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好花盛開,就該盡先摘”,錯過了時機,只能看其凋零萎謝落在塵埃。教學評價就須要把握住最佳時間,早一步,晚一步,都可能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作為教育者,要深諳教學評價的時間效用,遵循相關原則,善借時間“東風”,發(fā)揮教學評價對學生的指正、鼓勵和點化作用,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教學評價 時間 效用 鼓勵 效果
古人云:“時則動,不時則靜?!弊鍪马氈v究時機,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方能事半功倍,在錯的時間做對的事,則有可能功敗垂成。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學生應看時機,評價學生更要講究時機。當學生意志消沉時,教師一句鼓勵式的評價,能給學生帶去春風化雨般的溫暖力量;當學生驕傲自滿時,教師一句客觀的評價,能讓學生瞬時警醒;當學生疑惑不解時,教師一句引導式的提點,則能讓學生瞬間醍醐灌頂。從時間學的角度解讀教學評價,是為了尋找發(fā)揮教學評價作用的最佳時機,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把握教學評價時間的重要性
時間是奇妙的,對患者而言,服藥時間會影響藥效和最終的治療效果;對廚師而言,烹飪時間會影響食物的美感和口感;而對于教育工作來說,評價是否恰逢其時,會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
1.在對的時間評價,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學生的學習須要教師的引導,只有在教師的幫助引導下,學生才能不斷學習并積累和運用新知識。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評價至關重要,然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又非任何時候都能“照單全收”。當學生沉浸在思考中時,教師如果打斷學生對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點評,就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不被尊重的感受,會影響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而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學習狀態(tài),選擇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教學評價,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不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教學評價效果也就有了保證。
2.在對的時間評價,更能促進師生和諧
教育就像育苗,需要教師精心栽培,智慧管理[1]。有的教師不講究評價時機,想評就評,結果不僅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還會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不信任、不理解等心理。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教師自身的魅力會大打折扣,學生對教師的信服度也會大大降低。有些學生甚至會產(chǎn)生心理慣性,一到教師評價時間就表現(xiàn)得煩躁、抗拒。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師生間的關系。如果能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進行評價,做到“雪中送炭,雨中送衣”,不僅能解決學生的學習困惑,還能樹立師者的良好形象,提升教師魅力,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由衷的敬意和感謝。這樣的評價利于促進師生和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在對的時間評價,能讓評價效果倍增
教學評價具有診斷、激勵和調控等多重功能,它能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能厘清教學思路,改進教學策略,對學生起到激勵和點化作用[2]。但這一切功能的發(fā)揮都要建立在一個前提下,即在對的時間進行評價。教師只有把握住教學評價的最佳時間,在學生不知所措、犯錯時即時評價,幫助學生找到正確思路,將學生帶回到正確的軌道;在學生需要思考時延時評價,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索才能發(fā)揮教學評價的最大效用,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把握教學評價時間的三大前提
教學評價時間的把握是一門藝術,教師須要掌握學生的“生物鐘”,尋找進行評價的最佳時機,如果這個時機沒有掌握好,不僅不能發(fā)揮教學評價功能,還會讓學生對教學評價產(chǎn)生抗拒。
1.多角度了解學生個性和學習特點
教學評價工作是圍繞學生進行的,只有了解和研究學生,才能善教,方能善評。教師要把握教學評價的最佳時間必須要了解學生,不同的學生所適用的最佳評價時間也是不同的。首先,教師要了解班級學生的“生理特征”。這里的“生理特征”包括年齡特征、個性特征等。特別是學生的個性特征,教師應該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當他們在課堂表現(xiàn)較好時,要進行即時鼓勵評價,當他們犯錯時,則要延遲進行批評式點評,以避免挫傷其學習的積極性;對性格外向的學生,當其犯錯時,應當即時予以批評,督促其反省。這就體現(xiàn)了學生個體性格差異對評價時間選擇的影響。其次,教師要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不同的學生有學習能力強弱之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回答出錯時,教師可以延時評價,給其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其自主解決;學生能力差的學生回答出錯時,教師應當即時點撥,給予其一定的啟發(fā)和提示,這樣才不致于冷場,不會讓其感到尷尬。
2.坐得住,沉得下心,靜待評價時機
教師必須要有耐心,要明確評價的時機是轉瞬即逝的,只有及時利用,不錯過時機,才能達到明顯的評價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提出問題之后,仔細聆聽學生回答,并從多個側面了解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不要急于評價,給學生下定論。通過系統(tǒng)的觀察,確定評價的最佳時間,不僅能夠一擊而中,讓學生明白問題出在哪里,還能讓學生冷靜下來進行思考。教師的評價不是走過場,也不是完任務,而是有目的的,要確保評價目標的實現(xiàn),教師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伺機而評,才能評而有效[3]。
3.掌握好教學節(jié)奏,合理控制評價時間
每節(jié)課的教學時間有限,評價時間長短也會影響教學效果。倘若教師在評價時,不能一語中的,而是拖沓重復,不僅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還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打亂正常的教學節(jié)奏。因此,教師必須要合理掌控好評價時間,做到“短小精煉,準確概括,一陣見血”;而對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的點評可以延時評價,放到課下與學生交流討論。這樣能避免教學評價時間過長對教學節(jié)奏的影響和對教學時間的消耗,發(fā)揮教學評價的最大效用。
三、把握教學評價時間的具體技巧
從時間的縱深層面,可以將教學評價分為即時性評價和延遲性評價,即時性評價具有立刻、及時的特性,延遲性評價則帶有一定的延遲性。把握教學評價的時間,就要根據(jù)實際教學需要和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合理選擇、巧妙運用即時評價和延遲評價,達到以評促教的效果。endprint
1.觀察學生學習狀態(tài),決定評價時間
評價是為教學服務的,更是為學生服務的,根據(jù)學生學習狀態(tài)進行評價,才能發(fā)揮評價對學生的幫助和引導作用。
第一,學生思維“斷路”時要選擇即時評價。知識和經(jīng)驗會在某種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維,由于無法完成知識遷移,學生在面對一些難題時往往顯得無所適從,這個時候如果任由學生繼續(xù)機械地思考,無異于浪費時間,還極容易讓學生在時間的流逝中變得焦躁,產(chǎn)生厭煩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及時進行啟發(fā)式的點評,找到學生思路受阻的地方,為學生打通受阻通道,找到新的思路線索,并完成接下來的探究任務[4]。有些領悟能力較高的學生在教師進行即時性的啟發(fā)點評時反應較快,一點就通,有些領悟能力較弱的學生則需要教師進行深層次的啟發(fā),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需要確定啟發(fā)分寸,以確保發(fā)揮即時性評價對學生受阻思路的啟發(fā)作用,真正幫學生找到正確思路。
第二,學生需要肯定時要選擇即時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如同在迷宮行走,每一步探索可能都帶著些許疑慮。這種疑惑表現(xiàn)在課堂上即為不敢大膽表達自身觀點,在回答教師問題時欲言又止。當教師感受到學生的這種猶豫和不自信狀態(tài)時,須要做出即時性的鼓勵評價。而這種即時的鼓勵評價也有多種方式,如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褒揚的微笑,一個鼓勵的手勢[5]……對一些性格內(nèi)向平時不敢回答問題的學生,在其回答問題時,教師應該多使用即時性的鼓勵評價,讓學生邁出第一步,敢于大膽發(fā)言。對一些經(jīng)常有奇思妙想的學生,在其做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回答時,教師也應給予即時性的鼓勵評價,保護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讓學生敢于在學習中不斷開拓進取。
第三,學生思維“短路”時要選擇即時評價。學生在課堂上有時會有意無意地表現(xiàn)出一些思路偏離傾向,具體表現(xiàn)為對教師的問題做出風馬牛不相及的回答或在表達自身觀點見解時胡言亂語。此時,教師須要對學生做出即時性評價,因為如果任由學生繼續(xù)這種狀態(tài),不但可能會縱容學生在課堂上的壞習慣,還有可能影響到其他學生,擾亂正常課堂秩序。因此,這種時候,教師須要即時打斷學生的天馬行空,對其進行指正性的評價,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將學生拉回到正確合理的思維軌道上,以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流暢進行和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第四,學生暢所欲言時要選擇延時評價。學生在回答教師問題或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時候,有時需要教師立即做出反應,有時則需要教師延遲反映進行評價。如果教師在學生正暢所欲言回答問題、發(fā)表見解時打斷學生給予其即時性評價,不但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不被尊重的感覺,還會讓學生對教師接下來的評價內(nèi)容產(chǎn)生抵觸情緒。特別是一些否定性的即時性評價,更容易打擊學生的信心,讓學生喪失繼續(xù)思考的熱情。而有時對一些正確答案的即時性褒揚,也可能會產(chǎn)生負面的效果,如可能會讓其他學生產(chǎn)生趨同解法,那么他們思維的閘門可能就此關閉,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掌握好評價的時機,該延時評價時切莫急于做即時評價。如在學生對問題有話可說且觀點鮮明時,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發(fā)表見解的權利,待學生表述完之后再進行評價。在學生暢所欲言時采用延時評價,往往能讓學生有更加精彩的思維成果,能夠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第五,學生合作交流時要選擇延時評價。課堂教學交往的調查結果顯示,師生交往要遠比生生交往的時間長,這說明當前生生交往較為匱乏。然而就效果而言,生生交往屬于點對點式的交往,他們之間的交往更能達到人格、精神和情感層次上的相互滲透和理解,因此教師應該鼓勵生生交往。在課堂上,當生生正在就問題進行合作交流時,即便他們的討論方向出現(xiàn)了錯誤,教師也應該在他們完成交流之后再對他們的交流過程和交流結果進行評價,以充分保護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如果不假思索打斷學生即時進行指正評價,不但不利于營造出生生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還可能會造成學生的思路“打結”。
2.根據(jù)課堂進程需要決定評價時間
在決定采用即時評價還是延時評價時應該充分考慮課堂實際進行的需要,如果阻礙課堂活動的開展就要即時評價,如果不會阻礙課堂進程,反倒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促進效果則應該采用延時評價,這需要教師靈活把握。
第一,學生爭論不止時要選擇即時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課堂慣用的教學方法,在采用該教學方法時,教師須要做好引導。當學生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出現(xiàn)較大分歧且爭論不止時,采用即時評價更能節(jié)約課堂時間,達到促成有效合作的效果。那么教師就應該針對學生的階段性討論成果進行即時評價,以明確接下來的討論方向,避免小組討論淪為爭論,讓課堂亂成一鍋粥。
第二,學生異議有價值時要選擇延時評價。學生在課堂上對某個問題提出異議,說明學生有不一樣的想法,這個時候,教師不應該立刻對學生進行正確或錯誤的評價,這樣做不但無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思維,還會阻礙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具體爭議點是否有價值,是否能產(chǎn)生較高的課堂效益著手去決定采用即時評價還是延時評價。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的異議可能會產(chǎn)生新的生成價值,就不應該過早下結論打斷學生,而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待學生回答完之后,再就問題與學生進行討論并作出評價,如此方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發(fā)揮評價對學生學習的積極作用。
3.根據(jù)教師掌握情況決定評價時間
教學評價就是為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反饋,那么在決定是即時評價還是延時評價時就要考慮反饋可能對學生產(chǎn)生的效果。如果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某個表現(xiàn)或某個問題的回答就能對學生做出判斷,確保評價對學生有積極作用,那么就應該在課堂上即時予以評價;如果教師僅憑學生一時的回答和表現(xiàn)并不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情,那么就應該采用延時評價的做法,可以跟蹤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包括課堂表現(xiàn)、課堂問題回答情況、課后作業(yè)情況等,在此基礎上做出綜合判斷。只有恰當?shù)难訒r評價,才能提高反饋的有效性,讓學生全面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在學習中有哪些優(yōu)點、缺點,并作出改進。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還有許多種情況是需要教師靈活把握的,教師須根據(jù)不同評價時間可能產(chǎn)生的效益大小確定什么時候用即時評價,什么時候用延時評價,從而確保教學效果、學生“收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朱國娣.把握有效評價時機 構建和諧課堂教學[J].黑河教育,2015(2).
[2] 肖三杏.正確把握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時機和手段[J].中小學數(shù)學:高中版,2015(Z1).
[3] 谷麗群.淺談課堂即時評價的策略[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4(19).
[4] 王土榮.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四原則[J]. 語文建設,2015(28).
[5] 孫帆.基于低耗高效視角的初中課堂教學評價[J].華人時刊:校長,2015(9).
[作者:劉惠(1972-),女,四川大竹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碩士。]
【責任編輯 陳國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