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認知疲勞的系列化緩解模式研究13YJA190018
電影《七宗罪》中的胖子在罪犯的逼迫下,不停進食,最后胃爆裂而死。從生理的角度而言,人的胃平均容積在1.5升左右,過渡的食入過量的食物就有可能導致胃的爆裂。饕餮,我們古代神話故事中有介紹說,龍有九子,饕餮是其中的第五子。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講究吃,他是個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惡?!薄镑吟选笔侵袊糯鷤髡f中的神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它是一種想象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最后把自己都給吃掉了。它是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我們這里借用“饕餮”這個詞字面的意思――貪食,通過一個大三女孩的咨詢案例,來講講神經性貪食癥,俗稱暴食癥。
下午3點鐘,按照咨詢約定的時間,我在咨詢室迎來了一個瘦高的大三女孩,女孩跟我打過招呼后就用手捂著胃,一臉痛苦狀,我以為天冷,她有些不舒服,就問她可要喝點水?她急忙搖頭,講不要。坐下來后我看她還是非常痛苦,忙問她哪里不舒服,她講自己吃多了,胃撐的難受。看著她實在難受的厲害,我建議她坐在咨詢室的放松椅上,斜靠在放松椅上,開始了我們的咨詢。
咨詢師:怎么吃的這么晚?(學校是十一點多就開始吃中午飯,當時三點整)
求助者:我中午沒吃飯,兩點多去食堂二樓吃的,吃完了就過來了。
咨詢師:你預約咨詢跟吃飯有關?
求助者:我得了暴食癥了。
咨詢師:先來說說中午都吃了些什么。
求助者:一份蛋炒飯,一份蓋澆面,兩個面包。
咨詢師:食堂的蛋炒飯,蓋澆面分量都不小,面包是多少錢的?
求助者:三塊錢一個,我感覺我的胃都快要炸了。
咨詢師:這種吃法,從什么時間開始的?
求助者:半個月了
咨詢師:幾天出現(xiàn)一次?
求助者:兩天一次。
咨詢師:一共出現(xiàn)幾次了?
求助者:快十次了。
咨詢師:你每次吃得很多之后,什么都不吃了?然后過兩天又忍不住了,又會大吃一頓。
求助者:對。
咨詢師:可記得第一次出現(xiàn)的時候是什么情況了?
求助者:之前我減肥,十一月十五號,晚上,九點多我上完晚自習回寢室,跟平常一樣,先喝了一杯麥片,還想喝,又沖了一杯稠的麥片,喝了后還想吃東西,就到宿舍樓下的超市買了一袋方便面,吃了后還想吃,又吃了鹵煮,還有········,到后來我自己都嚇壞了,怕把自己給撐死了。
咨詢師:你從什么時候開始減肥的?持續(xù)了多長時間?
求助者:兩個多月前,持續(xù)了接近兩個月。
咨詢師:你是節(jié)食減肥?
求助者:是的。
咨詢師:每天怎么吃的?就是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飯吃什么?
求助者:早上在食堂吃一個千張卷土豆,一個白水煮雞蛋,中午吃一個紅薯,或者一根玉米,晚上一開始不吃,后來有時候吃一跟香蕉,有時候喝一杯麥片。
咨詢師:每天都這么吃的?有沒有別的零食或者別的?
求助者:是的,每天都這么吃。沒有零食。
咨詢師: 你身高多少?減肥前你的體重是多少,減肥后呢?
求助者: 身高1.64,減肥前55公斤,減肥后,47公斤。
咨詢師: 兩個月減了大概十五斤左右?
求助者: 十六斤,現(xiàn)在可能又胖了一些,不過我沒稱,不敢稱。
咨詢師:為什么減肥?
求助者:我一直想減肥,覺得自己胖,我試過跑步,沒有成功,后來上次是因為快上課了,有一個女孩走錯教室了,她太瘦了,腿特別細,當天晚上我就不吃飯了,開始節(jié)食減肥。
咨詢師:就是受到那個女孩的刺激?
求助者:是的。
咨詢師:你有沒有覺得這種節(jié)食的方式有些極端?你幾乎就沒有吃主食。有沒有想過,這樣有可能會把自己的胃搞壞?
求助者:我們宿舍有個女孩,她就是怎么吃都不胖,她就是胃壞了。我自己也想把胃搞壞。
咨詢師:也就是說你自己有想過把自己的胃給它弄壞?
求助者:對,我就想讓自己的胃壞掉。我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還不胖。
考慮到她暴食幾乎每兩天一次,又才開始出現(xiàn),情況的特殊性,對她的咨詢安排成兩天一次,同時建議她第一,要正常進食,每頓都要正常吃;第二,吃飯時跟舍友或者好朋友一起,請同學監(jiān)督自己;第三,外出時或者跟朋友一起,或者把飯卡(校園內可以購物)錢包請朋友保管。因為她有兩個月的節(jié)食減肥幾乎沒有吃主食,所以特別叮嚀,每頓都要吃一些主食。
隨后的兩次咨詢,經過仔細詢問,有幾個細節(jié)引發(fā)了我的注意,一個是她回憶高中生活片段的時候提到了有一次好朋友的爸爸來看好朋友,父女兩個手牽手的場景讓她記憶深刻,當我追問他跟爸爸的關系的時候,她反復提及的是跟爸爸之間沒有話題,很少聊天。另一個就是她跟小她六歲的弟弟關系很差。第三件事是,她的第一個男朋友分手的原因是過寒假的時候(大一的時候)她故意不理男朋友(唯一一個男朋友),每次都由男朋友找她聊天,她也愛理不理,回學校后她仍然故意不理男朋友,后來男朋友主動提出了分手。第四件事,是開學初的時候(減肥前)有一次媽媽跟她講等放寒假的時候給她安排見一個男孩(相親)。
咨詢分析:求助者內心缺少父愛,表面上對父親不理不睬,但是內心一直對父親有一些怨恨,覺得父親對自己的呵護不夠。同時她把這種不滿帶給了跟她親密的異性交往當中來,包括她的弟弟,和前男友,她一方面不知道怎么跟親密的異性交往,同時也復制了跟爸爸的交往模式:首先是不會跟親密的異性交往,其次是也不愿主動交往,同時對跟她關系密切的異性往往內心又有一些不滿。而在她得知要在寒假的時候相親的時候,因為她不會跟異性交往,所以有一些緊張和壓力。矛盾的心理讓她做出了采用極端節(jié)食減肥的決定,只有這樣一種方式才會緩解她的緊張和壓力,同時也符合內心對親密異性交往的排斥(對食物的排斥代表了對親密異性交往排斥的投射),兩個月后的暴食是對節(jié)食行為的反抗與爆發(fā),同時暴食也意味著對父愛的渴望與補償。
仔細的分析暴食者的心理淵源,無外乎第一,進食的愉悅感,通過飲食來獲取安全感,是人類的本能;第二,以瘦為美的社會期待,“好女不過百?!毙纬梢怨歉袨槊赖纳鐣幕坏谌?,通過食物,進行心理防御,饑餓讓人空虛,吃飽讓人安全;第四,完美主義情結;第五,認知壓力大的人,更容易暴食。
解決方案:第一,首先正確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情緒、壓力、認識到當下的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健康的身體,還是減肥?是恢復正常的飲食狀況,還是節(jié)食。第二,進行自我反省,思考自己真實的渴望,并在一次暴食之后對自己的想法做深刻的紀錄和反省。第三,改善同父親的交往關系,主動跟父親多一些交流。第五,健康的一日三餐。每餐給自己至少20-25分鐘去吃飯。這可能看上去時間挺長,但能避免讓你感覺不到自己已經飽了。在你的身體飽了和你能感覺到飽了之間是有時差的,所以如果你小口地吃并花更久的時間吃飯,你就更能意識到自己吃了多少。每一餐都應該有明顯的開始和結束。
作者簡介
張建興(1978-),男,陜西長安人,安徽淮南師范學院教育學院心理學講師,研究方向: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