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明
(白塔高級中學,江蘇 連云港 222345)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安全問題的探索
張明明
(白塔高級中學,江蘇 連云港 222345)
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傷亡事故的發(fā)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我國1996年已確立了“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由于高中體育運動具有一定的身體對抗性和競爭性,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意外,且高中體育安全事故普遍存在。因此,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導思想,建立和健全高中體育教學的安全預防管理制度及事故應急機制尤為重要。
以高中體育教學的安全問題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中國期刊網的數(shù)據(jù)庫及學校圖書館等期刊,界定體育教學安全范圍及要素。
1.2.2 問卷調查法 制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安全問題調查》問卷,通過專家評定,問卷的效度和信度得到了檢驗。2016年8—10月,對連云港4所高中的286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四星級高中3所,三星級高中1所;男生168人,女生118人。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回收問卷后,對數(shù)據(jù)錄入、整理、規(guī)范化,并剔除無效問卷。運用Excel等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及處理。
2.1.1 發(fā)生安全問題的次數(shù) 調查顯示,有96名學生發(fā)生過體育安全問題,占調查總數(shù)的33.6%。其中有18.5%的學生發(fā)生過1次體育安全問題,有10.1%的學生發(fā)生過2~3次的體育安全問題。只有極少部分0.05%的同學發(fā)生體育安全問題的次數(shù)較多,分析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教師缺乏對學生安全教育的引導,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不遵守課堂紀律。此外,場地布置是否合理也是影響體育安全的一個重要方面。
2.1.2 發(fā)生安全問題的時間情況 從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在體育課中發(fā)生體育安全問題的概率較高,其次是課外體育活動、運動競賽和體育訓練。因此,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
2.1.3 不同運動項目的情況 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籃球、田徑、足球類中產生的運動傷害較多,而在舞蹈類項目中較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球類項目中,身體接觸較多易產生各種碰撞,而舞蹈類是以個人練習為主?;@球是一種對抗性與競爭性強的項目,一般會產生擦傷和韌帶拉傷的情況。在田徑項目中,學生參與快跑熱身或者做各種跳躍練習的時候,有可能會產生踝關節(jié)扭傷的現(xiàn)象。激烈的足球比賽,緊張地爭奪、疾跑和鏟球,易發(fā)生肌肉拉傷與斷裂現(xiàn)象。因此,做好防范工作是減少安全問題的重要舉措。
高中體育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本文通將影響體育安全問題的因素歸納為4個方面:學校管理層面的制度因素、教師和學生的主觀因素、場地和器材的客觀因素。
2.2.1 制度因素 因學校方面造成體育安全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學校對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宣傳力度不夠。調查得知,只有32.5%的學生反映學校對他們進行過安全知識教育,9.2%的學生沒有接受安全教育。通過訪談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急救知識匱乏,急救能力有待提高,但是他們有很強的學習欲望,這就要求學校要加強對學生急救知識的培訓,提高救護能力,降低意外傷害事故的發(fā)生率。
2.2.2 主觀因素 (1)教師方面。體育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和引導者。課的組織是否合理,教材的把握是否合適,教學方法安排是否合理,安全措施是否設置,都影響了體育課的安全。由于教師上課的責任心不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較少,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設置和安排隨意,沒有充分地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對場地、教材材不熟悉,不能很好地完成備課環(huán)節(jié),對于課堂潛在的危險源沒有很好的預見性,這樣勢必會增加體育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安全防范工作的有效性體現(xiàn)在課前的安全準備工作做的好壞。課中的安全防范,有些是教材本身的特點決定,但也需要有效的組織活動才得以規(guī)避。有的教師因為對教材不熟悉,準備活動就不到位,對學生的潛在危險沒有一定的預見性,往往會引發(fā)一些意外事故。好的準備活動,可以提高中樞系統(tǒng)的興奮性,增加肌肉毛心血管的開放性,克服機體機能的生理惰性,提高肌肉的力量、彈性和靈活性,防止韌帶受傷。(2)學生方面。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體育與健康課程一般在室外進行,具有一定的時空特征,學生的準備活動不充分,安全教育意識薄弱,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穿著隨意、協(xié)調能力差等都會引發(fā)一些體育安全問題。首先是學校的體育安全管理不嚴,導致學生的安全意識比較淡薄,沒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意識是學生持續(xù)進行體育鍛煉的一個重要舉措,當學生樹立了安全意識之后,運動技能提高很快,同時也避免了一些運動傷害的產生。有的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動作隨意,不考慮后果,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如在球類項目中,學生之間的野蠻爭搶,會造成體外傷、脫臼和扭傷。學習態(tài)度是學習的一種內驅力,在課上學生不認真聽講,沒有很好地掌握動作要領,經常會發(fā)生一些意外事故。2.2.3 客觀因素 影響體育教學的客觀因素一般是指場地器材方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與場地器材的布置是否合理有一定的關系。對場地器材的布置與利用,教師應依據(jù)教材的特點,學生情況、課的類型、氣候等方面來綜合考慮。但在教學中經常會出現(xiàn)器材質量不過關、布局不合理、使用不安全、維護不到位的現(xiàn)象。因此,場地的檢查和維護不容忽視。學校要安排專門人員對場地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如經常檢查體育器材是否有破損、體育器械是否有腐蝕等。教師要做好課前場地的排查工作,如在田徑課中事先檢查場地表面是否有樹枝、釘子、玻璃等異物,場地是否平整,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消除隱患。學生使用器材除了要掌握要領與方法外,還要特別注意使用安全,如鐵餅、鉛球除了按照動作要領進行投擲外,還要在安全的區(qū)域進行。此外,教師也要學生學會自行排查安全隱患,杜絕不安全使用,防止意外發(fā)生。
(1)調查發(fā)現(xiàn),32.5%的學生接受過安全知識的教育,說明學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宣傳不到位,對體育安全不夠重視。由于學校沒有建立一套長期有效的保障機制,學生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學生的體育安全問題頻發(fā),有33.6%的學生發(fā)生過安全問題。(2)體育教師的課堂安排不合理,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和急救知識滲透較少,責任心不強,對學校的體育安全問題認識不到位,場地與器材的配置不夠科學。(3)學生對體育安全問題認識不足。穿著隨意,準備活動不充分,沒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方法,在疲勞的時候還堅持活動等方面導致體育安全問題頻發(fā)。
3.2.1 建立安全保障機制 學校對學生的安全問題要高度重視。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機制,使安全教育可操作化并落實到體教學實踐中。首先,學校應開設安全教育選修課,并傳授一些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辦法。讓學生掌握安全知識、有效的方式、途徑。例如,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如何調整呼吸和節(jié)奏,才能克服耐力項目中的“極點”,防止發(fā)生頭暈、摔傷、貧血的現(xiàn)象。其次,學校要加強對體育教學的督察,完善學校體育安全問題的責任制度。最后,學校要建立一套應急預案,提高處理意外事故的效率,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校醫(yī)對于在體育課中產生的擦傷、扭傷、韌帶拉傷、中暑等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要有一套相應的急救措施和處理辦法,因此,這就要求學校醫(yī)護室的相關醫(yī)療設施要配置齊全,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減輕學生的傷害,減少事故對學校的干擾和影響。
3.2.2 提高教師的體育專業(yè)素養(yǎng) 體育教師是課程改革的主力軍,他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直接關系到體育課程開展的深度和廣度,關系到學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一般包括職業(yè)素養(yǎng)、知識素養(yǎng)、技能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四個方面。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師德素養(yǎng)。師德素養(yǎng)是教師素質的核心,要求教師要有很強的責任心,要主動關愛學生、熱愛學生。知識素養(yǎng)要做到“資之深,則左右逢源”,基于高中模塊選項教學,全面掌握和理解教材的價值和運用,注重對體育安全問題的診斷和策略研究,做到學以致用。技能是體育教師的生存之本,教師不僅要了解運動損傷的處理與預防,還要有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學??梢酝ㄟ^模擬現(xiàn)場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和掌握有效的處理方式,減少事故的發(fā)生率。
3.2.3 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 由于學校體育課程與生命安全教育目的具有相似性和統(tǒng)一性,因此在學校體育中實施安全教育十分可行。安全意識教育是個人對體育鍛煉安全性的普遍認知,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的安全意識能反映出不同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差異性。一個人首先在心理上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在活動中盡量避免一些意外傷害的產生。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學生體育安全意識形成的重要途徑。學校可以開展靈活多樣的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的合作體系,促進體育安全教育取得成效。在課上體育教師要讓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運動理念,防止學生出現(xiàn)思想麻痹大意的情況。在課中,不少學生在運動時會出現(xiàn)胸悶、心慌、惡心等情況,學生往往認為這是正常現(xiàn)象,體育教師要提醒身體不適的學生到場外休息。教師要留意一些特質學生的身體狀況,如果學生不適,要立即報告,以便做適當?shù)陌才藕吞幚怼?/p>
研究高中體育教育存在的安全問題旨在提前預防,并有效地處置體育教學、體育比賽、課外體育活動中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確保事故處理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切實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維護學校和社會的穩(wěn)定。
[ 1 ]王海燕.中學體育課安全防范措施與應急處理介紹[ J ].體育教學,2011(10):40-41.
[ 2 ]王鵬.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D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 3 ]王子樸,李曉天.我國學校體育實行生命安全教育的發(fā)展研究[ 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32(1):110-114.
G807.3
A
1674-151X(2017)10-091-02
投稿日期:2017-08-10
2016年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十二五規(guī)劃”滾動課題(中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安全問題的影響因素研究)階段性成果(編號:Y2016580)。
張明明(1983~),中教一級,碩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