多人慕名來到馮大榮老師的心理咨詢中心,有的是因為學習或工作壓力大,有的則是性格自卑,有的是因為社交或目光恐懼,有的則因為遲遲找不到另一半,當然還有抑郁和焦慮的群體……讓人奇怪的是,這里的咨費標準并不低,求助者依舊絡繹不絕,馮大榮的咨詢方法到底有著怎樣的秘密?我啟程重慶,決定自己親身體驗一次。
來到中心,只見有的學員在閉目冥想“真實的自己”,有的學員在大聲念“我愛我自己”,有的學員則默默地凈化“我看到的都是我內(nèi)心的障礙”,還有的同學則靜靜地在那里禪坐……
顯然,求助者的練習內(nèi)容似乎與他們想解決的問題沒有關(guān)系,一個學習壓力大的同學在練習“成績差我就接受差”,一個沒有找著對象的大齡青年在練習“一輩子不結(jié)婚說明不了什么”,一個想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的老板在練習“我做生意不是為了錢,我愿意真誠地服務大家”。我好奇地詢問他們的感受,他們竟然都表示覺得生活輕松了,生命充沛了。
學員們的回答讓我再次陷入到成功與快樂這個哲學命題,當成功被界定為與苦難是對孿生兄弟的時候,僅僅用“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來勉勵自己苦苦堅持實在顯得蒼白無力。但是不經(jīng)歷奮斗就輕言放棄對成功的追求,那帶給人生的一定是匱乏和空虛,即使在放棄中獲得了快樂,那也一定是貧瘠上的豐腴,處處映襯著生命的寡淡。這個命題似乎無解,為此我曾經(jīng)質(zhì)疑心理咨詢的作用。
依舊是馮老師替我解開這個命題:人生的痛苦不是因為奮斗本身帶來的。足球場上一個酷愛足球的小伙子在不斷地狂奔,他揮汗如雨,90分鐘下來,他雖然耗費了不少體力,但是他卻一邊喝著飲料一邊暢快淋漓地抒發(fā)內(nèi)心的快樂,可見人生所有的痛苦都是情緒作用的結(jié)果。一位高考落榜的考生,他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幾個月不出門,他其實什么也沒有干,失落的內(nèi)心卻把他弄得精疲力竭。世界上沒有懶人,所有的慵懶都是情緒作用的結(jié)果。一個有社交恐懼的人,看上去他很慵懶,其實是因為他內(nèi)心恐懼;一個什么也不想干的人,一定是他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失敗后的自我貶損,低落的情緒讓他再也無力做任何嘗試了。
一語點醒夢中人,自己多年不解的人生哲學在馮老師這里得到解答,猛然間發(fā)現(xiàn)馮老師咨詢的秘密也就在這里。原來成功和快樂并不矛盾,一旦人告別了所有的情緒,他就找回了真實的自己,他就可以同時擁有成功和快樂,他就自然能“得其名”“得其位”“得其祿”和“得其壽”,我嘗試用馮老師這樣的方法思考著,忽然覺得很多事都明晰了。要真正做到“我心光明”,一定要內(nèi)求,當內(nèi)心的念頭一發(fā)動,需要明察秋毫,所以真正的心理咨詢又是非常隱秘的。馮大榮老師之所以能夠幫助諸多學員在困頓之中找到自己,就是源于他十多年的刻苦修心的功夫,他對費而隱的掌握比一般人更加純熟。
我忽然懂得了學員們所說的那種感覺,像是背著所有情緒在生活的荒野里長途跋涉的人,一瞬間放下那些負擔,山高了,水長了,目光所至都變得開闊了,路的盡頭,正是那片豐饒充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