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燕
【摘 要】2011版語文課標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是多元的,要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倍n本中的每一篇選文其實都是教學的載體,不僅是語文知識的載體,更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載體。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決定了他們思維能力的差異性,所以我們既要求同也要存異。這堂課的設計目的,重在體現(xiàn)學生創(chuàng)新求異思維、綜合歸納思維、辨正思維以及想象能力等。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自主閱讀、自主探究、自主感受、自主理解,力圖“重文本”又“超文本”,希望課堂能真正地屬于學生。
【關鍵詞】個體差異;思維能力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同學們,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田忌賽馬的經(jīng)過和結果,這節(jié)課,我想請大家自己來解決以下三個問題(投影顯示)
二、學生分組討論
現(xiàn)在請大家思考選擇一下,你準備解決哪個問題?(學生選擇后,將學生分為三組進行討論)
三、匯報交流
1.你認為田忌第二次賽馬獲勝的原因是什么?
請第一小組的同學匯報討論結果。
生:我認為,田忌第二次賽馬獲勝的原因是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
生:我同意他的觀點。因為田忌第一次以“上—上、中—中、下—下”的排列陣形參賽,結果慘敗,第二次他讓下等馬先上場,結果大勝。而且課文的最后一段告訴我們:還是原來的馬,只是改變了原來的出場順序,結果就不一樣。因此,我認為最主要的是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
師:你們果然很厲害,一下子就找到了問題的根本,但就如這位同學所言,這是最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呢?你們組還有別的意見嗎?其他組的同學也可以補充。
生:我補充一點,我認為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田忌及時聽取了孫臏的意見。因為田忌第一次失敗后,心情很沮喪,也許他不想比賽了,是孫臏要求他和齊威王再賽一次的,如果不賽第二次,就不會有獲勝的可能了。
生:對,田忌不僅聽取了孫臏要他再賽一場的意見,而且還虛心地聽從了孫臏地安排,這也是他獲勝的原因。
師:看來大家看問題比較全面嘛!那么,我問你,是不是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就一定會贏呢?
(臺下有人在小聲議論)
生:那不一定,如果田忌的上等馬比齊威王的中等馬還差,中等馬比齊威王的下等馬差,他就不能取勝。
生:田忌的上等馬和齊威王的中等馬,中等馬和齊威王的下等馬相當也不可能取勝。
師:大家分析得很對,這個意思該怎樣表達呢?
生:應該是每一等馬的速度差不多。
生:也可以說他們每一級馬的力量懸殊不大。
師:很好,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如果沒有,就請第一小組的同學將大家的意見總結一下。
第一小組總結田忌獲勝原因:
a.改變了馬的出場順序。
b.聽取了孫臏的意見。
c.雙方馬的力量懸殊不大。
2.孫臏為什么不在第一場就改變馬的出場順序,而在第二場改變呢?
請第二小組的同學匯報討論結果。
生:因為開始沒有比較,孫臏不知道齊威王的實力有多大,所以不敢保證田忌一定會贏。
生:另外,他也不知道田忌的馬和齊威王的馬到底差多少。
生;你怎么知道田忌的馬就一定會比齊威王的馬差呢?
生:那當然了,皇帝的馬肯定是全國最好的馬。
生:我不同意。田忌是齊國的大將,他要經(jīng)常出兵打仗,皇帝一定會把最好的馬給他,讓他好打勝仗。
師:大家都說得很有道理。我想,你們的這種想法孫臏說不定也有。比賽還沒進行,究竟誰的馬更好呢?孫臏也不知道。正因為這樣,所以他不敢輕易地作決定,直到第一局結束后,他才有把握作出準確地判斷。
生;另外,如果孫臏一開始就用這個辦法,也許田忌不會采納。
生:還有,孫臏當時只是田忌地軍師,地位也不太高,如果田忌開始就贏了齊威王,說不定齊威王會怪罪下來,這樣一來,孫臏不是好心辦壞事了嗎?
師:大家的發(fā)言處處讓我驚喜,果然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我真為你們感到驕傲。還有人要發(fā)言嗎?如果沒有,請第二小組同學總結一下。
第二小組總結:
a.孫臏沒有比較,因而不敢輕下結論。
b.怕田忌不采納。
c.怕皇上怪罪,引來殺身之禍。
3.孫臏是怎么想到這個反敗為勝的辦法的?
請第三小組的同學匯報
生:因為孫臏在第一局里,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馬快不了多少,所以他想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結果肯定會輸,但后兩場一定會贏。
生:這是因為孫臏仔細觀察的結果,同時他也動了腦筋,經(jīng)過分析,才想出這個好辦法。
生:孫臏是田忌的下屬,他當然希望田忌能贏,因此他一定會竭盡全力幫助田忌獲勝的。調換馬的出場順序就是他冥思苦想的結果。
生:如果是空想,就不一定會贏,必須經(jīng)過仔細觀察后才有可能。
師:孫臏的辦法果然很有效,這源于他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周密分析的結果。課文中說“還是原來的馬,只是改變了原來的順序,結果就不一樣”,現(xiàn)在老師想把這句話改一下(出示)
還是原來的問題,只是改變了______,結果就不一樣。
(學生思考后回答)
生:還是原來的問題,只是改變了思考的角度,結果就不一樣。
生:還是原來的問題,只是改變了方法,結果就不一樣。
…… ……
師:大家的思維很積極,那么請第三小組總結一下意見。
第三小組總結:
a.孫臏的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分析。
b.改變了思考問題的角度。
四、延伸課堂,提高認知
師:學完了《田忌賽馬》,文中的人物,你最欣賞誰呢?為什么?
學生的意見有三類,總結原因有以下幾點:
1.欣賞孫臏。因為他機智勇敢,觀察仔細,分析細致而且準確,考慮問題全面周到,是個有才華的人。
2.欣賞田忌。因為他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不怕失敗。同時還是一位“伯樂”,是他發(fā)現(xiàn)了孫臏的才華。
3.欣賞齊威王。因為他與民同樂,不高高在上,與田忌賽馬就是例子。同時,他還是一位好皇帝(君王——筆者注),就算賽馬輸了,也沒有發(fā)脾氣,殺害田忌。
五、布置作業(yè)
在二胡曲《賽馬》的主旋律中播放賽馬場面。同學們,田忌和齊威王的賽馬緊張而激烈,馬兒矯健的身姿,臺上觀眾的興奮與呼喊,兩位主人的心理變化……作者給我們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那么,就請你穿越時空隧道,去當時的賽馬場上,把你看到的場面寫下來。(學生當堂練習,課后完成)
教后感: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力圖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重在訓練學生的思維方法,在自主與合作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提出問題——分組討論——交流匯報——總結歸納——延伸課堂”的模式。整堂課,充分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在緊湊而有序地過程中,鼓勵學生思維的多樣性,鼓勵自主探究,課堂上呈現(xiàn)出融洽的學習氛圍。當然,放手不等于放棄,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要體現(xiàn)在關鍵時刻,要在學生束手無策或信馬由韁失去目標時,給予指點,教師要善于把握大局,在探究的過程中,盡可放手讓學生大膽嶄露頭角,對待學生新異的觀點,要充分肯定,涉及是非觀念時,要即時指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