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梅芬
提高高職生文學欣賞能力探析
游梅芬
文學欣賞能力作為人文素養(yǎng)的一部分在人的審美品味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文學欣賞能力之所以能夠被稱為“能力”,意味著它是能夠后天習得的,并且十分具有習得的必要。文學欣賞能力的提升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審美、陶冶情操,更能激發(fā)我們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就現(xiàn)狀來看,目前我國高職生文學欣賞能力普遍有待提高,在文學欣賞中存在諸多不足。本文便從提高文學欣賞能力的價值出發(fā),分析高職生文學欣賞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可行措施。
高職生 文學欣賞 能力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學之??芍^浩瀚無際,其中的明珠星光璀璨,值得我們后世拜讀和學習。如何去欣賞和吸收這些文學作品中的精華?如何豐富自身,輸出同樣值得品讀的作品?如何享受美并嘗試創(chuàng)造美呢?這便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文學欣賞能力,走入文學之中,以一種專業(yè)的姿態(tài)和高度的審美眼光去分解和融入文學。提高高職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就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分析現(xiàn)狀,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而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
所謂文學欣賞是指通過對作品語言符號的解讀獲得審美愉悅和精神滿足,分為感知、體味、領悟三個階段,那么文學欣賞能力則是指解讀作品的能力、從中獲得審美愉悅的能力、從文學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的能力。在文學作品的解讀過程中,感知、體味、領悟程度便反映著文學欣賞能力的高低。文學欣賞能力是一種感知美、體悟美的能力,是一種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能力,是一種拓寬生命廣度的能力,不斷地提高文學欣賞能力,能進而將其轉化為生產(chǎ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提高文學鑒賞能力能夠提高個人的審美品位,能夠引導高職生從作品中識別善惡美丑;在語言中發(fā)現(xiàn)心靈深度;在閱讀中體悟人文情懷;在分解中提升自我素質。朱光潛先生認為多玩味一流的文學作品才能形成一流的文學欣賞能力,如此才能養(yǎng)成高尚純正的趣味。正是浸潤在一流的文學之中,接受了最有生命力的熏陶,才進一步地陶冶了個人情操,提升了個人的審美品位。這也是文學欣賞能力帶來的最直觀的精神享受,帶來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又能看到成效的影響。
個人對于美的感知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即審美能力的提升。提高文學欣賞能力便是提高對美的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徑,而個人精神品質和情操也能在此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一個人只有一個人生,無論一個人的人生是成功還是失敗,性格是熱烈還是內斂,事業(yè)職位是身居高位還是默默無聞,做事風格是冒險體驗還是踏實保守,都只能領受他切切實實走過的路,度過的時間。但是宇宙何其浩瀚,歷史何其淵遠,世界何其廣袤,我們站在自己的人生中,也渴望去眺望和感受其他更多、更新奇的世界。如何做到這一切,那便是通過閱讀、通過文學、通過鑒賞。
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而生命的寬度卻是無限的。文學欣賞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貧瘠才是最可怕的,是真正意義上的貧窮。而提高文學欣賞能力能夠豐富我們的精神境界,幫助我們拓寬生命的廣度,站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能體悟文學作品中那神奇多樣的世界和人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延展生命無限的可能性。
提高文學欣賞能力,能夠明確是非觀、丑惡觀,在欣賞美的基礎上參與美的創(chuàng)造。高職生作為培養(yǎng)中的高素質人才,應有足夠的是非美丑的分辨能力。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千姿百態(tài),是非善惡、真假美丑都囊括其中。不只是有臉譜化的形象,更有豐滿立體的人物;不僅有古代社會的包羅萬象,而且有近代社會的更迭變遷;不僅有江湖人心的險惡,更有動人真摯的人文情懷;不僅有我國文化星光璀璨,而且有異域文學熠熠生輝;不但能讓人義憤填膺振臂高呼,也能令人心頭一顫潸然淚下;不僅帶來感知與體味的愉悅,更多的是帶來領悟后的滿足與透徹……文學欣賞的能量與魅力都是不可估量的,文學作品中蘊含的巨大能量和財富,都需要高度的文學欣賞能力去挖掘和提取。
文學欣賞能力的意義不完全在于個人的精神享受,它更是一種美的再生力量。因為擁有足夠的文學欣賞能力,從文學中吸收精華,豐富和提升了個人,升華了精神境界,便可為美的生產(chǎn)和創(chuàng)造出一份力,成為新的文學輸出力量。文學欣賞能力與文學之美之間可以說是一種周而復始的良性循環(huán)。
高職生文學欣賞能力的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閱讀不足。不得不承認當今高職生中風氣浮躁,不能沉下心來品讀文學作品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文學欣賞能力的獲得與提升常常隱藏在對文學作品的直接接觸之中。面對文學作品我們應當迅速地、專注地走入那個作者創(chuàng)造的虛擬世界之中,感知作品中的一切,體悟那個小世界里的情感與內容,最后才能夠獲取個人領悟,這是文學欣賞的全部過程。但是當我們閱讀不足時,且不說文學欣賞能力,單單是閱讀能力都會下降,甚至欠缺。無法快速進入作品,無法一心一意地專注,無法準確地感知體味,領悟便無從談起,文學欣賞便無從說起。
書海浩瀚,明珠眾多,但不加辨別過濾就會陷入魚龍混雜的作品中,內容質量參差不齊。除閱讀不足外,部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內容不加篩選。閱讀淺薄化、內容庸俗化、取向流行化等問題嚴重。經(jīng)典文學不愿“啃”,外國文學一知半解,網(wǎng)絡小說追著讀,這對于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是不利的。當下流行文化不可否認地說是有好作品存在的,但是只追流行,泥沙俱下,反而會陷入誤區(qū)中。拜金主義、功利主義作品更是對文學欣賞毫無價值。
我們常說學習有法,學無定法,貴在得法。那么對于高職生來說,文學欣賞能力之所以欠缺正是因為不得其法。無法準確把握欣賞方法,未能端正欣賞態(tài)度是當下高職生中存在的問題之一。馬克思說過,“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那你也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yǎng)的人?!钡览碓谖膶W欣賞上同樣適用。從文學中獲得精神享受要求欣賞者具備一定的欣賞條件,欣賞者的個人價值觀、知識儲備、思想水平、社會閱歷等都會對欣賞體驗產(chǎn)生影響。高職生作為欣賞者當以經(jīng)典作品為向導,提高自身欣賞力,真正融入其中,方能獲得可貴的閱讀體驗,提升欣賞能力,找到正確的欣賞方法。
部分學生面對文學作品時欣賞態(tài)度不端正,觀念流俗,便無法獲得真正的欣賞體驗。拋開經(jīng)典追流行,拋開深度追淺顯,在欣賞過程中注重的是情節(jié)的刺激度而非有價值的理念與人文情懷就會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跟正確的文學欣賞背道而馳,欣賞能力自然也無從得到提升,造成欣賞力弱,不得其法的局面。
王小波在其作品《青銅時代》里這樣寫道:“文字是用來讀,用來聽,不是用來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書,”一句話道出了朗讀與文學作品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他還認為朗讀能夠檢驗作品的好壞,他說:“思想、語言、文字是一體的,假如念起來亂糟糟,意思也不會好——這是最簡單的真理?!倍呗毶侨鄙龠@種朗讀的興趣與精神,不曾體會到朗讀的精髓,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浮于表面,只能領會淺層的意思。只用眼去看,而未用口去檢驗,用心去領會。高職生朗讀過少的問題普遍存在,這也是其文學欣賞能力不能夠有效提升的原因之一。
若要提高高職生文學欣賞能力,就必須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優(yōu)秀作品閱讀。經(jīng)典之所以長盛不衰,為人所稱道,那是因為它蘊藏著無窮盡的力量與財富,而且讓每個捧起它、真心體悟它的人都能有所得。它是無法耗盡的,永遠留存在那里,不管是誰,多少人,在什么時間閱讀,都能受益無窮。一本好書能夠給人帶來的知識與力量是超乎想象的。一本好書也許能教給你人生的方法論,讓人受用一生;一本好書也許能夠再現(xiàn)一段歷史,讓人嘆息警醒;一本好書也許能解釋一個人長久以來的困擾,令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優(yōu)秀的作品將是人類的良師益友,伴隨著我們成長,驅趕無知、無力和孤獨。
高職生是即將走向社會的學生群體,需要更多的知識與力量武裝自己。而這樣的力量便大量地蘊藏在文學作品之中。愛因斯坦曾說是藝術作品給了他最高的幸福感受,他從中汲取的精神力量是任何其他領域所不能及的。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優(yōu)秀文學作品閱讀,提高他們的文學欣賞能力,就是給了他們一件所向披靡的秘密武器,讓他們有了永不衰竭的力量之源。
掌握正確的文學欣賞方案能夠使學生在進行文學欣賞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在閱讀欣賞的過程中提高文學欣賞能力,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但是文學欣賞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積累沉淀的過程,在平常文學作品的閱讀中應注意幾個方面。
首先,在品讀文學作品時要做到專注。一個穩(wěn)定的心態(tài)和強大的專注力是文學欣賞的前提,專注了才能更有效地更迅速地走入文學作品中。其次,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感知作品。車尼爾雪夫斯基認為,美是與感官有關的,若一樣東西無法被感知到,那么它便與美毫無關聯(lián)。由此可見,想要欣賞文學中的美,便要學會感知。最后要以靈活的大腦發(fā)揮想象力。文學藝術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內里包含許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內容,也許跟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所處的時代、普世的價值觀都相差甚遠,那么便需要我們發(fā)揮想象力,感知更深層的文學內涵。
在提升學生文學欣賞能力的同時,必須讓他們明確朗讀的重要性。朱熹曾說過一個簡明的讀書守則,即“心到、眼到、口到”,周密也曾說,“三分詩,七分讀”,這便體現(xiàn)出了朗讀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文學欣賞能力必須向課外延伸,而延伸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回歸朗讀。選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在朗讀中思考,終能擴大讀者的認知領域,提升其審美眼光,凈化其精神世界。
強化學生文學作品朗讀,便是一個逐步提升其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朗讀能夠避免學生忽略對作品語言的感知和情感的體驗,能夠避免用抽象的概括來替代審美的愉悅和豐富的想象。在讀的過程中分辨思想是否健康、觀念是否正確、認識是否深刻。同時還能夠在朗讀時領悟語言風格和行文魅力。欣賞是對閱讀的進一步深化,通過閱讀提升文學欣賞能力,再運用這種能力在閱讀時對文學作品進行進一步的分解和賞鑒。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才能對作品有更深更專業(yè)的認識,得到更多的領悟與體會。
文學欣賞能力是高職生必備的人文素養(yǎng)之一,它關系著一個人的審美品位,對美的感知、提取與再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文學欣賞能力對高職生而言意義重大,無論是在陶冶情操方面,還是在思想引領方面,亦或是在豐富精神世界,延展生命的可能性方面都能對人們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在引導高職生明辨是非,識別善惡美丑的同時,提升他們對美的鑒賞力和再生力。
盡管高職生在文學欣賞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但是我們能夠從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優(yōu)秀的作品閱讀、使學生掌握文學欣賞方案、強化朗讀等方面去提升他們的文學欣賞能力,使他們受用終身。
[1]閆靈芝.提高高職生文學欣賞能力探析[J].高教探索,2012(6):90~91.
[2]楊敏.新形勢下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方法研究[J].新一代,2015(6):17~18.
云南曲靖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