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偉 陳明慶 胡甘霖 (重慶市渝中區(qū)人和街小學,400015)
在游戲中玩 在游戲中學
——《“8”字跳長繩——進繩時機與動作游戲》一課的設計思路與呈現
趙新偉 陳明慶 胡甘霖 (重慶市渝中區(qū)人和街小學,400015)
筆者執(zhí)教的三年級《“8”字跳長繩——進繩時機與動作游戲》一課在第七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并獲得現場展示資格?,F將展示課的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與大家進行交流。
1.設計理念。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根據“在小學階段,要注重體育游戲學習,發(fā)展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的教學要求進行設計,并將動作技能分解并融入游戲中。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引導學生學與練,促使學習掌握動作技能;通過規(guī)則的遵守,培養(yǎng)良好行為;通過參與效果的評判,提升學習方法和能力;通過參與游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教材分析?!?”字跳長繩動作分為搖繩和跳繩兩個動作,搖繩是“8”字跳長繩動作的重要動作,必須先讓學生學會有節(jié)奏的搖繩,才可以學習跳繩技術。跳繩技術包括進繩、繩中動作和出繩3個動作,在這3個技術動作中,進繩是跳繩的重要技術,進繩時機的把握是跳繩技術的教學重點。進繩對于學生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部分學生看到搖起來的繩會擔心打到自己,本課將在搖繩過程中不可控的繩用可控的小棍替代,從而讓學生消除了擔心被繩打到的心理。
3.學情分析。學生是鄂爾多斯市康巴什第五小學的三年級學生,男女各20名;課前通過與該班體育教師的交流得知,在二年級和三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并能完成兩人搖繩動作。
4.設計思路。根據對教材和學情的深入分析,應擺脫直接用長繩進繩的教學限制,這種方法對于學生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部分學生看到搖起來的繩生怕打到自己而不敢進去。筆者根據學生喜歡游戲的心理特點,以游戲的方法作為本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游戲設計針對本節(jié)課核心內容——進繩時機,由易到難設計了3個與通過時機有關的游戲,即,“過自動閘門”游戲→“過卷簾門”游戲→“穿越封鎖線”游戲,一步一步讓學生掌握進繩時機,避免因沒有過渡,直接開始學習進繩而擔心被繩打到的恐懼心理。通過將游戲的趣味性和層層遞進的變化充分地融合,使學生自己在實踐中逐步掌握進繩時機,從而既提高學生主體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力,同時以游戲為載體達成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多元目標,讓學生能在參與游戲的活動中說出進“門”的最佳時機。
“過自動閘門”游戲是讓學生建立動作時機概念的簡單游戲,同時融入了跳長繩的相關技術動作,達到熱身效果的同時,通過參與游戲體驗使學生建立時機的概念和運用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團隊合作學習和培養(yǎng)學習能力。在練習過程中,既有個體學練也有合作學習,體現了“人和”精神。
“過卷簾門”游戲根據跳長繩進繩的技術特點,用小棍模擬繩的動作,從之前單人搖變?yōu)殡p人搖,利用小棍能夠控制速度的特點,降低通過的難度。同時,要求學生從側面進入,使學生掌握并不斷鞏固進繩時機和路線,并在一次開關門的時間內就安全通過。此外,在游戲中也設計了比賽內容,以促使學生體能與技術的提升。在各個游戲中擔任“掌門人”時,學生要能做出節(jié)奏統(tǒng)一、勻速、稍慢的“開關門”動作;學生通過大量的“掌門”“過門”和“過索橋”的練習,發(fā)展了節(jié)奏感、上下肢力量和協調性;在小組闖關游戲過程中,能對同伴的“掌門”和“過門”動作是否正確或成功做出判斷。在各種“過門”練習中,能逐步找準時機,果斷做出判斷,勇敢地完成練習。每個小組的成員能協同合作、團結一致地為小組創(chuàng)造成功?!按┰椒怄i線”是把握時機和通過動作更高級別的游戲,讓學生從通過小“棍”過渡到通過“繩”,為下節(jié)課進繩跳作好鋪墊。
由于是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中上課,還有很多教師觀看,再加上授課教師也是“新老師”,學生不免有些緊張,“看誰反應快”游戲就是為了讓學生快速進入上課狀態(tài)。游戲方法:當教師直臂上舉時學生蹲下,當教師直臂向下時學生站起。在游戲活動中,通過教師無規(guī)律的變化,使學生在玩游戲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全身心地進入了上課狀態(tài)。
當學生在進行繞場地自然地形熱身跑時,教師在學生的跑步路線上拿著2根小棍,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在身體兩側上下揮動,形成“自動閘門”,突然宣布第1關“過自動閘門”游戲,讓學生在跑步的同時擇機通過“自動閘門”,以過“自動閘門”時身體不碰到小棍為闖關成功,反之則為失敗。練習中,要求學生不推擠同伴,有序地進行游戲,教師則用鼓勵的評價語言讓更多的學生安全通過。當全班學生都玩過2次游戲后,增加至8個“門”——各個學習小組的第1位學生到小組練習場地的位置拿起小棍,隨音樂節(jié)拍器的節(jié)奏擔當“掌門人”(手持小棍在體前上下揮動),其他學生繼續(xù)跑步并依次通過每一個門,看誰能闖關成功,要求學生有序地進行游戲,2輪過后交換“掌門人”,游戲繼續(xù)。
教師在學生玩游戲過程中,首先評價“掌門人”是否合上了節(jié)拍器的節(jié)奏,其次評價闖關的學生是否過關,提示大家邊游戲邊思考“過門”的時機。“過自動閘門”游戲是讓學生建立動作時機概念的簡單游戲,同時融入了跳長繩的相關技術動作,既達到熱身準備的效果,又使學生建立起了“進門”時機的概念。
進入第二關“過卷簾門”游戲,由2名學生協助教師進行示范與講解,游戲方法為2名學生面對面站立并用小棍作“門”,模仿搖長繩的方法直臂勻速并隨節(jié)拍器的節(jié)奏協同在體前劃圓,形成長繩搖動的軌跡,其他學生從側面擇機通過且不得碰到“卷閘門”。
學生掌握游戲方法和規(guī)則后,開展小組間對抗比賽,以小組成員成功人數的多少判定名次。對抗游戲結束后,請學生說出自己游戲成功的方法,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和討論,初步達成進“門”時機的共識——小棍觸地時為最佳時機。
“過卷簾門”游戲是根據跳長繩進繩的技術特點,用小棍代替繩,從單人搖變?yōu)殡p人搖,利用小棍能夠控制速度的特點,降低通過的難度。
學生帶著自己總結成功的過“門”方法進入第3關——“穿越封鎖線”游戲。游戲方法:小組內2名學生勻速、慢節(jié)奏搖繩,搖繩方向一致,其他學生從側面按照地面箭頭方向,擇機通過且不得碰到繩,以“8”字路線進行組內練習,游戲規(guī)則和游戲要求同前。
在游戲過程中,提示學生邊游戲邊思考:成功過關的方法是什么?通過小組內討論,小組代表發(fā)言,最后達成共識——繩觸地時為進繩的最佳時機。
最后進行“闖關英雄聯盟”的大比拼,從音樂響起到結束期間,安全通過12次以上的小組被評為“闖關英雄聯盟”稱號。在比賽中教師用語言引導學生互幫互學,提示同伴進繩的時機,爭取闖關成功。
“穿越封鎖線”游戲是把握進繩時機和通過動作難度較高的游戲,學生由過小棍過渡到過繩,進繩方向、搖繩路線與跳長繩一致。最后讓學生體會了跳長繩動作,效果較好。有34名學生都能完成跳長繩,說明通過本節(jié)課的游戲練習,大多數學生自己找到了進繩的最佳時機。
“過索橋”是發(fā)展學生上肢和腰腹力量的體能游戲,游戲方法是采用手和腳橫向爬行的方式,快速通過用繩搭成的“索橋”,比賽規(guī)則要求除了手、腳之外身體其他部位不能觸地,2輪過后不犯規(guī)的小組獲勝。通過用“單索橋”向“雙索橋”和由比犯規(guī)次數向比完成速度的變化,激發(fā)學生參與游戲的興趣和積極性,達到發(fā)展學生體能的目的?!斑^索橋”是充分利用本節(jié)課場地器材而設計出來的學生較喜歡的游戲,學生在愉悅的游戲中,有效地發(fā)展了上下肢和腰腹的力量、靈敏等素質,同時還發(fā)展了學生的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