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漾
寬容也是一種教育
□余 漾
紀伯倫曾說過:quot;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quot;寬容就是在別人和自己意見不一致時尊重他人的想法.
我所在的農(nóng)村學校里,有大量的留守兒童.由于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生活在單親家庭或者隔代親人家里,有的甚至不得不獨自生活,這樣就造成了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他們的情感要求常常無法得到親人及時關注.由于情感的缺失,許多留守兒童產(chǎn)生了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特征.諸多心理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對他們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甚至使其誤入歧途.我經(jīng)常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使他們很好地接受老師的批評,且不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呢?
有一次,我無意中讀到一則故事,講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和同學打架,便將其制止并叫到辦公室.當陶校長來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jīng)在那里等他了.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quot;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quot;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quot;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quot;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quot;據(jù)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quot;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quot;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quot;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顆糖:quot;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fā)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quot;
這個故事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意識到教育留守兒童也應該從學生的心理著手.首先要對他們有充分了解,知道他們的家庭背景、人際關系、性格特征、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等.留意每個學生的心理變化,對他們的違紀行為及時干預,正確引導,并進行心理輔導,給他們更多的心靈關懷.這就是我一直提倡的寬容式教育.
我的班上有一個留守學生,經(jīng)常上課不聽講,課后不寫作業(yè),還總是影響其他學生學習.不管老師如何教育他,他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慢慢地,很多老師都對他失去了信心,同學們更是對他避而遠之.我通過分析,從完善該生的性格著手,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優(yōu)點多給予他鼓勵.
早自習時,我找他談心,發(fā)現(xiàn)他對電腦有濃厚的興趣,于是就和他一起探討這方面的問題,平時遇到相關問題我還特意向他請教,他非常高興.在不斷的教育感化中,他慢慢發(fā)生了改變,開始主動與同學交往,學習也認真起來.看到他的改變,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俗話說:quot;仁者無敵.quot;其實質就是要寬容善待別人.作為一名班主任,如果能以寬容之心善待學生,不僅可以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現(xiàn)出教師的寬大胸懷,也必然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戴.而自尊心是人內(nèi)心深處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保護好它,就可以產(chǎn)生巨大的正能量.因此,我們應該以一顆包容之心不斷挖掘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在他們純潔的心靈里播種愛的種子.
(作者單位: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 周若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