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曉紅
謀事“一盤棋” 干事“一股勁” 成事“一條心”
——陽高縣委組織部深入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
□ 許曉紅
“我雖然在農村出生,但沒有搞過農村工作。不過反過來想,只要做到把群眾當親人看,把群眾訴求當心話談,把群眾困難當家事辦,竭盡所能解決突出問題,做起工作就得心應手?!边@是縣委組織部駐東小村村工作隊長寇權的駐村感言。
陽高縣委組織部堅持從組織部門實際出發(fā),按照“瞄準目標、精準發(fā)力、理清思路、倒排工期”的要求,因地制宜、系統(tǒng)謀劃、多措并舉,全力以赴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
堅持“一盤棋”謀事,選優(yōu)配強駐村幫扶力量。成立了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任組長,三位副部長任副組長的脫貧攻堅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組工干部進村入戶時間安排表,以到村工作時間保證工作效果,以工作效果檢驗幫扶力度。同時,組建了縣委組織部駐村幫扶工作隊,選派3名優(yōu)秀干部充實駐村幫扶力量。充分發(fā)揮組織部門職能優(yōu)勢,把深入開展“結親戚、心連心、助脫貧”活動作為組工干部踐行“合格黨員”的重要抓手,通過幫助開展“1+6”農村黨組織創(chuàng)建、加強村“兩委”后備干部培養(yǎng)、推動集體經濟“破零”等活動,讓組工干部在一線服務群眾、轉變作風。
堅持“一股勁”干事,切實發(fā)揮部門幫扶作用。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溝通,了解村情民意,了解群眾想什么、盼什么和需要解決什么,幫助村兩委制訂切實可行的產業(yè)脫貧規(guī)劃。始終把政策宣傳作為幫扶工作的重要內容,利用黨員大會、群眾會議、進村入戶等有利時機,向貧困群眾廣泛宣傳國家扶貧政策,讓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明白扶貧政策,樹立致富信心。針對部分群眾思想觀念陳舊、致富技能欠缺、生產生活方式落后等實際,認真組織農業(yè)實用技術、勞動力轉移等培訓班,讓群眾轉變傳統(tǒng)種養(yǎng)觀念,學習種養(yǎng)新技術,提高致富技能和本領。組織25名組工干部深入開展“結親戚、心連心、助脫貧”?;顒?,按照每名正科以上干部“一幫三”、副科級干部“一幫二”、一般干部“一幫一”的方式,與41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確保每名干部身上有擔子、心里有壓力、手里有辦法、措施有實招。
堅持“一條心”成事,找好把準脫貧致富方向。一方面,實施“堡壘工程”,幫助東小村村建強村黨支部領導班子,加強村“兩委”后備干部培養(yǎng),幫助健全各類制度,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為脫貧工作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充分聯(lián)系本村實際,引導村黨支部采取有效方式,推動集體經濟“破零”。另一方面,實施“動力工程”,充分挖掘本地優(yōu)勢。幫助東小村找準大力發(fā)展運輸、杏果種植、肉羊養(yǎng)殖、大棚蔬菜種植、勞動力輸出等產業(yè)脫貧路子,幫助全村319戶625名貧困村民早日脫貧致富。此外,實施“惠民工程”,積極協(xié)調相關部門,結合低保、危舊房改造、社保、交通、民政、農業(yè)、畜牧等各類優(yōu)撫政策,幫助貧困戶解決住房、醫(yī)療、飲水、交通等困難。會同省直駐村幫扶單位省民政廳,對全村受災戶、貧困戶居住的1083間土窯加蓋彩鋼瓦屋頂,有效改善村民居住環(huán)境;安裝85盞太陽能路燈,搞好村街巷亮化工程;實施人畜吃水管道改造工程,新建一個老年活動中心,對村兩委及老年日照中心進行改造,為全村精準脫貧打好硬件基礎。
(責編:張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