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澤慧
閱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
◎蔡澤慧
小學語文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閱讀教學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因此,如何上好小學的閱讀課成為語文教師們長期探討的話題。本文對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展開分析探討,以強化小學語文教師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充分發(fā)揮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讀書就像蜜蜂采花,只有讀過很多書,才能釀出蜜來?!边@是魯迅先生對讀書作用的總結,另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也強調了閱讀的重要作用。語文作為較強工具性能的學科,其目的就是促使學生掌握聽、說、讀、寫基本功,為其它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而閱讀作為聽、說、讀、寫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所在。鑒于此,語文教師只有并重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才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水平。
近年來新課標的不斷推進與實施,賦予了我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更深層次的內涵,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目標相比,更為重視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和啟發(fā),進而拓展學生的視野。在此背景下,閱讀教學在實踐教學工作中展現(xiàn)了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網絡已得到全面普及,這直接影響著我國小學生人群的表達能力。經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相對偏低,且網絡化語言較多,與家長等不同年齡層次人群的交流溝通出現(xiàn)障礙。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則具有提升其表達能力的作用。教師可通過課內閱讀過程引導學生閱讀具有生動活潑語言特點的文章,來促進他們生活中語言表達的生動性。另外,小學生通過閱讀能形成規(guī)范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為以后學習其它學科打好基礎。
小學美學教育不單單是美術教學,語文教學也是美學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師通過文字來傳遞給小學生語言美,并引導他們通過不斷閱讀來發(fā)現(xiàn)美、享受語言藝術的美,進而陶冶情操。精妙、唯美的文章在學生閱讀中能提升其語言運用能力。
我國社會在不斷發(fā)展,對人們的語言要求也逐漸提升,要求每個人需具備扎實的語言文字基礎。然而現(xiàn)狀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普及使得人們的書面語言能力遠低于口語能力。鑒于此,從小學生開始培養(yǎng)語言能力已迫在眉睫,我國經典名著語言精練、規(guī)范且表現(xiàn)力較強,所以教師可引導小學生閱讀經典名著來豐富其知識構架和語言體系。
作文是培養(yǎng)小學生創(chuàng)作思維和寫作能力的必經之路,眾所周知,大量的閱讀能有效提升作文水平,學生只有通過廣泛閱讀才能不斷開闊視野,豐富自我常識和語言,在積累到一定量后實現(xiàn)質變,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閱讀能幫助小學生積累語言素材,并通過不斷模仿和創(chuàng)新來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寫作風格,以提升寫作水平。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這對于語文來說,就是需要通過不斷地積累來積淀人的文化底蘊,是語文素養(yǎng)的基石。積累的多少既是衡量語文素養(yǎng)高低、優(yōu)劣的顯性標準,也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
此外,我國應試教育的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所占分值越來越大,而且閱讀題目取材于教科書外正成為一種趨勢,所以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也是應對應試教育的必要手段。
首先,要重視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閱讀氛圍的建立。興趣是小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可通開展故事或謎語競賽等手段來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景中。此外,還可通過抽查閱讀效果等開建立閱讀榜樣,以激發(fā)小學生之間形成課外閱讀氛圍。
其次,還可通過舉辦閱讀作品展等形式來展示學生的讀書筆記、心得、好詞好句摘抄等,使學生能真正從閱讀中獲取知識,潛移默化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再次,教師可通過課外閱讀合作小組的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在合作閱讀中學生能夠對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交流、辨析等,進而達成共識,拓寬知識面。合作閱讀還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語文教育作為素質教育,要突破課堂局限,強化課外閱讀,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總之,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小學生不斷完善自我知識構架和語言系統(tǒng)的必經之途。教師在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要加強指引作用,幫助學生明確課外閱讀的目標與任務,以確保學生的閱讀質量能夠真正提高,進而為我國社會主義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作者單位:錦屏縣啟蒙鎮(zhèn)中心幼兒園 55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