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禹岐
“晃”字詞義演變淺析
宋禹岐
本文從:晃:的本義、引申義、詞義演變原因幾個方面對:晃:進行分析,對該詞詞義演變進行探索。
在探究“晃”的本義之前,首先要明確詞的本義,以及詞本義的判斷標準。詞的本義也就是詞語本來的意義,一般指詞的原始意義或較早的意義。詞本義的判斷標準是:有文字形體可考;有文獻資料可證。
(一)“晃”字的形體
“晃”屬于形聲字。其中,“光”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明亮之意?!盎巍弊中∽瓘娜眨饴?,寫做,字由(日,太陽)和(光)構(gòu)成。有的篆文寫成上下結(jié)構(gòu),并將“光”寫成“火”。隸書將篆文的寫成字??梢姟盎巍焙吞柵c光有很大關(guān)系。
(二)“晃”字的本義
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對“晃”字做了解釋:“朙也。各本篆作晄。篇,韻皆云?;握?,晄同。今正?;握?,動之明也。凡光必動。會意兼形聲字也。楊雄賦。北熿幽都。李善云。熿與晃音義同。從日。灮聲。胡廣切。十部?!逼渥中尾捎谩叭铡弊鬟吪?,“光”是聲旁,“晃”字造字本義為日光強烈耀眼。
(三)“晃電話”的新義與本義的聯(lián)系
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進步,手機在人們的生活中普及,“晃電話”一詞有“打別人的手機不等別人接就掛斷”的意思,而手機在來電的時候屏幕會發(fā)出亮光,所以與其本義“日光強烈耀眼”有一定的聯(lián)系,都和光有關(guān)。由此可見,“晃”字的新義并沒有脫離本義,而是和其本義有一定聯(lián)系的。
詞的引申義是在詞的本義基礎(chǔ)上或引申義派生、衍化出來的一個或幾個與本義有關(guān)聯(lián)的意義。在《漢語大字典》中“晃”字有以下幾種引申義:
①亮;光亮?!稄V韻·蕩韻》:“晃,明也,輝也,光也?!睍x郭璞《鹽池賦》:“爛然漢明,晃爾霞赤。”
②閃耀?!墩滞āと詹俊罚骸盎?,日光耀也?!碧评钯R《洛姝真珠》:“八驄籠晃臉差移,日絲繁散曛羅洞?!?/p>
③很快地閃過。如:一晃而過;虛晃一槍。宋王禹偁《西暉亭》:“隙晃歸巢燕,檐拖截澗虹。”
④搖動;擺動。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梅佐賢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在總經(jīng)理面前晃了晃?!?/p>
“晃電話”一詞中的“晃”,即“電話一閃而掛”,這與“晃”字的第四個引申義,即“很快地閃過”意義相似。在各字典詞典中,都有對“晃”進行類似的解釋:
①在《漢語大詞典(第五卷)》:疾閃而過。宋王禹偁《西暉亭》:“隙晃歸巢燕,檐拖截澗虹?!?/p>
②《王力古漢語字典》:一閃而過(后起義)。宋王禹偁西暉亭詩:“隙晃歸巢燕?!?/p>
③《現(xiàn)代漢語大字典》一閃而過。閃電般地出現(xiàn)或者來回經(jīng)過。如:一晃三載;虛晃一槍;有個人影一晃。由此可見“晃電話”的“晃”字新義與其引申義“很快地閃過”有關(guān),是經(jīng)過詞義引申之后產(chǎn)生的意義。
(一)“晃”詞義演變的主要原因是詞義的擴大。詞義的擴大是指在詞的一個意義范圍之內(nèi)表現(xiàn)出來的詞義擴展情況,是因為它是詞義所指稱的同類客觀事物的范圍由小變大的結(jié)果,也就是詞的某個意義由原來表示某種概念,擴展而成為表示類概念的變化和發(fā)展。詞義擴大以后,原來詞義所表示的內(nèi)容就包括在擴大了的詞義所指稱的范圍之內(nèi),也就是說,原來表示的種概念的意義包括在擴大以后所表示的類概念的意義范圍之內(nèi),擴大了的新義和原義形成一種類屬的關(guān)系?!盎坞娫挕边@個詞,“晃”字的詞義有所擴大,人們賦予了其新的意義,即“快速地掛斷”或“屏幕閃動了一下”,這是詞義擴大的表現(xiàn)。
(二)“晃”字的新義可能出自方言。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種“晃電話”的情況是一些人打騷擾電話給別人,響了一聲之后便掛斷來騙取人們的錢財。在《漢語大詞典(第五卷)》第710頁提到,“晃”字也出自方言,有引誘;捉弄之意。如老舍《老張的哲學》第三:“那個人掏出一塊錢來?!阕约簮圪I什么買什么,這塊錢是你的!’‘你要問我什么,問!要是拿錢晃我,我可是臉急!’”這里的“晃”字意思與“晃電話”的意思接近,其新義可能是從方言中產(chǎn)生的。
(三)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進步,手機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中,而之有關(guān)的詞語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晃電話”這個詞,就是隨著手機的出現(xiàn),人們在日常交談中造出的。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文學院 110136
宋禹岐(1993.2-),女,漢族,遼寧沈陽人,遼寧大學文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