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子
鏡像
秦巴子
從這扇窗望出去
什么都看不見
不是一無所見
而是所見皆無
后來我跑出去
站在窗外朝里看
這次看得真切
我看見我自己
在玻璃上朝外看
我和我互相看見
像許多詩被寫出
既非常無趣
又毫無意義
龐華推薦語:一般而言,鏡像都來自他人之眼(巴赫有專文論述),但秦巴子非要來自自己之眼。他人之眼的我的鏡像能夠更多反映他人對我的觀察,而自我之眼的我的鏡像就不那么客觀了。我們來看看秦巴子眼中的自我。我望向窗外,所見等于無見——這是一個關鍵點;我從窗外看窗內(nèi)的自己,轉(zhuǎn)而十分真切;很明顯,里面看外面什么都沒看見,外面看里面,一清二楚;這個視角的轉(zhuǎn)換,有些意外;外面比里面厲害。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我的外面看我的里面,其實還是“他人之眼”。問題是結尾那三句:我不管里面看外面,還是外面看里面,均歸于無趣無意義。這不是一次生命自省是什么?就個人經(jīng)驗來說,不歷滄桑哪有如此扎實的人生感悟!本詩介于零下又零度的范疇,抒發(fā)無詩意的自我的無聊,卻又觸及到人性里面的欲望。無欲望的人性是沒有的。我對自我的欲望或者渴望、希望,引發(fā)了讀此詩的種種想象。老詩人秦巴子,總是能夠別出心裁,暗合詩有別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