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璐,高 晶,李紅偉,金呈強,班 博
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寧 272029
以DOPS為工具的形成性評價在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 璐,高 晶,李紅偉,金呈強,班 博
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寧 272029
目的觀察臨床本科實習學生臨床技能教學中在終結性評價的基礎上采用形成性評價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結果的影響.方法2011級臨床本科實習學生4個班級,隨機抽取2個班為實驗組(110人),2010級臨床本科實習學生4個班級,隨機抽取2個班為對照組(81人).實驗組在進行每項臨床技能教學中均進行一次操作技能直接觀察評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作為形成性評價,對照組按照傳統(tǒng)教學流程組織教學.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期末OSCE考試總成績的平均值.結果期末OSCE考試總成績實驗組(852.11±46.24)優(yōu)于對照組(816.74±35.41)(t=5.75,P<0.05).結論DOPS可作為有效的形成性評價方法提高學生臨床技能的學習效果及操作水平.
形成性評價;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操作技能直接觀察評估
形成性評價最早由美國教育學家米歇爾·斯克里芬在開發(fā)課程時提出,并由本杰明·布魯姆將其引入教學領域[1]。形成性評價又稱過程化的評價,是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進行的評價,是為指引教學過程準確、完善地前進而對學生學習收獲和教師教學成效采用的評價。DOPS是評估者通過直接觀察學生技能操作的過程即時給予評估及反饋[2],是一種具有教學功能的形成性評價工具,能夠客觀、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過程。OSCE是1975年由Harden與Gleson首次采用[3],通過重現(xiàn)臨床場景來檢測醫(yī)學生的臨床能力,是一種理論、技能和心理素質(zhì)并重的臨床能力考試。該項目研究針對臨床本科實習學生,授課教師通過在臨床技能教學中應用形成性評價工具DOPS對期末OSCE考試成績所產(chǎn)生的影響,分析其應用的效果。
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臨床本科實習生,2011級4個班,隨機抽取2個班為實驗組(110人),2010級4個班,隨機抽取2個班為對照組(81人)。
1.2.1 教學過程實施實驗組和對照組均在同一醫(yī)院實習,臨床技能教學內(nèi)容一致。教材采用的是《中國醫(yī)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指南》,為教育部臨床能力認證系列叢書。臨床技能教學分為10項內(nèi)容:①SP問診;②內(nèi)科穿刺;③體格檢查;④外科縫合;⑤婦產(chǎn)科技能;⑥兒科技能;⑦急救技能;⑧輔助檢查結果判讀;⑨病例分析;⑩病歷書寫。每項內(nèi)容均由??平處熓谡n。期末考試均采用OSCE考試形式,考核方法及考核內(nèi)容一致,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客觀性。每個學生期末OSCE考試總成績是以上10項考試成績的和。期末OSCE考試總成績?yōu)橛^察指標。
1.2.2 形成性評價實施實驗組在進行每項臨床技能教學中均進行一次操作技能直接觀察評估(DOPS)作為形成性評價,對照組按照傳統(tǒng)教學流程組織教學,不進行形成性評價。
DOPS評估表為11項內(nèi)容:①相關知識掌握;②獲取知情同意;③臨床技能操作前的準備工作、患者身份識別;④適當止痛及鎮(zhèn)靜;⑤執(zhí)行臨床技能的技術能力;⑥無菌操作技術,正規(guī)“六步洗手法”洗手、手消毒;⑦視需要尋求協(xié)助;⑧操作后物品的處理及注意事項;⑨溝通技巧;⑩醫(yī)學職業(yè)素養(yǎng);[11]整體表現(xiàn)。
教師根據(jù)學生這11項內(nèi)容完成的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分為三個層次:①值得嘉許;②可再精進;③共識行動。同時,對學生具體技能操作的優(yōu)缺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點評。然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反饋,反饋結果也分為三個層次:①滿意;②比較滿意;③不滿意。同時對教師提出建議。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OSCE考試總成績均以±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入組成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OSCE考試總成績服從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性,實驗組的OSCE期末考試總成績(852.11±46.24)高于對照組(816.74±35.41)(t=5.75,P<0.001),如表1所示。
表1 對照組與實驗組期末OSCE考試總成績比較
在注重醫(yī)學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熟練掌握臨床技能是臨床實習學生教學的重點,也是其臨床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作為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終結性評價,雖然是經(jīng)典的、成熟的評價方法,客觀性、準確度高[4],但其只是教學過程結束后為明確其效果而進行的評判,評價時間滯后,不能動態(tài)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5],無法使教師及時、有效地改善教學并對學生進行適時恰當?shù)闹笇?。同時過分注重于考試成績,容易造成教師授課的機械化、模式化,抹殺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
隨著教育評價、教育改革的發(fā)展及深化,需要評價方式的革新。相較于傳統(tǒng)單一的終結性評價,在其基礎上應用形成性評價更具有優(yōu)勢。形成性評價是一種注重過程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形成性評價,教師可以了解教與學的進行狀況,通過反饋及時調(diào)整教學活動,進而提高教學活動的質(zhì)量[6]。正因為重視過程,才能有成效地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嚴謹?shù)奶剿骶瘛U驗橹匾曔^程,才能促使教師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7],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全面發(fā)展。
該項目研究中期末OSCE考試總成績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DOPS可作為有效的形成性評價方法提高學生臨床技能的學習效果及操作水平。形成性評價工具DOPS通過師生之間一對一的雙向反饋機制促進了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既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又促使教師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及時調(diào)整教學計劃。該項目研究使教育評價成為學生認識自己、激勵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師改進教學的反饋方式,在學生端正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合作精神、增強自信心、獲得成就感等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還提倡人本主義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學生要逐漸適應由被動接受到自主學習、自覺去探索、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8]。這樣才能推動學生自主意識的提高,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評價目的[9]。
該項目研究對110名實驗組學生的10項臨床技能操作進行DOPS評估共計1100人次,評估結果為值得嘉許的人次占比為21.09%,可再精進的為67.73%,共識行動的為11.18%。同時,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結果滿意的人次占比為61.91%,比較滿意的為34.27%,不滿意的為3.82%。以上結果反映出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這種師生共同參與的評估過程,也是幫助教師與學生發(fā)現(xiàn)不足、改進不足的過程。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為充分發(fā)揮其促進及導向作用,教師要客觀、全面、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完成雙向反饋[10]。這是一個耗時費力的過程,因而要求教師要有較好的課堂控制力及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這也是我們需要繼續(xù)改進及探索的方向。
[1]曹妍,祁贊梅,曹雅明.形成性評價在醫(yī)學教育中應用現(xiàn)狀與分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3(2):23,62
[2]孫有利,辛慶鋒.DOPS在PICC術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5):10-11
[3]鄭競力,羅雋宇,楊光耀,等.OSCE評價與反饋系統(tǒng)的建立與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9):51-52,89
[4]孫敏.六門臨床課程形成性評價實踐研究[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44-147
[5]張黎,楊光耀,亓來華.武漢市某三甲醫(yī)院臨床醫(yī)學八年制課程形成性評價考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醫(yī)學與社會,2015,28(4):96-98
[6]賈改珍,秦國民,王國祥,等.形成性評價在循證醫(yī)學教學過程中的效果初探[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5,23(2):231-233,249
[7]何瑩,冉素娟,鄧紅梅,等.以形成性評價為導向改革兒科學課程教學評價方式[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4,22(1):159-162
[8]趙銘鋒,吳淑華,劉魯英.形成性評價在基礎醫(yī)學規(guī)?;嗉壗虒W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3(5):28-29
[9]欒婷,崔長勇,劉濤,等.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核心課程形成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6(5):717-719
[10]虞燕波,邢云利,王超,等.形成性評價在內(nèi)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病案,2015,16(6):72-74
Applic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with DOPS as a tool in teaching of clinical skills
Gao Lu,Gao Jing,Li Hongwei,Jin Chengqiang,Ban Bo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ing Medical College,Jining 272029,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on the basis of summative evaluation on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results in 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for clinical undergraduate interns.MethodsWe randomly selected two classes out of four classes of clinical undergraduate interns of Grade 2011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110 students)and two classes out of four classes of clinical undergraduate interns of Grade 2010 as the control group(81 studen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 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as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each clinical skill teaching,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ces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in the average OSCE final exam score.ResultsThe total score of the final OSCE exam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52.11±46.24 vs.816.74±35.41,t=5.75,P<0.05).ConclusionDOP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formative assessme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clinical skills and operation level.
formative assessment;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
G642.0
A
1004-5287(2017)06-0714-02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706027
2016-11-14
高璐(1982-),男,山東濟寧人,主治醫(yī)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骨外科學及臨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