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m云
摘 要 教師教學的核心不僅讓學生獲得知識,且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的是現(xiàn)實的,也是極其有意義的。為達到這一教學目的,老師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在教學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引導學生,尤其中小學教師更應注重這些。
關鍵詞 尊重學生 引導學生 理解學生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識碼:A
1尊重學生的人格
中小學的學生性格與對社會的認知還在成長過程中,教師應當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日常教學中,首先必須尊重每一個學生,基礎較差的學生與成績較好的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基礎較差的學生與具有較強動手能力、思維敏捷的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由于某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有自卑心理,因此在人格上特別需要尊重,更應該千方百計地讓他們樹立自信心。如課堂提問時不能只是叫幾個成績好的學生,應盡量設置一些那些“差生”基本能答對、能讓他們獲得成就感的問題。
要努力發(fā)現(xiàn)閃光點并及時予以肯定,就是回答錯了,也應用關懷的語氣說聲“非常不錯”“繼續(xù)努力”等激勵性的語言,而絕不能挖苦諷刺。作為教師應當明白,學生站起來回答老師提問是出于對老師的尊重,而為人師表的教師更應懂得尊重學生。
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日常教學工作中去,首先必須尊重每一個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人格在法律上它是一種權利,在道德上它是一種尊嚴,在心理上它是個人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的總和,主要是興趣、氣質(zhì)、性格等。據(jù)此,所謂尊重學生人格就是要在法律上予以保護,在道德上予以尊重,在心理上予以理解與關懷。
2理解激勵學生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多的老師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用自己的觀點去要求學生。從來不從學生立場考慮,而克服這一錯誤傾向,只有角色互換,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才能激勵成才。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才華、學識、風度和修養(yǎng),體驗到民主的氛圍、平等的交往、純真的情趣和進步的快樂,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和人格的完善。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人。學生作為成長中的個體,暴露出不足是正常的。尤其是現(xiàn)在的學生,面對的是急劇多變的社會生活,面對的是緊張沉重的學習生活,面對的是錯綜復雜的心靈生活,出現(xiàn)一些成長中的問題,在所難免。教學時,教師要學會寬容,用寬容的心接納學生,就會感受到每位學生都有精彩之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育他們熱愛生活,鼓勵他們勤奮學習,解答他們的疑難困惑,指點他們走出挫折,為他們提出合理建議,分享他們的成功快樂。
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這么一來,教學成為一種人文活動,是一種師生共同進行學識交流、情感溝通、志趣相融、教學相長的發(fā)展過程。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才華、學識、風度和修養(yǎng),體驗到民主的氛圍、平等的交往、純真的情趣和進步的快樂,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和人格的完善。不要過多的關注目前課時的多少,更多的是如何在現(xiàn)有條件下,把已有的資源利用起來。
3用寬容之心接納學生
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人。學生作為成長中的個體,從未成到成,如同世間萬物一樣,勢必要經(jīng)歷一個艱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暴露出不足是正常的。尤其是現(xiàn)在的學生,面對的是急劇多變的社會生活,面對的是緊張沉重的學習生活,面對的是錯綜復雜的心靈生活,出現(xiàn)一些成長中的問題,在所難免。
教學時,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愉快的接納學生,并且?guī)椭麄冮L善救失。用寬容的心接納學生,寬容就是欣賞,你就會看到每一個學生都是鮮活的生命,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種美麗。有寬容才有師生的和諧。
4引導學生樂觀面對學習與生活
學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老師語言生動形象、風趣、有幽默感; 有幽默感的老師是隨和又理性的,會轉移沖突,不硬碰硬,會運用智慧巧妙教會學生,所以幽默的老師通常是受歡迎的。要讓學生喜歡教師,首先,老師平日就要培養(yǎng)開放豁達的胸襟。其次,接納學生情緒,講理而不專制。第三,事后澄清與表白不可省略。幽默的應對,避開了僵局和尷尬,事后適當場合,應該說明自己的看法,也了解對方意圖。
“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教師的任務不只在教書,更重育人,育人就是教行為,就是怎樣做人的問題。教師除了教學問之外,學生的品質(zhì),學生的作風,學生的生活,學生的習慣等,都要管。我們每一位教師,就是一個學生學習的榜樣。要相信,這樣的教育一定是和諧的、成功的。
“先成人再談成才”,“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書,更要重在于育人”,“教師就是教行為,就是教怎樣做人的問題。”教師除了教學生課本知識之外,學生的品質(zhì),學生的作風,學生的生活,學生的習慣等等,都要考慮。作為學生心中的老師,也作為學生的一面鏡子,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作好這么一個模范人物,同時也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不斷升華自己的,不斷提高自己,讓自己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任何一位教育者只要有這份責任心,我們的教育一定是和諧的、成功的。堅信以人為本,我們的教育一定會得到社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楊麗,鞠偉.淺談中小學課堂管理中以人為本[J].新課程·上旬,2017(02).
[2] 馮旺.學會尊重學生:回歸“教育內(nèi)化”的初始之地--談班主任在班級德育內(nèi)化過程中的感悟[J].考試周刊,2015(48).
[3] 徐從芳.用心引導學生自育自學[J].小作家選刊,2017(02).endprint