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敏
(云南省普洱市中醫(yī)醫(yī)院產(chǎn)科 云南 普洱 665600)
對新生兒進行撫觸和穴位按摩的效果分析
鄭 敏
(云南省普洱市中醫(yī)醫(yī)院產(chǎn)科 云南 普洱 665600)
目的:探討對新生兒進行撫觸和穴位按摩的臨床效果。方法:抽選近期內(nèi)在云南省普洱市中醫(yī)醫(yī)院產(chǎn)科出生的848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雙色球隨機分組法將這848例新生兒分成參照組(402例)和穴位按摩撫觸組(446例)。在這兩組新生兒出生后,對參照組新生兒進行常規(guī)保健干預,在此基礎上,對穴位按摩撫觸組新生兒進行撫觸和穴位按摩,然后對比兩組新生兒出生后第2周和第4周時其身長、體重、頭圍、每天睡眠的時間和每天哭鬧的時間。結(jié)果:兩組新生兒出生后第2周時其身長、體重、頭圍、每天睡眠的時間和每天哭鬧的時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穴位按摩撫觸組新生兒出生后第4周時其身長、體重、頭圍、每天睡眠的時間和每天哭鬧的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新生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對新生兒進行撫觸和穴位按摩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促進其生長發(fā)育,提高其睡眠質(zhì)量。此保健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新生兒;撫觸;穴位按摩;臨床效果;保健方法;每天睡眠的時間
撫觸和穴位按摩均為臨床上常用的新生兒保健方法[1]。相關的臨床研究指出,對新生兒進行撫觸和穴位按摩可有效地促進其生長發(fā)育。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新生兒進行撫觸和穴位按摩的臨床效果,筆者抽選近期內(nèi)在云南省普洱市中醫(yī)醫(yī)院產(chǎn)科出生的848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在云南省普洱市中醫(yī)醫(yī)院產(chǎn)科出生的848例新生兒。采用雙色球隨機分組法將這848例新生兒分成參照組(402例)和穴位按摩撫觸組(446例)。穴位按摩撫觸組的446例新生兒中,有男263例,女183例。參照組的402例新生兒中,有男221例,女181例。兩組新生兒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 1)胎齡在37~42周之間的新生兒。2)出生體重在2500~4000g之間的新生兒。3)Apgar評分超過8分的新生兒。
1.3 保健方法 在這兩組新生兒出生后,對參照組新生兒進行常規(guī)保健干預,其中包括喂養(yǎng)指導、新生兒體檢、疫苗接種等。在此基礎上,對穴位按摩撫觸組新生兒進行撫觸和穴位按摩。進行撫觸和穴位按摩的具體方法是:1)采用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揉耳后高骨的方法對新生兒進行頭面部按摩。2)雙手分別從新生兒胸部外下方向其對側(cè)肩部推進,并在其胸部劃一個大的交叉(注意避開新生兒的乳頭)。然后,用揉法和推法對新生兒的膻中穴進行按摩。3)以新生兒的左下腹為起點,按照順時針方向?qū)ζ淠毑窟M行按摩,以促進其胎糞的排出,降低其黃疸指數(shù)。然后,用揉法對新生兒的勞宮穴、涌泉穴和足三里穴進行按摩。4)雙手沿新生兒脊柱的兩側(cè)自下而上地對其背部皮膚進行持續(xù)挾捏,并一邊捏一邊往前方推移,以刺激其背部的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jīng)。5)按揉新生兒的大椎穴、風府穴、腎俞穴、脾俞穴、胃俞穴、心俞穴和肝俞穴,每個穴位按揉10秒。6)在新生兒出生24h后,開始對其進行撫觸和穴位按摩,每天兩次,每次15~20min。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新生兒出生后第2周和第4周時其身長、體重、頭圍、每天睡眠的時間和每天哭鬧的時間。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新生兒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新生兒的身長、體重、頭圍、每天睡眠的時間和每天哭鬧的時間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新生兒各項生長發(fā)育指標的比較 在出生后第2周時,參照組新生兒的身長平均為(51.09±0.36)cm,其頭圍平均為(33.13±0.24)cm,其體重平均為(3.23±0.18)kg。穴位按摩撫觸組新生兒的身長平均為(52.31±0.61)cm,其頭圍平均為(33.18±0.39)cm,其體重平均為(3.29±0.32)kg。兩組新生兒出生后第2周時其身長、體重、頭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出生后第4周時,參照組新生兒的身長平均為(53.32±0.80)cm,其頭圍平均為(36.51±0.43)cm,其體重平均為(5.36±0.51)kg。穴位按摩撫觸組新生兒的身長平均為(55.14±1.01)cm,其頭圍平均為(37.25±0.62)cm,其體重平均為(5.64±0.72)kg。穴位按摩撫觸組新生兒出生后第4周時其身長、體重、頭圍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新生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jié)果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每天睡眠時間和哭鬧時間的比較 在出生后第2周時,參照組新生兒每天睡眠的時間平均為(19.07±1.08)h,其每天哭鬧的時間平均為(3.83±0.80)h。穴位按摩撫觸組新生兒每天睡眠的時間平均為(19.13±1.10)h,其每天哭鬧的時間平均為(3.72±0.77)h。兩組新生兒出生后第2周時其每天睡眠的時間和每天哭鬧的時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出生后第4周時,參照組新生兒每天睡眠的時間平均為(19.44±1.09)h,其每天哭鬧的時間平均為(3.26±0.76)h。穴位按摩撫觸組新生兒每天睡眠的時間平均為(20.05±1.12)h,其每天哭鬧的時間平均為(2.27±0.66)h。穴位按摩撫觸組新生兒出生后第4周時其每天睡眠的時間明顯長于參照組新生兒,其每天哭鬧的時間明顯短于參照組新生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jié)果見表2。
表1 兩組新生兒各項生長發(fā)育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新生兒各項生長發(fā)育指標的比較(±s)
組別例數(shù) 身長(cm) 頭圍(cm) 體重(kg)出生后第2周 出生后第4周 出生后第2周 出生后第4周 出生后第2周 出生后第4周參照組 402 51.09±0.36 53.32±0.80 33.13±0.24 36.51±0.43 3.23±0.18 5.36±0.51穴位按摩撫觸組 446 52.31±0.61 55.14±1.01 33.18±0.39 37.25±0.62 3.29±0.32 5.64±0.72
表2 兩組新生兒每天睡眠時間和哭鬧時間的比較(±s)
表2 兩組新生兒每天睡眠時間和哭鬧時間的比較(±s)
組別例數(shù) 每天睡眠的時間(h) 每天哭鬧的時間(h)出生后第2周 出生后第4周 出生后第2周 出生后第4周參照組 402 19.07±1.08 19.44±1.09 3.83±0.80 3.26±0.76穴位按摩撫觸組 446 19.13±1.10 20.05±1.12 3.72±0.77 2.27±0.66
撫觸和穴位按摩均為臨床上常用的新生兒保健方法。對新生兒進行撫觸,能夠有效地刺激其運動神經(jīng),促進其生長發(fā)育。有學者指出,用撫觸聯(lián)合穴位按摩對新生兒進行保健干預可使其陰陽調(diào)和、氣血通暢[3]。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兩組新生兒出生后第2周時其身長、體重、頭圍、每天睡眠的時間和每天哭鬧的時間相比差異不大。穴位按摩撫觸組新生兒出生后第4周時其身長、體重、頭圍、每天睡眠的時間和每天哭鬧的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新生兒。上述研究結(jié)果與張立[3]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新生兒進行撫觸和穴位按摩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促進其生長發(fā)育,提高其睡眠質(zhì)量。此保健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莫麗霞.撫觸結(jié)合穴位推拿對新生兒生長發(fā)育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5):375.
[2] 陳志燕.撫觸加穴位按摩對新生兒睡眠及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河南中醫(yī).2015,35(6):1460-1462.
[3] 張立.經(jīng)絡穴位撫觸護理新生兒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13,27(6):161.
R174
B
2095-7629-(2017)4-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