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璽章
(黑龍江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8)
淺談青少年運動訓練疲勞以及恢復
黃璽章
(黑龍江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8)
體育是一項需要良好身體素質,配合科學訓練的競技類活動,也是一項需要投入大量體力精力的活動。青少年由于處于身體的生長發(fā)育階段,適當?shù)捏w育訓練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可是,一旦由于某些因素,例如:帶病訓練或者是一味追求巨大的訓練量等都容易使其疲勞,危害其健康,影響運動訓練的進行,因此,怎樣把握青少寧運動訓練的度,在保證青少年們的健康的前提下,提高訓練成效是值得思考的。而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及時發(fā)現(xiàn)疲勞狀態(tài)并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他們盡快恢復,只有這樣才能既保證青少年們的健康狀態(tài),又保證訓練順利進行,取得好的訓練效果。
青少年 訓練疲勞 訓練恢復
根據(jù)調查顯示,由于對青少年訓練疲勞產生的原因分析不準確,不能及時恢復是造成運動損害的重要原因,尤其在開展青少年運動訓練時,因對訓練的運動量、負荷強度、訓練時長等缺乏科學掌控,導致青少年們處于過度疲勞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訓練的正常進行。而應當注意的是青少年運動訓練產生疲勞的原因因人而異,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體能方面、心理方面以及身體健康狀態(tài)方面,找到引起青少年運動訓練疲勞的主要原因,采用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恢復方法來緩解疲勞的狀態(tài),從而保證運動訓練科學合理的持續(xù)進行下去,最終取得好成績,這對我國實行體育強國及人才強國有積極作用。
近年來,在運動訓練中,科學訓練這一觀念,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對疲勞與恢復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我們都知道運動訓練過后感到疲勞是正常的生理反應,這種生理反應并不僅僅出現(xiàn)在運動訓練后,在學習、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出現(xiàn)疲憊的感覺。但是不能因為疲勞是常規(guī)現(xiàn)象就不予理睬,應該重視及時恢復的作用和意義。疲勞狀態(tài)下的青少年繼續(xù)訓練不僅不會取得好成績,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必須重視運動訓練疲勞的恢復工作,采用多元化的科學方法,及時恢復疲勞,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tài)。
2.1 體能原因
體能疲勞主要是在運動訓練中,由于肌肉的過度使用所造成的,科學的解釋是青少年們在運動訓練后,身體內的乳酸與二氧化碳會在血液中大量增加,使身體感到疲乏無力,而運動訓練中經常會消耗青少年們的大量體能,甚至可能會對身體產生一些傷害,因此,青少年們在訓練之后一旦出現(xiàn)疲勞狀態(tài),應立即采取措施,緩解癥狀,恢復體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2.2 心理原因
眾所周知,心理健康的與否意義非常重大,不僅體現(xiàn)在運動訓練方面,更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而運動訓練后的心理疲勞是由青少年的感情及心理狀況共同影響的。青少年們正處于身體及心理發(fā)育的重要階段,情感方面敏感而脆弱,而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是堅持一邊進行文化課學習,一邊參加運動訓練,這就導致了青少年們的壓力增大,再加上,一部分人熱衷于提高成績,忽略身體狀況等,長期如此,都會造成心靈的疲憊,因此,心理疲勞與否對運動訓練能否正常進行有著重大意義。
2.3 病理方面
正常來說一旦生理機能出現(xiàn)問題,人就會生病,而在生病期間人的反應能力、體力等都達不到以往的正常水平,也就無法正常訓練,例如:在運動訓練后感到頭暈、心慌、氣短甚至暈厥的往往都是病理疲勞,這一疲勞應引起教練及個人的足夠重視,否則會出現(xiàn)嚴重后果。
那么如何鑒定青少年在運動訓練后的狀態(tài),可以通過細致的觀察以及科學的指標來判斷分析。下面就來簡析一下以下兩種方法。
3.1 觀察法
一般來說,教練應在運動訓練后,仔細觀察青少年的身體反應,比如:是否有臉色不好、眼睛黯淡無神眼神、身體反應不靈敏、體能下降、脾氣反常等表現(xiàn)。
3.2 指標判斷法
指標判斷法主要是通過對運動訓練后的主晨脈、血紅蛋白、血尿素、尿蛋白、尿膽原等指標的判斷來鑒別疲勞與否,比如:是否在運動訓練后心率加快,血紅蛋白指數(shù)明顯降低,紅細胞指數(shù)也大幅下降。
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中的重要時期,是身體與心理飛速發(fā)展的時期。因此,必須科學合理地采用運動訓練恢復方法,從而保證青少年的身體與心理都能健康發(fā)展,下面就來分析以下方法。
4.1 睡眠休息法
人們可以通過睡眠來補充能量,增強抵抗力,促進正常的生理發(fā)育并使身體得到休息。因此,睡眠休息是一項有利于身體疲勞回復的活動,如果在進行了大量運動訓練后,沒有充足的睡眠,那么身體機能不能有效休息,也就無法恢復疲勞狀態(tài)。有證據(jù)表明,人類最佳的睡眠時間是在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這段時間內,
因此,青少年在運動訓練后想得到休息恢復,就必須保證在最佳睡眠時間內,已經入睡并進入深度睡眠,確保后續(xù)訓練正常進行。
4.2 針灸按摩
按摩與針灸等傳統(tǒng)方法是有中醫(yī)理論為指導的科學方法。通過針灸、按摩能夠降低肌肉在運動訓練后的損傷,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神經的活性來快恢復疲勞,而且見效迅速。比如:在運動訓練過程中,青少年常會出現(xiàn)肌肉拉傷等現(xiàn)象,此時,就可以充分發(fā)揮針灸按摩的功效,而且,按摩這一技能只要掌握重點,青少年們在運動訓練后甚至可以互相按摩,緩解疲勞癥狀。
4.3 音樂療法
一首好的音樂可以使人感到放松,在運動訓練后,感到疲勞時,選擇一首好聽的音樂可以對恢復疲勞起到輔助作用。
4.4 沐浴療法
通過沐浴,青少年運動訓練后可以舒緩身體的不適。這也是最簡單的恢復疲勞的方法之一。在溫度適宜的熱水中,青少年們的身體可以放松,代謝功能可以得到調整,身體肌肉的興奮狀態(tài)也可以緩解。在外國的相關研究結果中可以了解到,人在運動訓練后身體中平均每百毫克血液中含有30%的乳酸,但在43℃的溫水中沐浴10 min后,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下降到了7%左右,如果沐浴0.5~1 h,則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已經徹底恢復到了訓練之前的標準。但是由于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一樣,這一方法還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以后再正確運用。
4.5 補充營養(yǎng),合理膳食
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重要階段,本就需要大營養(yǎng),再加上大量的運動訓練,更應該科學地利用營養(yǎng)物質來補充訓練的消耗,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恢復訓練后的疲勞狀態(tài),促進運動成績的提高。
總之,在制定訓練計劃時應采用科學方法,合理安排訓練強度、訓練時間等,減少因安排不合理而產生的身體及心理的疲勞,并且應重視青少年運動訓練后的疲勞恢復問題,采用正確的方法來緩解不適,還應該適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以消除在運動訓練中產生的挫折情緒。教練應不斷分析訓練負荷程度,青少年的表現(xiàn),將訓練負荷產生的疲勞與恢復緊密切換,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應,不斷提高運動水平。應將恢復訓練作為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要善于觀察運動員臉色、唇色、情緒、食欲、排汗和睡眠狀況。運動訓練是提高成績的基石,恢復訓練是保證訓練暢通的途徑。
[1]王標.比賽教學法在網球普修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2.
[2]王標,竇均林.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設計[J].當代體育科技, 2015,5(20):80-81.
[3]王標.學校體育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4):97-98.
G808
A
2095-2813(2017)04(b)-005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