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娟
摘 要 新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的最大特征即網絡化與信息化,網絡化與信息化凸顯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的詰責,然而由于其本身的特質也給我們描繪了烏托邦的美好圖景。誠然,網絡化與信息化下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圖景始終轇轕,本文通過對“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現狀與對策的探討,力求能夠找到當代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真正通衢所向。
關鍵詞 “互聯網+” 圖書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250.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0.085
Abstract 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 biggest feature of human society is the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lighting the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 lot of Jieze gave us a beautiful picture, but because of its very nature also portrays a utopia. Of course,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under the utopian and anti Utopian picture always whatsoev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ternet plus background, to the true thoroughfare to find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Keywords "Internet plus"; books; information
1 “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現狀
互聯網的發(fā)展深刻地影響著圖書館的發(fā)展,當前圖書館雖有著邊緣化、虛擬化的傾向,但隨著網絡化與信息化的推進給圖書館的發(fā)展也帶來了諸多契機。通過管窺“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現狀,全面把握當前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病癥所在,才能靶向推進,助力于圖書管理信息化?!靶畔⒒鳖櫭剂x,即在網絡技術發(fā)展的基礎之上,將所有事物通過網絡連接起來,達成事物的高效利用。圖書信息化,即在網絡技術發(fā)展的基礎之上,將所有圖書通過網絡連接起來,達成圖書的高效利用。
“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現狀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圖書管理者自身原因致使“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難以進一步推進?!盎ヂ摼W + ”是我國政府在對互聯網傳媒認知的基礎上制定的一種行動計劃,它具有很深刻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然而,現階段高校圖書管理者的思想還停留在對互聯網傳媒的淺顯認識階段,其淺顯的認識是影響 “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實施的重要障礙?;ヂ摼W經過多年的行業(yè)發(fā)展,其內涵也在發(fā)展,現已形成一套體系。互聯網的理念是開放、便捷、分享、免費?!盎ヂ摼W+”的含義就是要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在生產與生活要素配置中的優(yōu)化和集成作用,把互聯網的創(chuàng)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產生化學反應、放大效應。因此,要推進“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行動計劃的科學實施,就必須在不斷深化體制改革、轉變思想觀念的同時,從理論上弄清楚網絡化與信息化的意義所在。
第二,圖書借閱者技術方面的原因致使“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難以發(fā)揮應有效用。當前圖書借閱者由于自身方面的原因難以充分把握“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優(yōu)勢?,F階段高校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偏遠農村,這部分學生由于家庭經濟條件所限導致對互聯網缺乏正確的認知,甚至有些學生認為互聯網只有娛樂和消遣的作用,不了解互聯網對于人們工作與學習具有的重要工具價值。部分學生對于圖書館的認知仍然停留在二十世紀,單純的認為圖書館就是收藏圖書的地方。事實上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圖書館的功能與定位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如果仍然以傳統(tǒng)思維認知當前的圖書館,難以彰顯“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真正意義?;诓糠謱W生對于互聯網認知的錯誤與偏薄,他們始終對互聯網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難以發(fā)揮“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優(yōu)勢所在,同時,由于對互聯網的偏見致使部分學生難以高效利用數字圖書資源豐富和發(fā)展自身。
第三,“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難以保證數字圖書安全?!盎ヂ摼W+”的理解有兩個基礎性的內涵:一是通過互聯網的開放性,將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經濟要素融入到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和市場營銷與社會流通中去,實現全球化、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二是改變互聯網完全的虛擬狀態(tài),實現虛實融合,與實體經濟結合,形成新的產業(yè)形態(tài),或者創(chuàng)新產品,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盎ヂ摼W+”背景下圖書管理具有明顯的開放性與虛擬性,互聯網下圖書管理的這兩種特性對于數字圖書安全構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ヂ摼W的開放性致使圖書管理系統(tǒng)面臨著遭受黑客攻擊破壞的重大威脅,一些不法者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私自篡改圖書管理系統(tǒng)的原始數據?;ヂ摼W的虛擬性對于知識的傳播與利用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正是這種廣泛快速的傳播對于知識產權構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一些編者在未經原創(chuàng)作者的授權下私自將其作品傳播與發(fā)表,甚至將他人的觀點竊為己有。
第四,“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正常運轉缺乏健全制度措施的保障。在互聯網時代下,要推動圖書管理的信息化,首要任務就是認識或認知互聯網的力量?;ヂ摼W作為信息經濟時代的一種能夠撬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力量,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它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從兩個角度去探究和把握,即對互聯網認知的角度與制度措施保障的角度。這兩個角度的科學融合是充分發(fā)揮 與利用“互聯網+”對圖書管理信息化發(fā)展的撬動力的關鍵。為了圖書管理信息化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應專門建立“互聯網+”行動計劃協(xié)調機制,構建各負其責、緊密配合、運轉高效的工作體系。不僅如此,高校圖書館有關部門要明確分管、領導、負責“互聯網+”工作,統(tǒng)籌解決“互聯網+”布局、實施、監(jiān)督和評估等問題,以利于共同推動相關標準制定、應用推廣等工作,進而裨助于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的推動。endprint
因此,通過對圖書管理者、圖書借閱者、數字圖書安全以及制度措施保障四個方面的探討與把握,對于研究當前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對策,以及對于把握“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正確方向,具有著重要的靶向價值。
2 “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對策
基于當前“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中圖書管理者、圖書借閱者、數字圖書安全以及制度措施保障四個方面的病癥,完善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需要從四個方面推進:
第一,嚴格把控圖書管理者的素養(yǎng)。“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推進中,圖書管理者的素質始終起著重要的樞紐作用,因此,嚴格把控圖書管理者的素養(yǎng)至關重要。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在招聘圖書管理人員時要嚴格考察應聘人員的計算機應用水平,把好圖書管理人員的入門關;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對于已經就職的圖書管理人員應當加強計算機應用的培訓工作,把好圖書管理人員的修煉關。
第二,全面提高圖書借閱者的素質?!盎ヂ摼W+”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推進中,圖書借閱者始終處于核心地位,因為圖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目標即是提高圖書借閱者學習與工作的效率。一方面,圖書借閱者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正所謂“失之正鵠,反求諸其身”;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加強對當前大學生的計算機教育工作。
第三,深入掌控數字圖書的安全?,F代互聯網成為一個巨大的知識容器,其幾乎無所不包的海量知識和信息,簡單易行的檢索方法,使人們可以極其便利地檢索到所需的各種知識和信息。但是,如果不能夠深入掌控數字圖書的安全將嚴重阻礙圖書管理信息化的推進。因此,隨著影音技術、寬帶通訊技術和手段的發(fā)展,只有全面地監(jiān)督與把控數字圖書的應用與傳播,才能裨助數字圖書成為高效學習的新方式。
第四,加快完善制度措施的建立。“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進一步推進,既需要圖書管理者與圖書借閱者的努力,同時,制度措施的完善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校圖書館應加速部門間的信息融合,避免出現信息孤島現象,建立起誠信檔案制度、失信懲戒制度以及黑名單制度等一系列約束機制,加快完善制度措施的建立。
誠然,網絡化與信息化下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圖景始終轇轕,然而由于其本身的特質也給我們描繪了烏托邦的美好圖景。因之,“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順利進行,需要從圖書管理者、圖書借閱者、數字圖書以及制度措施四個方面探討,進而才能靶向推進。
參考文獻
[1] 魯曙明.圖書館信息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 肖希明.信息資源建設[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3] 黃水清.數字圖書館信息安全管理[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 孫翌,王昕,施曉華,曲建峰.IM(即時通信)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5] 李菲.圖書館移動服務模式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