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蘭
新一期《大西洋月刊》一篇文章說,人們喜歡把機器和電子產(chǎn)品擬人化?!艾F(xiàn)在有許多能夠接受我們的語言指令的智能設備,起初是你的手機,然后是你的汽車,現(xiàn)在你可以命令你的各種家用電器。小孩子一般以為一切東西都是有感知能力的,或至少是會跟他們互動的。但即使沒有那些會說話的各種電子助理,在一定的情況下,人們也會把日常物品擬人化。”
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時,我馬上想到一位朋友,他們家原來有一輛普通轎車,后來換了一輛灰色越野車,就一直叫它“大灰”。這個愛稱很直白——因為它是灰色的,它比他們原來那輛車大。還有人會把汽車的輪子稱為它們的大腳,把發(fā)動機稱為它們的心臟。但是給物品取名這種做法很普遍嗎?真的有很多人給自己的汽車和電子產(chǎn)品取一個昵稱嗎?有一款筆記本電腦被稱為“小黑”,一種筆身黃黑相間的圓珠筆被稱為“小蜜蜂”,但這只是人們根據(jù)它們的外觀而來的統(tǒng)稱。我們倒是一直把門鎖叫“鐵將軍”,但是誰會覺得鬧鐘像是叫你起床的人?對于它我們清楚地知道,是我們自己設置了它每天何時響、用什么樣的聲音響、響幾次。
存在主義哲學里有一種說法:一個工具如果你用得很順手,你就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只有當它出問題的時候,你才會明確意識到它的存在,比如筆寫著寫著突然開始漏水,車開著開著突然壞了?!洞笪餮笤驴愤@篇文章說,人們賦予一種物品人格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努力去弄懂它們。研究發(fā)現(xiàn),四分之三的人會罵他們的電腦,電腦越容易出問題,他們越覺得電腦有它自己的信念和欲望。我倒覺得我們其實罵的是電腦軟硬件的制造者。我的蘋果手機這幾天特別不好使,如果電池沒電它自動關(guān)機,待充電再次開機之后,會收到許多一兩百天前的新短信通知。因為短信通知不斷,這期間手機干不了別的。我會罵手機嗎?我會覺得這是手機想穿越到幾個月前嗎?我只會覺得這是編程的人沒弄好,很長時間內(nèi)還沒人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糾正。
《大西洋月刊》這篇文章說,有時我們把物品看作人,是因為我們很孤獨。一項實驗發(fā)現(xiàn),感到孤獨的人更有可能認為各種電子產(chǎn)品有自由意志和意識。相應地,感到跟物品親近能夠減輕孤獨感。當我們把物品人格化之后,就更難丟掉它們,這么做往往跟囤積的傾向有關(guān)。我覺得這么說也有些牽強,就電子產(chǎn)品而言,更新?lián)Q代太快,你跟它再親近,也無法長期持有,舊款的東西留著基本上沒什么用??傊孟窠o物品取名字不是什么好事,最好不要當著別人的面那么做——要么顯得你很孤獨,要么顯得你幼稚,或者太把自己的東西當回事。對于物品,喜新厭舊并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