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
油潑面是一種很普通的面食制作方法,將手工制作的面條在開水中煮熟后撈在碗里,將蔥花碎、花椒粉、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面一起平鋪在面上,用燒得滾燙的菜油澆在調(diào)料上,頓時熱油沸騰,將花椒面、辣椒面燙熟而滿碗紅光,隨后調(diào)入適量醬油、香醋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臘汁肉、西紅柿雞蛋等搭配食用。
現(xiàn)今扯面的制法基本承襲舊法,和面時用鹽和堿面,以提高面團(tuán)的筋韌性能。如今扯面的形狀,有很多種。有拉拽寬厚如腰帶的大寬長面,俗稱“biangbiang面”。相傳古時隴東一窮秀才,要進(jìn)都城咸陽應(yīng)試,他又饑又渴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家面館,秀才不好直接討飯,便上前和店主搭訕,問店主怎么不掛招牌。店主說:“我這biangbiang面店其實早想掛個招牌,只是沒人能寫出來?!毙悴怕砸怀了迹阍诳谥心钅钣性~:“擔(dān)個擔(dān)擔(dān)走四方,八日才到都咸陽;你裂裂,他裂裂,當(dāng)中坐個言王爺;你長長,他長長,當(dāng)中是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岳飛出城揮一槍,槍頭卡在了墻頭上;坐個車車走四方?!闭f罷,一氣呵成,寫出了biangbiang面三個字的招牌,從此biangbiang面的名聲便傳開了。
戀上油潑面,是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城中村租住的那段日子,囊中羞澀的我盡量選擇吃面。二環(huán)邊城中村盡頭的小面館,店主是一對中年夫婦,每次在等面的時候,我總喜歡看男人扯面的過程。男人從面盆里拿出事先備好的面塊,用手壓扁搟成手掌大小的寬片,再用小搟杖橫壓兩道折,然后兩手拽住面的兩頭,平列起來用力扯。一邊扯一邊將面在案板上彈一下,啪啪有力。隨著悅耳響亮的聲音,那面條越來越長,越來越薄,也越來越亮,原本不到手掌長的面塊竟被扯成了近一米的面條。然后男人掐掉兩端較厚的面頭,將面按著搟杖壓的那兩道痕一撕,寬面條便成了三條較窄的面,而他又從中攔腰掐斷,隨手投入旁邊白浪翻滾的開水鍋。
鍋里的面條上下起伏著,那些豆芽、青菜等也加了進(jìn)去,男人將熟透的面分別盛到放著醬醋的碗里,再放上蔥、姜、蒜、十三香、雞精、鹽,最后再撒上一層厚厚的辣椒面。然后,將燒至八九成的熟油往上一潑,隨著刺啦一聲聲響,頓時滿碗紅光。那讓人口舌生津的辣椒香融和著各種調(diào)味的氣息迅速升騰彌漫開來。青花大海碗、色澤紅亮的油辣子、通透潔白的面條,再配上綠油油的青菜,看上去就讓人流口水。
扯好的面又長又薄,吃到嘴里既光滑又筋道,不坨不黏,并且非常入味。吃油潑面,絕對是一種享受。不用在乎餐桌的禮儀,吃得響,吃得大汗淋漓,吃得熱火朝天,才是對這碗面最高的贊美。這種吃法只有西北有,香辣之間,透著西北人豪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