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寶+牛方
摘 要: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應該站在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努力工作,積極作為,盡心盡力當好大學生的人生導師。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門學問去研究,作為一項事業(yè)去經(jīng)營,作為一種藝術去雕琢。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由此可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高校肩負的重要歷史使命,也是當前和今后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毋庸置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各級各類高校都能夠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都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績。
然而,從當前大學生的現(xiàn)實思想狀況和表現(xiàn)看,有很多方面是不盡于人意的。比如,一部分大學生不愛學習,思想比較懶散,有的甚至性情比較頑劣。加上受一些不良網(wǎng)絡文化的影響和負面道德形象的沖擊,一部分大學生還存在信仰缺失、個性張揚、不懂得感恩、不關心集體、不愿意接受管束、追求個人物質享受、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等問題。
這些問題的存在有家庭教育的原因,有社會風氣的影響,有教育體制的弊端。比如,當前的在校大學生,都是上世紀90年代后期出生的,以獨生子女居多,且大多數(shù)家庭生活條件都比較富裕,他們從小生活優(yōu)越,基本上是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給什么。加之這一階段正處于教育功利化思想的盛行期,各種名目的教育產業(yè)的出現(xiàn)膨脹了“教育”的欲望,很多家長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的左右下,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特長培養(yǎng)等方面,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孩子思想的引導。由此造成了一些孩子年齡增長與思想增長不同步,知識增長與心智增長不同步,智商的增長與情商的增長不同步。當他們步入大學后,突然從繁重的學業(yè)和家長的嚴厲管束中擺脫出來,思想和性格的弱點就被放大,導致各種問題的出現(xiàn)。這也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也因此,高校一方面要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還要下大力所找到適合當代大學生實際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針對根源定措施,針對病灶開處方。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之所以很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明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思想問題,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高校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被大學生所消化吸收,融化到大學生的思想血液里。究其根本的原因,一些思想政治工作不對味,沒有打開學生的味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高屋建瓴、言簡意賅地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徑。充分表明,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冷冰冰的說教,不是簡單的理論灌輸,不是觀念的移植,而是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有情感,有力量,有味道。就像烹飪一樣,什么樣的人適合什么口味就做什么口味,什么時候需要補充什么樣的營養(yǎng)就增加什么營養(yǎng)。
一是要有“泥土味”。實踐反復證明,只有真正被普通大眾都能夠接受的思想,才是好的思想。做思想政治工作,其實就是把自己的觀念傳遞給別人,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和帶動別人。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來說,就是要用先進的、積極的、向上的思想去改造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期的大學生,幫助他們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然而,在現(xiàn)實中,往往有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思想政治工作單純地理解為理論灌輸和講道理。導致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學到的是原理,在平時的教育中接受的是道理,這些原理有什么用,怎么用?很多學生記得住用不上。這些道理似乎人人都明白,就是做不到。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有少數(shù)思想政治理論老師,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水平有多高,不僅不用老百姓的話去講大眾的事,甚至把本來很好理解的理論變得高深。雖然思想政治理論課不直接解決具體的某一件事,某一個問題,但是為正確的思想認識做鋪墊、打基礎的,更應該講老百姓的話,講大家都能聽得懂的話,講能引起大家思想共鳴的話。從理論研究的本身來說,理論和實踐是一對孿生兄弟,不被實踐所證明、不被大眾所接受和認可的理論必然是空洞的,甚至虛假的。對于大學生來說,我們不僅要使其真學,更要使其真懂,真信,真用。因此,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必須是站在“泥土上”的人,講出來的話必須是“接地氣”的話,否則思想政治工作就會成為水中月、鏡中花。
二是要有“人情味”。思想政治工作不是部署工作、安排任務、執(zhí)行命令,不是你想讓他怎么樣就會怎么樣,而是一種理念的認同,思想的接近,情感的交融,彼此的信任。簡而言之,就是你說的話,他覺得有道理;你做的事,他認為是對的;你表達的情感,他認為是真實的。我們往往發(fā)現(xiàn),有一些人在向別人表達情感或觀點時,總是在強調:說實話,我之所以這樣,是為了你好。然而,這種表白很多時候并不被對方所接受,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并沒有走進對方的內心,并沒有讓對方真正感受到事情就像你所表達的那樣。大學生是一個有著獨立思考能力的群體,尤其在當今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情況下,外部的世界已經(jīng)變得“通透”,要想讓大學生真正信服,除了以理服人,還要以情感人。以心換心,才能深入人心。思想政治工作者,從事的是改造和啟迪人的思想的工作,就不能單純地簡單地以某種形式或方式,而是要真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那樣: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第二課堂、學生服務、關愛行動等各項工作之中,做學生可以信賴的家人和朋友,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
三是要有“辛辣味”。在當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視的情況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有一些甚至產生了“怕”的思想,怕?lián)熑危鲁鰡栴},怕受連累。因此,也出現(xiàn)了“哄”學生的現(xiàn)象。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想方設法哄學生起床,哄學生上課,哄學生高興。而對學生的一些現(xiàn)實思想表現(xiàn)、錯誤行為或傾向,只要不出問題,只要不給自己帶來麻煩,就萬事大吉。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應該是正直的,敢于與一切錯誤言行和思潮做斗爭的,是充滿正能量的。一方面要真心愛護學生,悉心教育引導學生,用真心真情。另一方面也要旗幟鮮明地告訴學生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在是非面前決不含糊。很多錯誤的思想,不好的行為,正是由于沒有得到及時的制止和糾正,逐步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就是這樣形成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和風細雨、甜言蜜語,也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真正營造正風正氣正能量的良好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作者簡介
范成寶,男,政工師,現(xiàn)任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yè)學院組宣部副部長,長期從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