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辛迎喜,馬 超
(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
青少年籃球裁判員手勢訓練淺析
張 磊,辛迎喜,馬 超
(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
裁判員手勢是籃球規(guī)則的一部分,貫穿比賽的始終,是臨場裁判員、運動員、教練員、記錄臺之間溝通的紐帶和聯(lián)絡的信號,是裁判員臨場執(zhí)裁的語言,是優(yōu)秀籃球裁判員必備的基本功之一。青少年作為籃球裁判員隊伍的后備力量,具有較高的可塑性、較強的學習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他們的發(fā)展對于裁判員梯隊的建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本文根據(jù)青少年裁判員的特點,建議著重對基本功進行訓練,特別是通過手勢操的練習對青少年裁判員的氣質(zhì)、形體和手勢逐步完善。本文旨在為初級籃球裁判員的培養(yǎng)提供參考。
在《籃球規(guī)則》中有63個規(guī)定手勢,貫穿籃球比賽的全部,主要分為:比賽時鐘信號、得分、暫停和替換、提供信息、違例、隊員號碼、犯規(guī)的類型、特殊犯規(guī)、向記錄臺報告罰則、罰球管理十大類。本文通過對這些手勢做出規(guī)范描述,使初學者在學習的時候有更加明確的目的性。
以下均以右手為主。
(1) 1分:右手在體側(cè)上舉伸出1指(食指),后手腕下扣。(2)2分:右手在體側(cè)上舉伸出2指(食、中指),后手腕下扣。(3)3分:試投——右手在體側(cè)斜上舉伸出3指(拇、食、中指);遠投3分——右手上舉不動,左手同右手動作。
(1)違例停止計時鐘:右手上舉五指并攏,手心朝前,右手掌面與面部在同一水平面。(2)犯規(guī)停止計時鐘:右腳向前方邁出半步,身體前傾,同時左手成拳上舉手臂微屈,拳心向左。(3)計時開始:右臂上舉成停止計時鐘(違例)手勢,后直臂快速下放至側(cè)平舉,直至與地面平行。
(1)帶球走:兩臂屈臂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雙手握拳拳心朝下,小臂相互平行,雙臂向前轉(zhuǎn)動2~3周。(2)兩次運球:雙手在體前屈臂五指并攏,手心朝下,兩手間距一拳,在體前交替輕拍3~4次。(3)攜帶球:右臂曲肘與身體右側(cè)斜前方,五指并攏微屈手心朝上,半轉(zhuǎn)手掌2~3次。(4)3秒鐘:右手伸出3指(拇、食、中指),中指指向正前方,手心朝左。(5)5秒鐘:右臂前舉抖腕伸出五指(五指分開),掌心向前,中指與眉同高,肘關節(jié)微屈。(6)8秒鐘:兩臂前舉抖腕,右手伸出五指(五指分開),左手伸出3指(拇、食、中指),中指與眉同高,兩手間距約10 cm,肘關節(jié)微屈。(7)24秒鐘:右臂上舉五指并攏微屈輕點右肩2~3次。(8)球回后場:右手于胸前身體右側(cè),伸出兩指(食、中指),指向地面,于身前擺動小臂。(9)故意腳球:右手向下伸出食指指向右腳尖,同時右腳腳尖蹺起,兩眼目視手指方向。
(1)拉人:兩臂微屈于腹前,左手握拳拳心朝下,同時右手緊握左手腕。(2)阻擋:雙手叉腰,拇指向后,其余四指并攏在前。(3)推人:雙手屈臂于胸前,與面部保持同一水平面,掌心向前五指并攏,掌距約兩拳,然后雙掌向前推出至直臂。(4)用手推擋:右手五指并攏,手心朝前,右臂彎曲左手握右手手腕將右手推出至直臂。(5)非法用手:左手握拳與胸前,拳心向下,右手握拳,拳眼向上擊左手腕,兩手交于胸前半臂。(6)帶球撞人:左手五指并攏立掌于胸前,右手握拳,拳心向內(nèi)擊左手掌心。(7)對手的非法接觸:左手握拳,拳心朝左,左臂屈肘與眼同高,距離眼睛30 cm,同時右手五指并攏手心朝下,輕砍左小臂。(8)過分揮肘:右手握拳,肘部快速向右斜上45。頂出。(9)擊頭:身體保持正直,右手五指并攏立掌,屈肘用右手掌根部輕觸耳上頭部。
(1)雙方犯規(guī):兩手握拳經(jīng)體側(cè)上舉微屈,拳心向前,并略寬于肩,兩手做揮拳交叉2次。(2)技術犯規(guī):兩手臂經(jīng)身體兩側(cè)前舉于胸前,右手五指并攏手心朝下,同時左手五指并攏抵住右手掌心,手心朝右成“T”字。(3)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guī):兩手經(jīng)體側(cè)上舉右手握拳,拳心朝前,左手握住右手腕于頭頂上方,兩臂微屈。(4)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guī):兩手經(jīng)體側(cè)上舉握拳,拳心相對,兩拳相距20 cm,兩臂微屈。
(1)0。左、右手示號碼:0(左、右臂微微屈臂前舉兩手掌心相對拇指、食指左右相接成圓形)。(2)6。右手伸出五指(五指分開),左手伸出一指(食指),掌心向前,指尖與眉同高,兩手間距約與肩同寬,肘關節(jié)微屈。(3)10。左、右手同時伸出五指掌心向前,指尖與眉同高,兩手間距約與肩同寬,肘關節(jié)微屈。(4)11。兩臂前舉抖腕,右手成拳拳眼向左拳心向前,左手伸出一指(食指),指尖與眉同高,兩手間距約與肩同寬,肘關節(jié)微屈。(5)16。右臂前舉手背朝前伸出一指(食指)中指與眉同高,后右手翻轉(zhuǎn)手心朝前伸出五指(五指分開),同時左手前舉抖腕伸出一指(食指),掌心向前,指尖與眉同高,兩手間距約與肩同寬,肘關節(jié)微屈。(6)26。右臂前舉手背朝前伸出兩指(食、中指)中指與眉同高,后右手翻轉(zhuǎn)手心朝前伸出五指(五指分開),同時左手前舉抖腕伸出一指(食指),掌心向前,指尖與眉同高,兩手間距約與肩同寬,肘關節(jié)微屈。(7)96。兩臂前舉抖腕,右手伸出五指(五指分開),左手伸出四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拇指內(nèi)扣雙手手掌背向前,中指與眉同高,兩手間距約與肩同寬,肘關節(jié)微屈,后右手翻轉(zhuǎn)伸出五指(五指分開),同時左手前舉抖腕伸出一指(食指),掌心向前,指尖與眉同高,兩手間距約與肩同寬,肘關節(jié)微屈。
(1)替換:兩前臂于胸前交叉,雙手五指并攏,手心朝外。(2)招呼入場:右手五指并攏,手心朝上,向右前方伸出,手臂微屈,后將小臂擺向身體,平行于軀干。(3)暫停:兩手臂經(jīng)身體兩側(cè)前舉(于胸前),左手五指并攏手心朝下,同時右手伸出1指(食指)手心向左,抵住左手掌心并成“T”字。(4)媒體暫停:雙手握拳,屈雙臂于胸前,拳心朝前,兩臂同時打開成側(cè)平舉,雙手握拳,拳心朝前。
(1)取消得分,或比賽資格:屈雙臂重疊于胸前,右臂在上雙手五指并攏手心朝下。(2)可見的計算:右臂屈肘,大臂與身體成水平,平行于地面,右手五指并攏于右肩一拳之隔,后小臂繞肘關節(jié)轉(zhuǎn)動至右臂成側(cè)平舉,此動作環(huán)節(jié)完成為1秒。(3)交流:右手大拇指朝上于體前,手臂微屈。(4)計時鐘復位:右臂上舉微屈,右手伸出1指(食指),食指伸直指尖順時針畫圈。(5)比賽方向和/或出界:右手伸出兩指(食、中指)并攏向正后方,手臂側(cè)平舉與肩略成水平,拳眼向上,兩眼目視手指方向。(6)爭球/跳球情況:雙臂伸直前舉,雙手均伸出1指(拇指)朝上。
(1)沒有罰球的犯規(guī)后:右手伸出兩指(食、中指)并攏向正后方,手臂側(cè)平舉與肩略成水平,拳眼向上,兩眼目視手指方向。(2)控制球隊犯規(guī)后:右手握拳揮向右側(cè)拳心朝前,右臂成側(cè)平舉,手臂與肩成水平,拳眼向上,兩眼目視手指方向。
1次罰球:右臂前舉抖腕伸出1指(食指分開),掌心向前,中指與眉同高,肘關節(jié)稍屈。2次罰球:右臂前舉抖腕伸出2指(食、中指分開),掌心向前,中指與眉同高,肘關節(jié)稍屈。3次罰球:右臂前舉抖腕伸出3指(拇、食、中指分開),掌心向前,中指與眉同高,肘關節(jié)稍屈。
(1)前導裁判。1次罰球:右臂前平舉,伸出1指(食指),手心朝左。2次罰球:右臂前平舉,伸出2指(食、中指),手心朝左。3次罰球:右臂前平舉,伸出3指(拇、食、中指),手心朝左。
(2)追蹤裁判和中央裁判。1次罰球:右臂上舉微屈,右手伸出1指(食指)。 2次罰球:雙臂上舉微屈,雙手五指并攏。3次罰球:雙臂上舉微屈,雙手均伸出3指(拇、食、中指)。
以上所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常見籃球裁判員手勢規(guī)范動作,青少年籃球裁判員可以通過規(guī)范動作組合起來反復練習,掌握正確的手勢動作是扎實裁判員基本功的第一步。只有勤加練習、多模仿、多臨場執(zhí)裁,才會成為一名基本功扎實的裁判員,通過日后場次的積累可以由量變轉(zhuǎn)化為質(zhì)變,逐漸蛻變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籃球裁判員。
G841
A
1674-151X(2017)03-104-02
2017-01-10
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yè)課程改革項目(內(nèi)涵建設)經(jīng)費資助。
張磊(1982~),講師。研究方向:籃球訓練,競賽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