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楊凱奇 攝影報道
每天清晨6點,張玲萍在房間里彌漫的微微臭味中醒來,給微信里的朋友們挨個問候之后,她打開房門,準備和員工一起做操。
張玲萍是東莞一家垃圾處理企業(yè)的老總,在笑金坑擁有一家垃圾處理廠。員工和朋友稱她“張總”或是“萍姐”?!捌冀恪庇X得,住在垃圾場旁邊,也是一種學(xué)習(xí)?!昂芏鄸|西你必須去切身感受才會知道?!?/p>
做完操,張玲萍坐上一輛舊皮卡,開始巡視她的“垃圾王國”。她仔細地嗅了嗅空氣,有些靦腆地對來訪者說:“平時沒什么味道的,今天是下了雨,垃圾腐爛變快了?!?/p>
常平鎮(zhèn)是東莞的制造業(yè)大鎮(zhèn),優(yōu)勢行業(yè)包括了電子信息、電氣機械、毛織、塑料制品業(yè)。旺盛的制造業(yè)一方面讓2016年地區(qū)總產(chǎn)值突破300億元人民幣,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大量的工業(yè)垃圾。找一處沒有人煙的山坳埋了,是多數(shù)垃圾的歸宿。同時,生活垃圾伴隨著人口的增長而增長,兩種垃圾混雜,給4年前初來乍到的張玲萍留下深刻印象。
“地下還有80米深。存量垃圾一共有100萬立方米。”張玲萍說。沿著垃圾堆成的小山丘向上爬,酸臭味越來越令人作嘔,仿佛滲透進了所有感官。到了“山頂”,酸臭又夾雜上糞便的氣味,嗜腐的蒼蠅結(jié)成軍陣,烏泱泱一片。如果在夏天,垃圾腐敗速度加快,惡臭更加強烈,腐敗產(chǎn)生的熱量還常令垃圾場周遭的氣溫達到四五十攝氏度。
張玲萍會親自動手撿垃圾,目的是“搞清楚這個垃圾場到底有多少種垃圾”,但她從來不戴特制口罩,對這種氣味早已習(xí)慣。頭幾次進入垃圾場,她的胳膊上都會長出一個毒瘡,如若不小心碰破了,整個胳膊都會起紅疹。然而,張玲萍的衣著和妝容保持著上海人的講究,并沒有因為跟垃圾場打交道而變糙,在工人們清一色藍色制服里很是顯眼。
“與垃圾為伍”之前,張玲萍從事過電子、服裝、地產(chǎn)、珠寶等生意,并在加拿大居住過一段時間。當時她的鄰居是北美一家大型垃圾處理商的管理者,鄰居勸她去干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理由是“西方的環(huán)境體系基本已經(jīng)成熟,但在東半球,還有很多垃圾和污染”。
1992年,她回到中國,第一站是考察北京通州的一個垃圾場。此后,她考察垃圾場的腳步遍布了大半個中國。笑金坑的垃圾處理廠是她26年心血的結(jié)晶?!澳憧催@條流動著的生產(chǎn)線,多美啊?!彼钢Z鳴作響的機器說道。傳送帶上,沉積十幾年的塑料袋、鞋子、牛仔褲,川流不息。
目前,笑金坑每天新增450噸生活垃圾,而這個處理廠每天能處理2000立方米的存量垃圾。張玲萍預(yù)計,兩年后笑金坑的所有存量垃圾將被清理干凈。她計劃到時候在這里繼續(xù)進行環(huán)境修復(fù),“把垃圾場變成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