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蓮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健美操專選學生表現力的影響因素及培養(yǎng)方法
徐寶蓮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健美操是一項以美為追求目標的藝術類體育項目,深受學生喜愛,在大部分體育院校都開設了健美操專選課程。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錄像分析法對健美操專選學生表現力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動作姿態(tài)訓練,身體素質訓練,心理素質訓練,樂感培養(yǎng)、表情訓練及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等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力。
健美操 表現力 影響 培養(yǎng)
健美操不僅突出動作“健”和“力”的特點,而且更強調“美”,將人體語言藝術和體育美學融為一體,使健美操成為一個極具觀賞性的體育運動項目[1]。而當今健美操專選學生易忽視健美操表現力的重要性,動作僵硬機械,毫無美感。該文就健美操專選學生表現力的影響因素及培養(yǎng)方法進行多方面的探討。
1.1 研究對象
大理大學2012級和2013級健美操專選班學生及省運會健美操隊員的表現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從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以及大量的文獻書籍中獲得信息。
1.2.2 訪談法
對健美操專選班學生、老師進行訪談。
1.2.3 錄像分析法
觀看云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健美操比賽錄像。
表現力是指人內在的情感在外部動作表現的形式,是人們通過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來抒發(fā)內在情感的能力。根據項群理論,健美操屬于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健美操在追求動作和編排上的難與新,技術和姿態(tài)上的美和穩(wěn)的同時,向著高度的技巧化與完美的藝術化相結合的方向發(fā)展[2]。筆者通過參加、觀看云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健美操比賽得出:通常表現力強的運動隊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現場氣氛較為熱烈,且往往分數較高,名次靠前。表現力是一套動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1 身體形態(tài)
體型是觀賞者第一眼就可辨別的,“身材好”的運動員展現出的運動畫面給人美的享受,通過勻稱健碩的身體形態(tài)可更好地詮釋健美操的美感。身高、體重、身材比例,肌肉維度、腰臀比例都是健美操運動員選材的重要指標。
3.2 氣質與性格
健美操運動員所具備的氣質與性格特征與其表現力水平高低是密切相關的。外向的學生一般學習較為主動,表現欲較強。性格中和的學生的表現力受外界環(huán)境的制約較大,若氣氛活躍,則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就會大幅提升。性格內向的學生不善于表達,在人群中不愿意突出自我特點,也就無表現力可言。
3.3 運動興趣
運動興趣是人們積極地認識、探究或參與體育運動的一種心理傾向,是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動力[3]。若專選學生對健美操課程有穩(wěn)定的興趣,便可喚起其學習的積極性、堅定性,從而渴望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術,提高表現力。若專選學生對健美操的興趣趨于波動狀態(tài),學習健美操的熱情忽冷忽熱,內心產生排斥,表現力就成了“無源之水”。
3.4 體能與技術
體能是一切運動能力的基礎。想要完成高質量的成套動作,除了一定的體能作為支撐,更需要學生完善的健美操技術,尤其是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的彈動及在復雜多變的步伐當中保持正確的身體姿態(tài)。
3.5 心理素質
健美操比賽或者是表演,不單單只是身體的活動,同時也是心理方面的活動。人的身體活動受到心理活動的極大影響[4]。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學生技術動作的高效發(fā)揮。
3.6 音樂素養(yǎng)
健美操是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的,其動作、風格與音樂相輔相成。只有同時理解音樂與動作要領才能傳遞出成套動作的風格特征。學生的表現力是健美操藝術價值提升的唯一方式,這就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音樂節(jié)奏,理解音樂特點,從而提高表現力。
3.7 教師因素
健美操是一種直觀教學的課程,教師的言傳身教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和訓練中,教師的動作示范直接影響學生動作表象的建立,教師的個人特點和教學方法是學生正確理解健美操運動的要素之一。教師善于鼓勵學生,有利于學生加深學習健美操的興趣和激情,從而自我督促,努力提高技術水平。
4.1 動作姿態(tài)訓練
形體訓練可有效解決學生形體素質,改善其自身形體條件。定期的把桿練習可有效改善學生形體姿態(tài)。形體訓練中應著重強調腰腹的緊張,腳背的繃直,頸部線條的拉長以及適當的微抬下頜。動作上要從手臂、腳尖、身體的各個姿態(tài)做起,在教學中要不斷強調動作的舒展,步伐的彈性,力求高質量地完成每一個基本動作,提高基本動作的規(guī)范性。
4.2 體能訓練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掌握運動技術與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在學習訓練中,各種技術的掌握和完成都離不開良好的身體素質,而對表現力最有影響的是力量和柔韌素質。
4.2.1 力量訓練
在力量練習過程中,對動作一定要有姿態(tài)要求,練習部位應重點放在腰腹、背部、腿部和腳踝??啥嗖捎米灾刈枇毩?,每周進行2~4次,每次30 min以上的專項素質練習,每個動作之間的間歇一般不超過20 s,每組動作之間的間歇不超過1 min。例:平板支撐45 s+臀橋20次+兩頭起20次+俄羅斯轉體20次+深蹲提踵15次為一組,可在基本步伐練習后做4組循環(huán)練習。
4.2.2 柔韌訓練
柔韌訓練可利用準備活動或結束部分以及早操進行鍛煉,而且力量練習后也可適當安排柔韌練習。練習部位應重點放在肩部和腿跨部,將動力拉伸和靜力拉伸相結合,運用壓、搬、劈、擺、踢、蹦及繞環(huán)等練習手段??刹捎眠B續(xù)快速大踢腿將快速力量和柔韌素質相結合的訓練。
4.3 心理素質訓練
心理素質訓練主要體現在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首先要消除其自卑心理,再者通過學習和掌握動作過程的心理訓練以及比賽心理訓練,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改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欲望。平時可進行分組表演,匯報展演,邀請老師同學觀看演出來鍛煉心理素質及臨場發(fā)揮能力。
4.4 樂感培養(yǎng)
健美操專選學生應該多聽風格不同的音樂,默數節(jié)拍,有意識、有計劃的提升樂感,加強對音樂的理解能力。訓練中可將同一組合動作用不同音樂完成, 也可用不同音樂為相同組合來伴奏。
4.5 表情訓練
表情是成套動作主要的情緒體現。在訓練中可專門對表情肌進行練習,借鑒舞蹈,藝術體操等相關項目的表演知識,讓學生意識到表情的重要作用,從而逐漸發(fā)展成一種真情流露。
表現力是成套動作完成質量中的一項重要指標,在評判過程中直接影響裁判的第一印象。影響健美操專選學生的表現力因素包括學生個人因素和教師因素。其中,學生因素主要指氣質性格、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技術水平、藝術感受力。教師因素主要包括自身修養(yǎng)和教學訓練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表現力的方法主要從學生的動作姿態(tài)、體能與技術動作、心理素質及樂感等方面入手,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yǎng),規(guī)范動作,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樹立健康陽光,平易近人的個人形象。良好表現力的形成是一個復雜漫長的過程,需要學生的不斷學習,教師的不斷研究探索。
[1]馬鴻韜.健美操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2]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3-165.
[3]朱瑛.對健美操教學中美感訓練的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9,31(3):81-83.
[4]季瀏,殷恒嬋,顏軍.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G80-32
A
2095-2813(2017)07(a)-025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