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疆 石 鵬
(1 石河子市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0;2 石家莊市中醫(yī)院普通外科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烏司他丁治療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損傷的效果分析
劉麗疆1石 鵬2
(1 石河子市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0;2 石家莊市中醫(yī)院普通外科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目的:探討用烏司他丁治療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損傷的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1年6月~2016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我們將這100例患者分為常規(guī)組與實驗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我院對常規(guī)組患者進行抗感染、吸氧等治療,在此基礎上,用烏司他丁對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觀察對比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指標的含量、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的變化情況以及肺功能的恢復情況。結果:在治療結束72小時及7天后,實驗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指標的含量均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患者,其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小于常規(guī)組患者,其糾正休克時間、成功脫機的時間與肺水腫改善的時間均短于常規(guī)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無1例患者死亡。結論:用烏司他丁對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損傷患者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地改善其肺水腫的癥狀,保護其肺功能。
烏司他?。桓腥拘孕菘?;肺損傷;臨床效果
感染性休克又叫膿毒性休克。這是一種由膿毒癥引發(fā)全身性感染所導致的休克癥狀。該癥病情危急,可累及全身的各個系統(tǒng)及臟器。急性肺損傷是一種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急性并發(fā)癥,也是感染性休克患者常見的臨床并發(fā)癥。對于合并急性肺損傷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臨床上必須及時控制其肺損傷進展的速度,改善其肺部毛細血管受損的狀態(tài),以保護其肺功能,提高其救治的成功率[1]。近年來,我院用烏司他丁對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損傷患者進行治療,效果顯著?,F(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1年6月~2016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損傷患者。他們的病情均符合《中國膿毒癥休克指南》(2012版本)中關于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損傷的診斷標準[2]。我們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與實驗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在常規(guī)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5.16±16.25)歲。他們原發(fā)疾病為膽道感染的患者有8例,為腹腔感染的患者有22例,為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患者有7例,為肺部感染的患者有6例,為敗血癥的患者有7例。在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5.34±15.58)歲。他們的原發(fā)疾病為膽道感染的患者有7例,為腹腔感染的患者有23例,為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患者有6例,為肺部感染的患者有7例,為敗血癥的患者有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我院對常規(guī)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方法為: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用呼吸機改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對患者進行吸氧治療。糾正患者酸中毒的狀態(tài)與電解質紊亂的狀態(tài)??刂苹颊叩脑l(fā)?。簩ζ溥M行降血壓、調節(jié)血糖及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及時對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在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用烏司他丁對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烏司他?。ㄓ置炱章灏?,由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規(guī)格為5萬單位/支)的用法為:用微量注射泵將100萬單位烏司他丁為患者進行靜脈注射,每12h注射1次,連續(xù)用藥7d。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對比治療前及治療結束72h、7d后,兩組患者α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1β等炎癥因子指標的含量。用纖維支氣管鏡從患者支氣管肺泡的灌洗液中選取樣本,用酶標免疫吸附法(ELISA)對所選樣本中α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等炎癥因子指標的含量進行檢測。2)觀察對比治療前及治療結束72h、7d后,兩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的變化情況。3)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糾正休克的時間、成功脫機的時間以及肺水腫改善的時間,同時比較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與死亡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我們使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兩組患者α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1β等炎癥因子指標的含量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結束72h及7d后,實驗組患者α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1β等炎癥因子指標的含量均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治療前及治療結束72h、7d后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指標含量的比較
2.2 治療前,實驗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為(6.3±1.1),常規(guī)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為(6.9±1.3)。兩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為(3.1±0.8),常規(guī)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為(5.9±1.1)。實驗組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實驗組患者糾正休克的時間、成功脫機的時間以及肺水腫改善的時間均短于常規(guī)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無1例患者死亡。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糾正休克時間、成功脫機時間以及肺水腫改善時間的比較
肺損傷是發(fā)生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最常出現(xiàn)的肺內炎癥反應,也是導致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約60%以上的膿毒癥患者可出現(xiàn)急性肺毛細血管內皮損傷的癥狀,進而引發(fā)嚴重的肺內炎癥反應,使患者因嚴重的肺水腫而死亡。因此,臨床上在對感染性休克患者進行搶救時,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護其肺功能,以提高其搶救效果[3]。
烏司他丁是臨床上在搶救急性循環(huán)衰竭患者時常用的輔助藥物。研究發(fā)現(xiàn),該藥不僅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而且可以保護患者肺部的毛細血管,控制血管內的水分外漏,故具有良好的抑制肺水腫的作用[4]。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用烏司他丁進行治療的實驗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指標的含量、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均低于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常規(guī)組患者,其糾正休克的時間、成功脫機的時間以及肺水腫改善的時間均短于常規(guī)組患者。這一研究結果表明,用烏司他丁對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損傷患者進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其肺水腫的癥狀,增強其呼吸功能,達到保護其肺功能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研究中所選取樣本的數(shù)量有限,故關于大劑量使用烏司他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問題,還有待臨床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5]。
[1] 王東方.超大劑量烏司他丁在感染性休克中的應用[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25.
[2] 韓志強,韓明.白細胞濾器合用烏司他丁對大出血患者肺功能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1(10):1321-1325.
[3] 李健球,賴劍波,劉晨鳳,等.烏司他丁對膿毒性休克患者肺損傷防治作用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醫(yī)學,2011,8(01):41-44.
[4] 謝友華. 烏司他丁對感染性休克患者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江蘇醫(yī)藥,2015,9(02):184-185.
[5] 方志成,周昌娥,鄭翔.烏司他丁在感染性休克時的心肌保護作用[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2,11(01):73-76.
R459.7
B
2095-7629-(2017)2-0098-02
劉麗疆,男, 1972年出生,漢族,重癥監(jiān)護室主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