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峰+林海悅+王夢昭+徐燦+劉偉+顧冰清
摘 要: 團務督導應規(guī)范制度,明確對象、內容和原則,建立專兼職督學相結合的督導隊伍,配備必要的督導設施,通過黨建帶團建、團干培訓、團委會和支委會、專項督導會等途徑,開展發(fā)展性、診斷性、評價性督導,提高高校團務工作的規(guī)范化、務實化和專業(yè)化。
關鍵詞: 高校團務 團務督導 督導模式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2015年7月6日至7日,中共中央召開群團工作會議。同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系列試點方案,由此,群團改革在全國全面鋪開。根據(jù)有關文件精神,本次改革主要解決群團組織機關化、行政化、娛樂化等問題,使群團組織工作更加貼近一線,工作更加務實。高校團委負責的青年學生人數(shù)龐大,在群團改革中應當建立督導機制,充分發(fā)揮督導的優(yōu)勢,起到帶頭和示范作用,使工作更加規(guī)范、務實和專業(yè)。
一、高校團務工作梳理
(一)團務督導對象、內容和原則
1.團務督導的對象
團務督導的主要對象是團務工作者,特別是各級團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其他相關人員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團務督導的對象,如各種學生組織負責人、社團負責人、社會實踐項目負責人、志愿者臨時領隊等。
2.團務督導的內容
《團章》規(guī)定,共青團的主要職能包括: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高校團委是高等院校先進青年學生的群眾性組織。從功能上講,高校團委的主要工作包括:思想引領、素質拓展、權益服務和組織提升。從具體工作看,高校團委的主要工作包括:活動開展、骨干培訓、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等。
活動開展方面,高校團委主要負責:活動策劃、活動宣傳、組織青年參加、總結與反饋等。骨干培訓方面,高校團委主要負責:方案制定、學員選拔、效果評估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方面,高校團委主要負責:項目指導、平臺搭建、過程管理等。除此之外,高校團務工作還包括一些經(jīng)常性的日常事務,如團員年統(tǒng)、團員發(fā)展、團組織生活、推優(yōu)入黨等。
團務督導內容應當覆蓋高校團委以上主要工作職能,但不能太細,應當是框架性的,主要針對一些重要的工作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可以根據(jù)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團務工作中的一些共性問題開展專項督導。此外,團務督導應當有具體案例,針對具體問題或實際情況進行督導,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督導效果。
3.團務督導的原則
首先,團務督導要把握方向性。團務督導的重要目的是保證高校共青團工作堅定地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嚴格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因此,高校團務督導應時刻把控這個方向,保證所有工作不偏離大方向,暫時拿不準的可以事后討論或請示后再做出結論。
其次,團務督導要依法依規(guī)進行。團務督導應當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對相關工作進行督導,不能超越制度的范圍,不能干涉督導以外的工作。因此,相關部門應制定相關制度,保證團務督導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團務督導途徑
團務督導可以團體進行,也可以個別進行,相對來說,集體督導更加正式,效率也會更高些,集體督導可以通過黨建帶團建、團干培訓、團委會和支委會等途徑實現(xiàn),個別督導主要是專題督導,形式比較靈活。
1.黨建帶團建
黨建帶團建,主要用于上級黨委對高校團委的工作督導,通過黨建的隊伍和資源,對團務工作開展督導。黨建的隊伍和資源包括:黨校培訓、黨委會、黨課等。
2.團干培訓
團干培訓,主要用于團組織對團干部的工作督導。今后隨著高校團務督導的逐漸開展,在團干培訓中增加督導內容將成為一種趨勢。
3.團委會和支委會
利用團委會和支委會可以開展同級團組織之間或內部的團務督導。團委會和支委會是團組織非常重要的組織生活形式,通過團委會和支委會進行團務工作督導,將提升整個組織的思想水平和業(yè)務能力。
此外,團務督導還可以根據(jù)規(guī)范的督導制度進行專項、專題督導。
二、高校團務督導模式
(一)團務督導制度
2012年8月,國務院頒發(fā)《教育督導條例》(國務院令第624號)?!督逃綄l例》明確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對本行政區(qū)域內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督導。2015年2月,上海市頒發(fā)《上海市教育督導條例》。教育督導的工作目標是:督政、督學、評估檢測[1]。兩部教育督導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相繼出臺,說明教育督導的法律地位越來越明晰,國家對教育機構及其運行過程的管控越來越嚴格和規(guī)范。
高校應當在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指導下,加強對自身內部各部門和各項工作的督導,促進教育工作的規(guī)范性、公平性和有效性。高校團委作為和學生聯(lián)系最密切的部門之一,應當通過工作督導,不斷走向規(guī)范、務實和專業(yè)。這既是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又是高校團委自身建設的需要,更是廣大青年學生對高校團委的期望。
從時間角度,督導制度可以分為定期式、定向式和輪換式。定期督導是每間隔固定時間進行;定向督導是針對某些特殊崗位進行專門督導;輪換督導是根據(jù)機構部門設置,按照一定的次序,輪流對各部門、各崗位進行督導。
根據(jù)目標的不同,督導制度可以分為發(fā)展性督導、診斷性督導、評價性督導。發(fā)展性督導主要針對日常團務工作,主要目的是促進日常工作效率的提高,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診斷性督導主要針對專項團務工作,主要目的是發(fā)現(xiàn)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補短板;評價性督導主要針對某些特殊團務工作,主要目的是對工作做法和效果進行評估,確定其意義或價值。
(二)團務督導程序
團務督導的基本程序包括:制度、實施、修正、評估等。督導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為了保證督導效果,通常需要制定詳細的督導程序。然后根據(jù)督導程序落實,最后根據(jù)落實情況,對督導程序進行修正,對效果進行評估。endprint
詳細的督導程序包括督學隊伍的建立、督導內容的制定、督導目標的確立、督導評價指標的建立、督導工作總結等。在督導具體實施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情景和案例,需要制定更加詳細的實施程序,以保證督導程序的規(guī)范、有效。
根據(jù)工作方向的不同,團務督導程序可以分為橫向督導、縱向督導和側向督導。橫向督導,主要是同級團組織之間或團組織內部的互相督導,可以用自己擅長的部分對別人不擅長的部門進行督導;縱向督導,主要是上級團組織對下級團組織的督導,對下級團組織的工作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提高工作成效;側向督導,主要是團組織對其他組織的督導,或其他組織對團組織工作的督導,如黨委對團委、團委對其他部門等,都是高校團務督導的組成部分。
三、高校團務專業(yè)化發(fā)展
根據(jù)有關文件精神,高校團務工作應當向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可以通過督導隊伍和督導設施的建設,逐步使高校團務工作專業(yè)化。
(一)督學隊伍建設
督學隊伍建設是高校團務工作專業(yè)化的必然選擇。在某些高校,團務工作缺少學科和專業(yè)支撐,雖然工作經(jīng)驗豐富,但在專業(yè)化道路上舉步維艱。這可能和目前高校學科布局有一定的關聯(lián),而高校學科布局調整時間很長,不可一蹴而就,高校團務工作的專業(yè)化必須另辟蹊徑。因此,督導制度的建立和督學隊伍的建設,可能是高校團務專業(yè)化的最佳選擇和最有效途徑。
督學隊伍的建立應當有充分的依據(jù),高校應當有完善的制度,對督學的選拔招募、資格條件、專業(yè)背景、任職時間、工作職責、退出機制、考核評定等進行明確說明和規(guī)定。這樣才能保證督學隊伍的專業(yè)性,才能促進高校團務工作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在督導制度實施初期,可以嘗試兼職督導制度,待條件成熟之后再成立專職督導隊伍。兼職督導可以由上級領導、經(jīng)驗豐富的團干部、有深厚專業(yè)背景的專家等擔任。兼職督導可以上派,也可以互派,上派是指上級指派督導專家,互派是指同級團組織之間互相派出人員進行同級督導。
(二)督導設施建設
團務專業(yè)化還需要一些硬件設施的支持和配套。在團務督導方面,條件較好的高校可以配備團務督導室、團務模擬室、團體活動室等,室內再配備相應的硬件設施,如單向玻璃墻、團務模擬系統(tǒng)、團體活動用品和道具等。團務督導室主要用于個別督導;團務模擬室主要用于對團務實際操作中具體問題的模式督導,可以通過設施和道具的運用,模擬現(xiàn)實情景;團體活動室硬件設施的配備,可以幫助實現(xiàn)更多的功能,可以進行更大范圍、更多角度、更多層面的督導,也可以增強團務督導的實際效果。
四、團務督導效果評估
效果評估是團務督導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完善督導制度,修正督導內容,增強督導效果。缺少評價的督導是不完整的,一方面,如果沒有評價,督導雙方可能不會覺得很正式,很難保證督導效果,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如果沒有評價,就無法對督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督導可能失去正確的方向。
團務督導的評價可以來自三個方面:督學、被督導者、觀察者。不同角度的評價應當有明確的指標和分數(shù)比重,便于更加科學地對督導過程進行客觀的評價,避免或盡量減少主觀成分。
在團務督導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如專業(yè)方向的問題,因為團務工作本身的專業(yè)方向不是很明確,因為工作范圍太廣,無法聚焦到一定的方向上,這需要在督導過程中不斷探索,最終確認具體專業(yè)方向,而專業(yè)化發(fā)展是高校團務督導的重要內容之一。
最終,雖然團務督導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可能存在很多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但督導是非常有必要的,是高校工作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高校工作規(guī)范化、務實化和專業(yè)化的必然選擇,相信隨著政策制度的不斷完善,很多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fā)深化教育督導改革轉變教育管理方式意見的通知[EB/OL]. http: //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
7057/201402/xxgk_163918.html
基金項目:2016年度上海青年研究一般項目(共青團上海市委),2016年度上海海洋大學青年工作研究項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