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海林
(深圳市龍華新區(qū)教育科學研究管理中心 廣東深圳 518000)
小學籃球教學內容評價之研究
隋海林
(深圳市龍華新區(qū)教育科學研究管理中心 廣東深圳 518000)
由于籃球運動具有趣味性,能夠愉悅身心,發(fā)展基本體能,對學生體質的加強有很大的益處,近幾年來普遍得到了小學生的喜愛。新編的小學《體育與健康》教材也選擇了籃球作為小學教學內容之一。在籃球運動普遍受歡迎并廣泛深入小學體育課堂熠熠生輝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該文針對深圳市龍華新區(qū)部分學?;@球教學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制約籃球教學開展的因素,并進行“中小學籃球技術等級標準的研制”的研究,制定出小學籃球技術等級的評價指標體系。
小學 籃球教學 內容 評價
該文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調查法、觀察法、訪談法、特爾斐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對深圳市龍華新區(qū)的部分小學的籃球教學相關現(xiàn)狀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在籃球教學的內容和評價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依據(jù)制定出小學籃球教學內容和評價的相關指標體系,為推動整個龍華區(qū)小學籃球教學、籃球運動的發(fā)展提供參考依據(jù)。提供規(guī)范和科學的考核途徑和考核手段,促進小學籃球教學更好地發(fā)展。
1.1 研究背景
籃球項目自1896年前后傳入我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時間。隨著我國籃球運動的不斷普及、發(fā)展,我國的籃球整體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與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籃球整體水平并不理想?;@球整體水平的發(fā)展不僅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更加需要加強群眾基礎的質量。同時,群眾基礎的建設又離不開學校體育中對籃球運動項目的教學與培養(yǎng),尤其要注重從小抓起。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只有讓學生至少學會兩種以上并能終身受益的體育運動技術,“終身體育、體魄強健”的美好愿望才能落到實處。
2.1 目前狀況
2.1.1 對學生情況的分析不足
通過大量的文獻得出:當前體育教師在上籃球課時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不夠深入,尤其是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與特點的研究不到位。大多體育教師有對學生情況分析的意識,但多以個人經驗為主,缺乏一定的理論基礎。不能夠對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動作行為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同時對學生身心各階段的發(fā)展需求考慮不足,導致學生喜歡籃球,但課堂的學習激情不高。
2.1.2 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缺乏整體性和銜接性
目前,學校體育在籃球教學中存在教學內容選擇缺乏整體性和銜接性的問題。很多學校沒有把6年的小學教學過程作為統(tǒng)一的整體進行研究,缺乏籃球學習逐漸深入和遞增的過程。低年級學習基本的籃球球性等基礎動作,到了高年級依舊進行教學內容的重復學習,沒有充分地依據(jù)學生在不同時期的生理、心理、認知特征進行系統(tǒng)學習。
2.2 龍華新區(qū)小學籃球教學的現(xiàn)狀
通過對于龍華新區(qū)小學籃球教學實踐情況的調查發(fā)現(xiàn),影響該區(qū)小學籃球教學開展的因素主要也與全國大體情況相同:(1)體育教師選擇籃球教學內容時,沒能充分地考慮內容對學生的適宜性;(2)體育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評價時,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 (3)體育教師籃球教學經驗不足、學生體質差異、運動能力異同等帶來的籃球教學效果不好。
2.3 小學籃球教學內容與評價的理論基礎
在《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提出,“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的學習”的理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籃球運動有興趣,不管他身在課堂還是課下,校內還是校外,都會想辦法進行籃球運動相關活動。
3.1 研究對象
(1)小學籃球教學內容、評價研究的相關內容。
(2)訪談體育學類相關專家20名,并對20名專家進行問卷調查。
(3)以深圳市龍華新區(qū)8所小學籃球教學課堂為調查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CNKI)期刊網、萬方數(shù)據(jù)庫和有關網站查閱相關期刊、學位論文以及文件等文獻資料,廣泛的文獻研究為論文提供了有價值的理論參考依據(jù)。
3.2.2 調查法
(1)訪談法。
專家訪談:通過訪問籃球教學相關領域20名專家,聽取他們對該研究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對教學一線的20名小學體育教師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在籃球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與狀況,以設計用于等級評價的初選指標體系。
專家論證:對初選指標的篩選結果再次以一對一和小型會議的形式進行專家(15名)論證,最終確定評價指標體系。
(2)問卷調查。
①籃球技術等級結構問卷。
該研究主要根據(jù)相關理論編制了《中小學籃球技術等級標準的研制-評價指標體系》問卷。通過走訪、郵寄以及網絡的方式對籃球教學領域的專家進行調查。共回收20份,通過整理對調查信息缺失以及連續(xù)同項選擇的量表進行剔除,剩余有效問卷18份,有效率為90%。
②初選評價指標的問卷篩選。
對相關教師和專家進行了初選指標的問卷調查,篩選并初步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為保證調查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該研究問卷調查采用一對一答卷的方式。發(fā)放問卷20份,回收問卷20份,有效問卷20份,有效率100%。
3.2.3 實地觀察法
隨機對深圳市龍華新區(qū)8所小學進行實地調查,對體育教師上籃球課的情況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并對體育教師的單元教學設計和教案進行查閱,來進行記敘性描述記錄。以此來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學籃球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4.1 小學籃球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
教育部在2000年頒布的《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強調:“健康第一”和“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把增進學生健康、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放在首要位置,并將這些思想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4.2 小學籃球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由于目前常規(guī)的小學籃球教學評價存在許多問題,在內容上過分注重體能和運動技能的評價;在方法上過分注重定量和終結性評價;在評價形式上過分注重教師對學生的評定,忽視了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過程,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展。那么,建立一套內容全面、評價主體多元、科學合理的籃球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小學籃球教學內容、評價的研究,了解當前我國小學籃球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籃球教學中對學生情況的分析不足;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缺乏整體性和銜接性;教學的組織形式缺乏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的形式比較單一;學校的教學場地器材比較匱乏等幾個大的方面。結合龍華新區(qū)籃球教學的實際,也發(fā)現(xiàn)其存在類似的問題,那么針對上述問題,該研究指出了小學籃球教學的必要性,同時構建出了小學籃球教學的評價體系,為今后的籃球教學奠定基礎。
[1]徐良峰.淺談學校小籃球社團的建設[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5(1):178.
[2]謝遠見.分層教學顯成效——小籃球運球技術的分層施教[J].中國學校體育,2014(11):90.
[3]李倩.如何在小籃球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J].學子:理論版,2015(22):50.
G8
A
2095-2813(2017)02(b)-014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