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佶
(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yè)學校 江蘇無錫 214513)
高校啦啦操訓練中凝聚力的培養(yǎng)和方法①
包佶
(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yè)學校 江蘇無錫 214513)
高校教育在近些年的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明顯的轉變,很多內容的訓練和實施,都是為了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在豐富多彩的學習過程中,強化個人的競爭力和團隊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在大型比賽當中,啦啦操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在凝聚力的培養(yǎng)上做出積極努力,可以促使團隊取得更好的成績,并且最大限度地鼓勵個人發(fā)展。文章就此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高校 啦啦操 訓練 凝聚力 培養(yǎng)
啦啦操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雖然啦啦操在我國開展的時間較短,但是它深受國人的青睞。目前,很多高校在大型比賽當中,啦啦操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在凝聚力的培養(yǎng)上做出積極努力,可以促使團隊取得更好的成績,并且最大限度地鼓勵個人發(fā)展。啦啦操實際上是一種運動健身的運動項目,頗受高校女生的青睞。通過啦啦操可以塑造女性的形體美,還可以愉悅心情。因為啦啦操融合了健美操、體育舞蹈、體操的動作,啦啦操將音樂、舞蹈和娛樂集于一體,在展現(xiàn)青春活力的同時還體現(xiàn)著團隊的精神。雖然啦啦操在我國的起步較晚,但是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與國外的發(fā)展相比較,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理論方面更是欠缺,關于啦啦操方面的研究較少。啦啦操起源于美國,在我國最初還是一種體育運動吶喊助威的一種形式。例如:在大型籃球比賽中場休息的時候,經(jīng)常有啦啦操表演。隨著社會的變化演變成了一項具有表演性與完整性的體育運動和競技項目,以多種多樣的舞蹈元素為基礎,結合音樂和道具展示平衡立轉、跳躍和踢腿等高難度動作的團隊項目,其彰顯了青春的氣息,展示著時代的動感,豐富著校園文化,并逐漸地在校園中推廣起來。相對而言,啦啦操雖然看起來是比較簡單的訓練項目,但是在真正實施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合理的模式來完成,否則很有可能會造成相反的效果,對于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是非常不利的。我國高校在訓練啦啦操的過程中,針對凝聚力十分看重,要求大家共同努力來完成動作和理念的傳播,給予比賽團隊更多的鼓勵,實現(xiàn)賽事的精彩升級。
在啦啦操的團隊中,凝聚力是主要的。在個人因素方面,在高校的啦啦操團隊中,如果隊員之間的性格、愛好和價值觀方面比較相似,那么隊員之間很容易達成共識。隊員之間相互鼓勵和支持,從而促進凝聚力的增強。但是如果隊員之間的性格和愛好有著較大的差距時,很難建立較強的凝聚力。
在一個團隊中,成員與成員之間、成員與團隊之間的目標完全統(tǒng)一時,團隊才能具備更強大的凝聚力。而高校啦啦操訓練隊只有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一致性,才能形成高度認可的目標團隊,進一步促進團隊凝聚力的培養(yǎng)。當高校啦啦操團隊形成良性的內部競爭時,團隊成員間的負面情緒才會降至最低,此時團隊內的成員才會不計較個人恩怨和個人利益,從而產生強有力的團隊凝聚力和團隊精神。良性的團隊內部競爭能激發(fā)運動員的積極性,而他們在競爭壓力的迫使下,也會增加相互鼓勵和彼此合作的次數(shù)。在高校啦啦操訓練中,團隊成員和成員人數(shù)的變動,都會對成員間的交流和了解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進而就會降低訓練的效率。倘若一味地發(fā)展團隊人數(shù),則會阻礙團隊社交凝聚力和任務凝聚力的良好有序發(fā)展,因而要合理控制訓練隊的人數(shù),盡量減少旁觀者數(shù)量,爭取讓多數(shù)運動員擁有比賽資格。
假如教練和啦啦操隊員不能相互尊重,這樣就很難形成較強的凝聚力。所以,教練員和隊員之間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相互共容的條件下,教練員對隊員的進步或者取得的成功要及時肯定,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這樣才能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在管理方面,教練員要完善人才激勵、獎勵機制,能夠提高團隊成員的滿意度,還能夠增加他們訓練的動機,提高訓練效率和質量。
高校啦啦操在訓練過程中,想要讓凝聚力的培養(yǎng)朝著共同的方向來完成,一定要清楚團隊的目標。從近幾年的發(fā)展來看,啦啦操的效果能夠充分反映出教師的水平,對高校的教學態(tài)度也能夠做出直接反饋。因此,如果啦啦操的團隊目標不清晰,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學習和鍛煉,雖然在表面上是共同完成,但實際上肯定達不到特別好的效果。建議在團隊目標的確立上,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第一,隊長必須與訓練人員及時溝通,讓大家知道凝聚力的作用,起碼要達到求同存異的目標。第二,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求每一個人都樹立個人目標,在達到個人目標的同時,不影響團隊目標的實現(xiàn)。啦啦操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但也是團隊的一份子,所以,應該將團隊目標放在第一位。第三,對于啦啦操的人員排列和模式變換,要多進行一些嘗試,不要總是按照守舊的方法來完成,要對個人的身體高度、特點等充分利用。
高校啦啦操的凝聚力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方式。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凝聚力與大家的情緒和人際關系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如果僅僅是按照生硬的標準來完成,肯定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在團隊內部造成強烈的沖突,在真正的賽事進行過程中,這種沖突的體現(xiàn)會非常明顯。因此,考慮到高校啦啦操訓練的特點和內容,應注重團隊成員之間的有效互動,這樣就可以在凝聚力的提升方面,達到循序漸進的效果。首先,需要對團隊成員內部之間的人際關系、矛盾等做出了解和調節(jié),起碼不能在關鍵時刻出現(xiàn)問題。其次,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應加強共同做游戲、共同探討,讓每一個人都發(fā)表意見與看法,得到應有的尊重與認可,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取得互動效果,互相之間的了解也比較深刻。第三,對于隊形的排列和優(yōu)化,應充分考慮到個體之間的配合效果,有些人配合較好,有些人配合較差,應適當做出調整。
經(jīng)過上述幾項方法的實施,高校啦啦操的凝聚力能夠得到良好的提升,但是為了長遠的打算考慮,還是應該建設獎勵與激勵體系。簡單而言,高校啦啦操的團隊、個人,都希望獲得一定的認可,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激勵效果。因此,我們可根據(jù)賽事特點,或者是啦啦操的整體表現(xiàn)、個人表現(xiàn)等,設定差異化的獎勵與激勵體系,不斷地去鼓勵大家更好提升凝聚力,這樣不僅全隊都可以獲得較好的成績,同時在個人的表揚上也比較突出,能夠在內部干預上,保持在良性循環(huán)的狀態(tài)。
本文對高校啦啦操訓練中凝聚力的培養(yǎng)和方法進行討論,現(xiàn)階段的教育工作開展,表現(xiàn)為較大的進步狀態(tài),啦啦隊的凝聚力提升非常明顯。日后,應盡量選擇多元化的方法進行訓練,在凝聚力的分析過程中,融入更多的動態(tài)影響因素,盡量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干預和控制,但不要對個人造成打擊或者批判,不要影響整體理念的發(fā)展。
[1]鄭重,馬鴻韜,孟憲君.關于優(yōu)秀健美操運動員表現(xiàn)力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132-134.
[2]畢學翠,鐘以濤.淺談競技健美操運動員表現(xiàn)力的提高與舞蹈訓練[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7(4):79-80.
[3]徐金陸,吳東方.培養(yǎng)和提高優(yōu)秀體育舞蹈運動員表現(xiàn)力的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S1):38-39.
[4]劉麗.體操類競技項目藝術表現(xiàn)力的理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5]蘇文革,李保安.影響競技健美操運動員藝術表現(xiàn)力的因素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04(1):8-10.
[6]邱亞君,吳麗華.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表現(xiàn)力及其培養(yǎng)[J].體育文化導刊,2003(9):36-37.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2.036
G806
A
2095-2813(2017)11(b)-0036-02
包佶(1982,4—),女,漢族,江蘇無錫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