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宇
(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主要的釋夢理論及其在心理咨詢中的運用
劉 宇
(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古代中國對于夢的記載,可以追朔到殷商時期,而西方,關于夢的記載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臘。不管生活在古東方還是古西方。人們總是相信夢與神靈有關,與未來的預兆有關。現代的釋夢技術試圖從科學的角度來解讀人類千奇百怪的夢境。
夢的源起;夢的理論;心理咨詢;
中國對于夢的記載和解釋,最著名的當屬《周公解夢》。古代以日月星辰判斷夢的吉兇,分為:正夢(無憂無慮的夢),噩夢,思夢,寐夢,喜夢,懼夢。隨著釋夢不斷的發(fā)展,有很多種類的夢得到的解釋,其中比較經典的有:身體燥熱夢到火,身體感覺涼則夢見水;身體輕多夢到飛,還有對往事回憶的夢和預知未來的夢等等。
西方對夢作系統(tǒng)的研究的開始當屬弗洛伊德發(fā)表了《夢的解析》一書,他認為夢是通往潛意識的通道,開啟了現代研究夢的先河。弗洛伊德認為,任何心理活動都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有起因,才會有結果。所以任何夢都能找到其發(fā)生的根源。尤其特別的是,他強調夢的根源大多來源于童年經歷。比如,我們很多人都夢到或父母離世的夢,夢醒后我們會懺悔不已,責備自己為什么會做這種大不孝的夢,而根據弗洛伊德的解釋,這種夢是源于兒童時期的“俄狄浦斯情結”。
2.1 弗洛伊德夢的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愿望的化裝滿足,除了兒童的夢和幼稚型的夢外,其他各夢都不免經過多次化裝[1]。夢的工作即由隱夢變做顯夢的過程。夢的工作機制有四種:(1)壓縮作用或凝縮作用;(2)移置作用;(3)意象作用或視像化;(4)潤飾作用。解釋夢的方法或技術有兩種:自由聯想法和象征法。
國內研究者認為,在釋夢過程尤其還需注意以下三點:(1)夢的感情問題。弗洛伊德發(fā)現,顯夢的內容往往與所伴隨的某種強烈情感極不一致和不相協(xié)調,這是因為夢的工作改造事實雖然很容易,但若要同時改變隱念中的情感則非常困難,情感難于化裝;(2)創(chuàng)傷的夢。即在夢中重現痛苦的創(chuàng)傷經驗,弗洛伊德將其解釋為潛意識對于創(chuàng)傷的執(zhí)著,并承認在這種情況下夢的工作失敗了?!?3)焦慮夢。焦慮夢的內容,往往沒有什么化裝,這樣的夢總是伴有打斷它們的焦慮即會驚醒,在這種情況下,焦慮代替了夢化裝[2]。
2.2 榮格的釋夢理論
榮格認為夢根本不需要偽裝,夢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心理現象。夢沒有偽裝,沒有說謊,也沒有歪曲與掩飾,它們總是在盡力表達其意義[3]。
榮格的釋夢特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1)個人聯想。榮格的個人聯想是緊緊圍繞夢意象關注夢本身的聯想,所發(fā)現的是與夢中意象有著直接關系的個體經驗與事實。(2)放大。主要通過對夢中出現的與神話、歷史和其他文化產品中的類似象征進行分析,透視夢在集體潛意識層面上的意義和智慧。(3)對意識情境的分析。指釋夢時需要考慮的夢者當前(近期)的意識情境,如使夢者情緒激動的事、困擾夢者的難題等。(4)夢的系列。榮格強調夢的系列性,在夢的系列中較比在單個的夢中不僅可以更完整更確切地把握夢意象的內涵。(5)分析者的態(tài)度。第一是分析者對夢的意義不能做任何事先假設。第二是分析者的解釋必須能為夢者所接受,即必須根據夢者的人格特點來分析夢,強調分析者與夢者共同工作。第三是認識到夢雖然包含著重要的潛意識信息,但卻不是一種簡單的行動指令。
在咨詢過程中沒有絕對好的理論和方法,最好的咨詢和治療往往是所用理論方法、咨詢師和來訪者三者的協(xié)調匹配所促成。咨詢師由于自己的人格特點、背景淵源來選取某一種理論或綜合使用某幾種理論,同時感受篩選與自己匹配即能為之提供更有效幫助的來訪者;來訪者同時也在感受挑選自己的咨詢師及汲取適合自己、能幫助自己的理論觀點。那些處在障礙階段的癥狀較明顯,且較嚴重地壓抑了性欲單和攻擊欲望的來訪者更適合弗洛伊德的釋夢治療[4]。這顯然包括了廣大的一群,因為與性相比,正像弗洛伊德所說,沒有其他本能受到文化教育要求如此深遠的壓制,同時對大多數人來說,性本能也是最容易從最高精神動因的控制下逃脫出來的本能之一。反思我們所處的文化,在這一點上較之西方人有更多的困難。
榮格釋夢則適用于包括日常生活在內的更廣泛的情形。榮格釋夢既能幫助來訪者解決當前現實生活的沖突和困難,又能啟迪其個性的完善,榮格釋夢指向自性化的目的性,還能幫助許多來訪者澄清與直面職業(yè)牛活和人生選擇的困惑,鼓勵來訪者傾聽自己內部的聲音,使個體與人類千萬年的文化歷史相連接,起到激發(fā)潛能、規(guī)劃生涯的發(fā)展性咨詢作用。但在咨詢治療實踐中,筆者發(fā)現困人夢中出現更多的不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的有關意象,而是一些與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息息相關的鮮活意象[5],如觀旨、佛陀,甚至聊齋中漂亮的女鬼。這是我們運用榮格釋夢必須要考慮和解決的一個問題。榮格及其榮格學者研究了許多集體潛意識象征,但那多是西方文化中的典故和意象。如何發(fā)掘與利用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潛心研究我們自己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民俗中的典型象征,即逐步嘗試、摸索建立符合中國人文化傳統(tǒng)的象征詞典,這是我們運用榮格釋夢思想于我國心理咨詢與治療實踐的一項重要工作。
[1] 西蒙·弗洛伊德.夢的解析[M].2008.三聯書店.
[2] 呂偉紅.比較分析弗洛伊德和榮格的釋夢.《學術交流》.2010(10).18-21.
[3] 施春華.心靈智慧的發(fā)現:神秘的夢[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4] 弗羅姆.弗洛伊德的貢獻和局限.申荷永,譯.1986.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5] 呂偉紅.在心理咨詢與治療中運用弗洛伊德的釋夢[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6,(6):377.
劉宇(1994-),女,貴州凱里人,云南師范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R749.055
A
1672-5832(2017)08-02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