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媛媛
(湖南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淺談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付媛媛
(湖南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進步,微課已成為高職院校很多課程的教學手段之一.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具有靈活性、短小精悍等特點,對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主要探討了將微課引入到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方法,淺談了計算機基礎課程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微課設計;微課制作
近年來,微課成為了一個流行詞,在教學中微課的應用也漸漸廣泛起來,它對提高教學質(zhì)量、學生學習興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程,具有知識面廣、信息量大等特點,尤其是知識更新速度快,教師應不斷充實自己,更新知識體系,才能更好地適應教學.因此,針對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微課該如何設計與制作,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高職院校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教學目的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必備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具備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素養(yǎng),為其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為:①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對課程的重視度不夠.高職學生來自全國不同地方,因為教育地域性差異,學生對計算機的掌握能力層次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已具備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水平,有些學生卻是"零基礎",所以,在教學上很難同步,加大了教學難度;有些學生對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認識不足,認為就是打打字、上網(wǎng)和處理一些簡單辦公文件,從而抱著不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課程.②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能動性,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缺少有效互動.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課堂上用PPT闡述教學內(nèi)容,導致一部分學生并不能有效消化教學內(nèi)容,且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課后反饋不及時.③教師知識體系儲備不足,更新慢,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計算機課程更新速度很快,尤其是硬件方面的知識,每年都有新的變化,軟件更新也很快,所以,教師要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才能應對新的教學工作.
微課的概念主要來源于美國北愛荷華大學LeRoy A.Mc 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課程(Mc Grew,1993),我國對微課的研究時間始于2011年,但隨著對微課的研究不斷深化,微課成為學者和學校研究的焦點,它的實踐成效也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認可.胡鐵生老師認為,微課又稱為"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wǎng)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比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huán)節(jié)(比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微課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資源,對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有很大的幫助,有以下特點:①時間較短,5~10 min,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學習,并解決相關(guān)問題;②針對性強,重難點突出,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微課視頻有針對性地解決重難點問題,并加深鞏固相應知識點;③形式多樣,易于傳播,微課采用流媒體傳輸方式,加強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可以靈活地學習,并反饋給教師.
高職教育教學目標主要有2方面的重點:①既要掌握扎實的文化知識,又要有綜合的職業(yè)素質(zhì);②既要以崗位需求為中心,又要兼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微課為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式,將微課應用到教學中,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提升教學質(zhì)量.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特點是知識點多、操作性強,在教學中需要不斷引導學生通過操作練習來掌握知識點,因此,把微課加入到教學中,可以更好地服務教學,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根據(jù)高職學生的特點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特點,在選題方面,應遵循以下原則:①選題的實用性.可以選擇一個重要的知識點、一個具體操作、一個實例等,學生通過微課可以掌握核心知識點,體現(xiàn)課程的實用性.②選題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采取提問或故事引入主題,語言應精煉有趣,這樣容易吸引學生,提高學習興趣.③選題應通俗易懂,微課的時間較短,內(nèi)容要盡量可視化,讓學生快速了解知識點.
確定選題之后,需要準備具體的微課資料,根據(jù)選題寫出詳細教案,再根據(jù)教案制作出精美的PPT;根據(jù)教案和PPT寫出腳本,由于微課視頻的時間較短,因此要將文本內(nèi)容提煉在1 600字左右,腳本中應該體現(xiàn)導入、講解、重難點、互動、結(jié)尾這幾個部分,并做好時間分配.這些步驟非常重要,會讓教學語言更加精煉、教學思路更加清晰,同時,為后期的制作做好鋪墊.此外,還應根據(jù)腳本準備各種道具和素材,做好拍攝準備.
做好前期工作之后,就可以著手微課的設計工作.常見的微課設計模式有開門見山式、情景式、探究式等,但在實際微課設計中,不應拘泥于哪種模式,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共同設計.微課強調(diào)的是實用和便捷,能解決問題的微課都是成功的微課,所以,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來制作.針對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來制作微課:①錄屏.使用的工具有屏幕錄制軟件(比如Camtasia studio)和PPT.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用錄屏軟件可以同步錄制教師講解課程的畫面和講解,配合PPT課件演示,將每一步操作錄制成教學視頻,能更真實地體現(xiàn)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清楚地了解知識點和反復學習,后期還可以對錄制的教學視頻進行編輯和美化,這樣就可以完整地完成微課制作.②直接攝錄.需要用到較為專業(yè)的拍攝工具,比如攝像機、DV、攝像頭或智能手機,拍攝教師講課的全過程,收集相關(guān)素材.這種方式對后期編輯要求較高,需要用到專業(yè)的后期編輯軟件(比如Adobe Premiere、會聲會影)對視頻文件進行后期編輯,可以加上一些文字、背景音樂、精彩的片頭等.
近幾年,高職院校對微課的建設與開發(fā)越來越深入,微課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情景.微課的出現(xiàn)為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傳統(tǒng)教學方式帶來新的思考,它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課堂,可以作為教學方式的補充和資源拓展.對于教師而言,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研究,才能制作出好的微課,形成有效教學資源,更好地適應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工作;對于學生而言,微課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并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學習.總而言之,未來微課學習必將成為高職院校一種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04).
[2]劉丹.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程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shù),2016(05).
[3]劉世能.微課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shù),2013(04).
〔編輯:張思楠〕
G434
A
10.15913/j.cnki.kjycx.2017.22.109
2095-6835(2017)22-0109-02
湖南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科研課題"微課程在藝術(shù)職院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研究成果(編號:HY15040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